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摩配》2008,(1):70-71
时下狼文化比较流行,尤其受到商业人士的推崇和欣赏,也有很多的中小公司和机构都以狼文化作为自己企业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这是为什么呢?说白了,都是为了获取利益。更有甚者把自己企业的失败归罪于自己狼性不足,对员工不够狠,对商业伙伴不够诈。总之是为没有坑害到别人而自责,这显然是一种强盗思想。  相似文献   

2.
李薇 《IT经理世界》2014,(19):68-71
正联想、小米、海尔、TCL、微软……这些企业角色的新生创投势力正在创投行业崛起,它们目的非常一致,那就是构建企业自己的生态系统。宋春雨家里有四个iRobot,品牌的智能机器人,分别负责打扫、擦地、擦玻璃及卫生间的清洁。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儿",是他不远千里从美国背回来的。"每年,我都会去位于美国硅谷的机器人公司iRobot参观,所以有幸可以看到很多iRobot下一代机器人的布局和构造,TA们绝对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宋春雨对消费机器人充满了兴趣,"如果我自己有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的一本畅销书《狼图腾》,改变了人们对狼的偏见,书中所描述狼的勇猛、智慧、和团队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狼与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狼有天生的攻击性,而强健的体魄则是狼实施有效攻击的前提。汽车出口也是如此,必须有过硬的产品品质和技术才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上站住脚。质量——攻击之本钱近日,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在吉利宁波公司宣布,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验现场审查,吉利帝豪将获出口"绿色通行证",成为我国第一款获得出口免验资格的轿车产品。无疑,出口免验也成为国家对自己企业的产品质量自信心的  相似文献   

4.
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传承"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凭借"知创新,敢创新,善创新"的台州自信,彰显"咬定青山不放松,团队协作攻难关,眼界独到善发现"的狼性特征,通过打造"分集"文化阵地,让员工对"五统一"企业文化的认知从入脑、入心、入行逐步升华。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例如联想的创新文化、华为的"狼文化"……然而,企业文化在公司内部能否真的深入人心,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如何使企业文化不流于形式,不沦落成"昙花一现"的流行术语,还需要我们做很多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 笔者在企业做调研的时候发现,国内很多公司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相当粗浅的水平上,尚未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根本作用.比如一次,笔者与一位公司负责人聊天,该负责人主动谈到公司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当被问及其所在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时,他回答说:"都写在我们企业文化大纲里了.""那具体是什么内容呢?"他沉思片刻说:"一时还真说不上来."我说这不奇怪,美国人花了一个多世纪才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热衷于撰写企业文化宣言也是最近一些年的事情,国内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应该是一个耐心和持久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谈起企业的竞争力,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领先,而很少有人顾及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的文化建设表面上看是"务虚"的,但实际上却是有着其实实在在的作用.一个企业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那就好比是一个人不太重视维护自己的声誉,久而久之,人们对他的信任感就会逐渐地消失.况且,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持,也就不会赢得市场的长期认同.同样,要想锻造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如果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那愿望只能是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7.
与战略计划、绩效管理等注重"前瞻性"的思维取向不同,底线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后顾性"思维取向,它是对危机、风险的重视和防范,管理目标上侧重于防范负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底线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低要求,也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的基准参照。"底线"就是"高压线",它能让模糊的界限清晰化,明确地告诉员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让员工做到脑中有痕、心中有印、脚下有线。  相似文献   

8.
袁京  朱颖 《中华商标》2007,(12):24-25
近日上海老字号恒源祥集团在招聘中公开表示"我们不提倡‘狼道’,我们信奉‘羊道’",恒源祥对自身"羊道"文化的概括与近两年来在各大企业中日渐盛的"狼道"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在企业、职场及高校学子之间掀起一场"狼羊之辩"。  相似文献   

9.
"最美文化"是大唐集团公司"大唐精神"的子文化,其核心为"学习最美事迹,感受最美价值",目标为培养"有品德、有能力、有作为、敢担当"的优秀员工。"最美"并不是狭义上实现企业办公环境的生态美,而是有着多重含义———打造清洁能源、绿色电力之美,助力"大唐梦"之美,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之美,展现员工道德情操之美,培养爱岗敬业之美,建设团结协作、技术一流班组之美等。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许多企业领导希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能够在没有上级管理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积极地工作。什么"依靠制度只能管一部分人、只有文化才能管到全部"等等,类似的观点,硬生生地把"制度"和"文化"摆在了对立的层面,这也就是"文化管理"这一稍显虚妄的词汇来源的根本。如果没有制度,依靠文化来教育和熏陶员工,能否起作用?我想可以起到部分的作用。比如,你教育10个人,可能会有两三个人听进去了、记住了、执行了。但是,仅仅依靠理念传导和教育的作用,无法让全部的人在全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可以这样理解,无论一家企业有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其实它都是有文化的,它的文化也是会随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变化. 一位做银行管理工作的朋友曾说,他们"没有搞什么文化",只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平等对待大家"罢了.  相似文献   

12.
文化解读会     
正一、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文化不能落地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的最大困境在于"知而不行",甚至连"知道"的层面都没有实现,企业文化被束之高阁。企业文化只有落实到基层,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文化管理的意义。企业文化解读会,即班组成员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讨论、思考,对文化理念做到知道、理解,并内化于行动。二、文化解读会作用:1.文化解读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宣贯,班员不是被动地听班组长宣读文化文件,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理念的讨论、思考中,进而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质疑狼文化     
曾几何时,狼还是无数个童话和寓言里邪恶、狡诈、残忍的化身,转眼间却在当下受到了如英雄和明星般的追捧,大有形成一种文化之势。君不见服装里有狼,歌声里有狼,影视剧中,广告中有狼,狼成为了一些渴望成功的人的榜样,更有人也要把它当作图腾来崇拜,出言必称狼,把自己  相似文献   

14.
"×公司中层以上干部都在研读总裁推荐的新书《狼图腾》(或《杰克·韦尔奇自传》、《细节决定成败》、《把信送给加西亚》等等),继A、B、C等企业之后,×公司也开始兴起一股学习狼文化(或6σ等等)的热潮。大家通过写书评、组织专门学习、评选最具狼性员工(或'罗文'等等)的方式,在整个公司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运动……" 这段话你是不是越看越眼熟?可能正发生在你的公司?而你正是推动"热潮"和"运动"的总裁?促使你发动这场运动的,也许是刚刚在飞行途中触动你的那本书,也许是你仰慕已久的世界500强公司的成功秘诀,也许是你长久以来希望公司做出改变的深思熟虑,也许就是要干掉你身边的那几个高管"沉淀层"? 运动啦!不要为你的公司操练的运动太过初级而感到不好意思--A公司1999年就让员工"把信送给加西亚"了,你现在才发现"罗文"这个好榜样;B公司已经绝口不提狼文化了,你今年才希望员工冲出门去个个都像狼--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目标和问题不一样!这里想跟你聊聊的是运动力,不管你的目标是"请叫我元庆"的规定动作训练,还是"送信"的忠诚度培养和"愚民教育",或者是"羊变狼"的脱胎换骨和基因突变,问题的关键是:你运动得起来吗?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努力奋斗的时候,开展学习吴天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强调,学习吴天祥,就要学习他高度清醒的责任意识、岗位意识、角色意识,在自己的岗位上,有声有色地为人民服务。学习吴天祥还要学习他彻底地卓有成效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实践。吴天祥的"彻底"和"卓有成效"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为群众办事不遗余力,分内的要办,分外的有条件的也要办,自己能办的立即办,自己办不了的,也要尽力协调办,"一竿子插到底";二是每办一事,都落地有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时代的工作模式变化带来管理上的新要求。近几年,随着云计算和移动设备的飞跃发展,思杰创建了全新移动工作模式,让数百万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并能享受生活和工作。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把思杰评为企业移动管理套件魔力象限领导者。继BYOD(携带个人设备办公)之后,思杰提出了"软件定义工作场所",把"软件定义"这个极为火爆的技术扩展到工作场所,让人们能够在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无缝地沟通、开展协作,并利用  相似文献   

17.
"公忠"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之一,即现代所说的"忠诚"。华能曲阜热电有限公司提炼吸收传统"公忠"理念,赋予其现代内涵,强调"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操守"的共同理念;将个人、团队、家庭、企业、国家紧密联系为五位一体,进而形成对自身"尊重自我、诚实守信",对团队"敬重他人、团结协作",对家庭"互敬互重、孝顺尊长",对企业"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对国家"热爱祖国、回报社会"的忠诚文化支撑框架。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种家规,叫萧氏家规:"所谓民主,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有一种教育方式,叫狼爸教育:"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这就是一位崇尚"打"出优秀儿女的父亲,萧百佑。尽管他的"狼性"教育遭受质疑,但这位老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龚道清 《电力技术经济》2004,16(1):29-30,34
企业和人一样,也需要"生命在于运动",对一个新创企业更是如此。笔者简明地阐述了企业在运行中要不断应对各种变局,不断学会改革创新,创遗竞争优势。在企业政策、实际运作、管理、权责定位上要有明确的作法。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靠机制的活力,要记住得人才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是我国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要走的一步,同时标志着我们即将由“市场开放阶段”向“规则开放阶段”过渡。作为电建企业,在这个更为深刻的变革中如何发展,如何定位,笔者就此谈些看法: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要敢“与狼共舞”,就首先要把自己变成“狼”,如果把自己当成“羊”,最后肯定被狼吃掉。那么电建企业是羊还是狼?前几天,有机会与一位电建企业老总接触,谈到企业发展,在他的思维中,根本看不到一点狼的影子,连羊的影响都找不见,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