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详细剖析了企业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过程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深刻分析了企业家的活动最终消失,资本主义自我毁灭,并且被社会主义代替。这两部著作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是有内在关联的。其逻辑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沿袭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并且没能塑造出完整的企业家特征,熊彼特式的企业家具有生产函数性质,忽视了其主观知识视角,导致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将企业家让位于官僚,企业家的活动被官僚的计划活动代替,最终构成了他有关社会制度演进的观点。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均衡环境不能容纳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只能存在于非均衡环境中,且非均衡环境是理解企业家作用的重要基础,制度演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企业家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本世纪 40年代以来由自然科学理论上的重大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革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熊彼特约束”的突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产业技术不同成长阶段的考察,进一步提出了“在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动态的对应关系”、“熊彼特约束可以软化甚至解除”的观点,由此,为我国政府制定中小企业创新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神玉飞 《经济学家》2007,98(2):15-20
理论界流行着关于马克思与熊彼特的"二分法悖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不能继续生存是因为其经济失败",而熊彼特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摧毁是因为其创新而取得的经济成功".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马克思与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的思想后,探讨了这两位经济学家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中小企业随着我国步入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国外竞争市场,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 一、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认识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大企业优势论。技术创新是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熊彼特在1947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强调不完全  相似文献   

5.
熊彼特曾试图建立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的内生经济变迁理论。在沉寂多年以后,熊彼特的这一经济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活。演化新熊彼特主义借用生物学隐喻构建了企业的行为模式,使创新得以内生化,并类比生物学中的自然选择过程描述了经济动态过程。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则将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想模型化,通过引入研发生产函数和对创新组织的探讨将技术创新内生化,深入地研究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市场结构问题。三支理论在方法论和学术传统上的差别导致了它们对创新机制以及经济变迁的不同理解。文章系统地梳理了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发展并对之进行了比较、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洪(Aghion)和豪依特(Howitt)(以下简称为A&H)于1992年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一个创造性破坏的增长模型》。在这篇论文里,A&H全面地把熊彼特方法引人内生增长理论。继这篇重要论文之后,A&H在1998年又出版了增长理论中的一本里程碑式的教材——《内生增长理论》。在《内生增长理论》一书中,A&H进一步拓展了熊彼特方法在内生增长理论中的应用。正是由于A&H所开创的内生增长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早年关于创新方面的思想,因而增长文献中一般把以“提升产品质量的产业创新”作为经济长期增长基本动力的一类增长模型称之为“熊彼特主义内生增长理论”(以下简称为“熊彼特增长理论”)。本文将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对熊彼特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做一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周期的理论。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  相似文献   

8.
李永升  刘浩 《当代经济》2009,(13):142-145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将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统计三者相结合,创立了关于经济周期分析的系统性理论.本文以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把197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轨迹按时间区域分为了三个基本阶段,努力实现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础,为应对本轮经济周期性波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胡展硕 《发展研究》2020,(2):95-100
创新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技术变革,熊彼特认为的创新就是要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对各个生产条件重组加入到生产体系中。因此,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来自资本重组后产生的新的生产组合所迸发出来的能量。与传统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认同社会主义不同的是,他认为创新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而这背后的灵魂推动者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创新者,是决定资源分配和合理利用的领导者,企业家的活动应该是创新活动。熊彼特以“创新理论”去诠释资本经济发展的特征,解释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源于创新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克思和熊彼特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创新动力和结果的主要观点与概念框架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重要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经验证据对其理论预测进行检验。以此全面、辩证地看待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并提出对"中国建立科学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作为经济分析的"工具箱",经济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这在熊彼特经济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计量经济学的先导性研究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开创性贡献是熊彼特的创新精神在方法论领域的显现;取不同学科之所长,将历史的、统计的和理论的方法相融合是方法论宽容主义的要旨所在。熊彼特经济学方法论兼容并蓄,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周期的理论.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  相似文献   

13.
新熊彼特增长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新熊彼特(Neo—Schumpeterian)增长模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Segerstrom,Anant & Dinopoulos(1990)的研究是把熊彼特方法引入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早尝试,其后,Aghion和Howitt(1992)等经典文献奠定了新熊彼特增长模型的基本框架,Aghion和Howitt于1998年出版的《内生增长理论》一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熊彼特方法,并对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作用进行详尽的分析。目前,该方法是内生增长理论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4.
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883—1950)创立的。1912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后来又在《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之理论的、历史的和统计的分析》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进一步充实发展并系统化。该理论试图用  相似文献   

15.
法国调节学派制度与演化经济学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法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马克思、凯恩斯和卡尔多经济理论的独特结合,并从布罗代尔等人的法国年鉴学派和波拉尼、熊彼特的理论中汲取灵感,发展了一种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演化的独特方法,在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中,形成了法国的“调节”学派。与制度与  相似文献   

16.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制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农村存在着几种不同的农地制度,各种不同的制度安排有着其各自不同的制度绩效,可以说,目前我国农地制度的绩效,是与国家、集体和农户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紧密关联的。本文通过对四种不同制度的比较和对上述三者在不同制度下的行为考察,分析了行政和市场力量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中国乡镇企业超高速发展态势,1994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已突破三万亿元,在我国工业经济总量中“半壁江山”格局令人欣慰.但是也有些同志对此却产生了忧虑,认为这样发展下去是否会导致失控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为解答这个问题需从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的创新学说与周期学说说起,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受到利益驱动,自发进行“创新”(Innova-tion)活动,会带来盈利的机会,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开辟了道路,随之出现创新浪潮,并进而形成经济高涨,经济高涨之后,物资过剩,经济衰退、收缩,出现萧条.待到若干时日以后,经济复苏,又创新,又高涨,又衰退,如此循环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熊彼特学说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概括.对与资本主义企业有本质区别的我国乡镇企业,是不能  相似文献   

18.
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熊彼特假说的主要理论和实证文献。在实证文献综述中,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维度,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阐述了每篇文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及主要结论。本文还简介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创新决定因素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创新与企业规模:理论演进及最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与企业规模理论是由熊彼特所开创的一个研究传统,并被新熊彼特学派继承和发扬。本文追溯了创新与企业规模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归纳了新熊彼特学派在这一问题上从事的经验研究及其贡献,并对经验研究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产业结构与企业技术研发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工业产业的升级更是一个众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工业产业数据,采用了经典的SCP范式模型.对熊彼特的两个经典假说进行了验证。发现竞争与企业利润同时对企业研发具有促进作用.熊彼特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同时得到了支持。通过对应分析,我们对中国工业内产业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特点进行了归类,提出国有企业在不同行业的产值比重是导致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同时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