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的作用下,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向西部城镇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迁移.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对迁入和迁出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带动作用.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移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加强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可以缓解“候鸟式”城镇化带来的交通拥堵效应,有利于城乡统筹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小城镇在空间上遍布和农民的乡土情结有利于就近就地市民化;加快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实施重点小城镇建设金融支持政策,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扩权强镇。  相似文献   

3.
推进城镇化是增加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采用2002—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城镇化、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大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估计值为0.589,在城镇化水平高(大于0.589)的地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未达到门槛值。应进一步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尤其是中西部次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实施"适度集中型"农村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要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战略必须把握好城市化的推进次序,合理处理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三者的关系,注重发展农村城镇化,并坚持实施“适度集中型”农村城镇化战略,统筹规划、城乡互动、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薇 《企业家天地》2011,(10):176-177
小城镇发展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城镇的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等原因,小城镇发展质量较差,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制约了它们对我国城镇化的推动能力。为此,应加快体制改革,分类指导小城镇发展,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影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如何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摆在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特征,以及对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提出了“在地方政府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以县城为重点,以建制镇为补充,集小城镇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乡镇企业共同发展的‘三结合’农村人口城镇化道路”,并论证了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由我国沿海向肉地延伸的重要战略机遇已经出现,处于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夹缝”的鄂、晋、皖、赣、豫、湘六省中部地区凭借着既是东部地区谋求发展的腹地。又是西部地区开放的前沿,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作为濒临东部发达地区、先发展起来的珠三角的西部前沿地广西,  相似文献   

8.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纲”,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目”。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根本保证。着力发展经济增长极——城市群,则是区域振兴,乃至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虽然主体功能区划分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载体,但目前需要明确单元划分。量化标准,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划分若干亚区或亚类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经济是新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法则、特征与规律。国外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网络经济的做法对西部大开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网络经济的崛起,为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继续发展,农村将面临人口减少、村庄规模缩小、村庄数量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建设.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城市带动型、工业促进型和政府引导型.大中型城市近郊以及城乡结合部地带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城市带动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工业促进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政府引导型.因地制宜的选择农村社区建设路径,对于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三角经济区”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林   《重庆商学院学报》2010,20(2):66-74
西三角经济区跨越川、陕、渝两省一市,它的提出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城镇化推进的必然。西三角是我国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发达的地区,但要支撑西三角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还需要强化其综合交通的发展。应遵循“统筹建设,梯度推进,重点突破,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三地综合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西三角综合交通网络总体运行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的平均水平持平,形成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运输三角”。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农村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 ,制约因素很多 ,应借着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渐推进,以及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小城镇也随之产生。许多小城镇依托其所在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而发展,从而带动该城镇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旅游小城镇作为重要的小城镇类型,符合了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到自然环境、人力资源、建设资金、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文着重研究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旅游小城镇的三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农村信用社改革也应因地制宜地进行。具体地,在西部边远地区,要塑造全新的农业信用社;中部近郊地区要改造为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银行;东部发达地区要建成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5.
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现实选择。 一、农村改革呼唤着加快小城镇建设 改革开放21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新特点,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正在产生着一批各具特色、星罗棋布、在沟通城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地域差异的新疆城镇化道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已经不适应西部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日益成为影响全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客观上加剧了城乡矛盾和地区矛盾.文章通过在人口、铁路两方面划分新疆空间地域,分析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求一条符合新疆地区特点的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带动西部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西部金融》2002,(1):37-39
由于受历史、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相对于东部地区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由于西部地处内陆,基础较差,城市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投入不足;农业人口比重大,主导产业缺乏,对城镇化带动作用影响小,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依然存在;县级市少,投资环境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地理条件、政策、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存在较大区别。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的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东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异同,为东西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生态系统协调建设困难、经济组织需要完善。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观念理念更新、体制机制改革、区域基础设施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产业化和城镇化战略。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城市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别,比较落后。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  相似文献   

20.
2003年4月8日,浙江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总量有限,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存在着更多的问题,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最近,我们对榆林市神木县农村信用联社改组农村合作银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为个案,研究分析了西部地区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