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喷灌的入渗特性,以二维土壤水分基本运动方程为基础,建立二维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SWMS—2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根据田间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误差较小。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合理,可以用所建模型来模拟、预测不同灌水因素组合情况下的土壤水分分布特性;土壤质地结构对土壤水分分布模式影响较小,灌水历时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土壤水分分布模式影响较大;灌水历时对根系层体积含水率影响不大,但土壤质地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根系层体积含水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1、覆盖 一般用稻草、麦秸、谷壳等进行覆盖,可防止床面土壤板结,保蓄土壤水分,调节地表温度,提高种子发芽率。覆盖厚度以不见土面为宜,当幼苗大量出土时,应及时分次揭除,防止引起幼苗黄化或弯曲。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山东半干旱地区秸秆覆盖对小麦出苗及其前期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通过室内室外试验表明:秸秆覆盖量和细碎程度均会影响小麦出苗率,秸秆覆盖量会影响小麦出苗后的生长性状:选择适当的覆盖量和细碎程度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出苗率,改善其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4.
从秸秆覆盖下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角度对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覆盖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秸秆覆盖技术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土壤、作物产量等的影响,指出了秸秆覆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为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覆盖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将HYDRUS-1D模型用于模拟土体有机重构中土壤容重对水分入渗的影响。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HYDRUS-1D软件构建出的一维水分运动数值模型能形象地表明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土壤质地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显著,相同入渗条件下,沙土湿润体土壤水分分布距离较黄绵土距离远,湿润体体积大,土壤中高含水量区(高于田间持水量)范围大,湿润体内的土壤水量也多。在相同入渗时间内,与表层覆黄绵土10cm和20cm相比,表层覆土厚度30cm和40cm下土壤水分入渗距离最小,且表层覆土厚度30cm和40cm下土壤水分入渗距离差异不大;表层覆土容重从1.2g·cm~(-3)到1.6g·cm~(-3),土壤水分入渗深度依次降低。表层覆土容重1.5g·cm~(-3)和1.6g·cm~(-3)下的土体水分分布差异不大。本文结果可为后期土体有机重构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北京正首次采用一种由玉米秸秆制成的环保覆盖剂治理施工工地扬尘。据悉,目前这种方法正大规模地用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市委党校道路、绿化工地和展览路医院拆迁工地等面积近万平方米的施工工地上。由于建筑工地、拆迁场地等裸露地面、积土、沙堆和料堆产生的扬尘占到总悬浮颗粒物60%以上,因此,控制扬尘污染已经成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控制扬尘常采用的密目网和化学覆盖剂等方法,不是控制扬尘效果不理想,就是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新的绿色环保覆盖剂主要原料是玉米秸秆,不仅对环境没有影响,而且喷洒后覆盖扬尘效果好,有效弥补…  相似文献   

7.
煤层注水、采空区积水和井下水害等因素会使待开采煤层和处于自燃带的遗煤不同程度地增加含水率,而水分对煤自燃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本文应用程序升温试验,结合红外分析,对某矿区不同含水率煤样的氧化规律进行研究,测定其交叉点温度、气体产物和官能团变化,分析不同含水率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抑制煤自燃。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在小麦生育期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但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措施对不同种类的酶活性影响有所差异。所有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碱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活均表现为收获期大于播前,说明在一个小麦生育期内保护性耕作可以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总体酶活性,播前以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播种的效果最好,增幅达29.17%,收获期秸秆覆盖深松+旋+播种下土壤总体酶活性最大,增幅达到27.27%,总体来看覆盖深松、旋耕对增加土壤总体酶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传统耕作和免耕不同覆盖措施下春玉米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各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抽雄期达到最大。传统耕作条件下,地膜+秸秆覆盖净光合速率最高,秸秆覆盖最低;免耕条件下,地膜覆盖净光合速率最高,平均为33.81μmol·m~(-2)·s~(-1),比不覆盖平均增加3.7%。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叶片蒸腾速率(Tr)表现为:抽雄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乳熟期苗期成熟期。春玉米气孔导度(Gs)在苗期较低,抽雄期达到最大,传统耕作条件下,地膜+秸秆覆盖保持着较高的气孔导度,平均为260.63mol·m~(-2)·s~(-1),比不覆盖平均高46.0%;免耕条件下,地膜覆盖的气孔导度最高,秸秆覆盖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对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下土壤肥力的影响,本试验于2007~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海伦生态实验站开展田间定点试验,选择该地区典型性的土壤类型—黑土为研究对象,以大豆和玉米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研究了无肥(CK)、单施化肥(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3种处理对土壤耕层(0~20cm)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并与2007年初期土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CK处理、NPK处理和初始土壤相比,NPK+S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总磷含量,同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8.44%、119.91%和10.03%,提升作用显著。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不仅能提高黑土有机质含量,还能明显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对黑土肥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松  汤珊珊  邓艳 《科技和产业》2022,22(2):325-329
为探究岩溶峰丛洼地侵蚀堆积的土壤剖面特征,进一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利用137Cs、210Pbex双核素示踪法,对研究区主要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核素活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壤剖面核素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一定的人为干扰下果园地的活度分布深度较为均匀,乔灌林地和撂荒地剖面活度随深度增加而骤减;在岩溶峰丛洼地,137CS和210Pbex放射性比活度在土壤上层表现为高度正相关,双核素联合示踪法可以较好地表现土壤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丁恒  刘兵  陈林明 《科技和产业》2021,21(9):307-314
贵州省是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但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和矿渣堆积,导致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伴生相关生态环境问题.以贵州省普安县铅厂尾库矿周围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现场调查,以及对土壤进行取样测试砷、镉、铜、铅、汞、镍等元素含量,查明了研究区土壤污染源特征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未发现危险废物,区内废渣属二类固体废物;土壤的污染途径主要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及污染物贮存、遗撒引起的扩散迁移以及干湿沉降造成的污染;土壤中砷的所有暴露途径的总致癌风险大于10-6,砷的总危害指数大于1,部分点位超过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地块存在一定的风险.其研究结果可为污染土壤的改性和风险管控措施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西北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了工业发展、采矿、污水灌溉以及滥施化肥、农药等造成污染之外,更与缺乏专门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有关。西北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土壤环境多样,保护西北地区的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应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健全管理体制,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责任,严格执行环境标准和生产标准,切实改良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结合澳门本土地缘特点、文化特点、产业特点、教育特点,对澳门旅游高等教育进行SWOT分析。研究发现澳门旅游高等教育与本澳高校之间,可利用本土地缘优势,实现本土高校之间图书资源共享、教材共建、研讨会交流学术成果等方式的合作;与外地高校之间,可通过电子文献资源共享,交换生与学分互认,短期游学或实习,师资拼盘共建课程体系等方式进行合作;与政府之间,可在政策、经费支持、学术团队支持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企业之间,可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面进行互惠合作。通过几种合作机制的探讨以期实现澳门旅游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2010—2019年省级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Super SBM-GML指数,测算辽宁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间辽宁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处于上升态势,绿色技术进步是辽宁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核心,而绿色技术效率的推动作用较小。在辽宁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影响因素当中,经济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驱动作用,而人力资本具有极大的阻碍效应。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国家21世纪能源基地,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中亚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区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西北地区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这不仅不利于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也对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率,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在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通过DEA分析技术和Malmquist指数,对西北五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改造后的C-D生产函数,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西北五省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索柏民  刘静 《科技和产业》2022,22(4):108-111
以辽宁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梳理辽宁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并从政策的完善性、覆盖性、可操作性、有效性4个方面对辽宁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辽宁省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方面存在分布比例失衡、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适用性不强以及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据数字赋能角度从重视人才需求、加强政策宣传、完善政策体系以及发挥政策价值方面探索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应该特别重视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交通运输先行是带动辽宁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经实证分析,认为辽宁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辽宁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特别是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于辽宁省GDP的增长。鉴于此,辽宁省目前应该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业,充分发挥水运优势,积极而适度地发展公路、航空运输。  相似文献   

19.
刘洋  李乃文 《科技和产业》2010,10(1):8-10,55
针对辽宁省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发展问题,从辽宁省主导产业存在问题入手,确定了辽宁省主导产业选择标准,最终指出适合辽宁省自身发展现状和历史特点的主导产业,并提出主导产业的优化发展策略,这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辽宁省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规制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环境规制下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状况,运用环境规制工具对海洋环境规制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由于各区域对海洋生物资源经济驱动力相对较低,导致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提出,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培养海洋科技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完善海洋环境规制体系,发挥政府职能作用3点发展建议,以此完善海洋环境规制体系,从而提高环境规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