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化战略被公认为一个城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最终取胜的关键。作为苏中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海门市把今年确定为“城市建设年”,在城市建设上狠抓关键环节,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建设品位。  相似文献   

2.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中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公园城市”理念是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经验,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在近代吸收花园城市等国外城市理论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院士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流变,认为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存在内在关联性,是山水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3.
王真  楚尔鸣 《现代财经》2023,(10):74-89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外生政策冲击,基于2011-2020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及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从技术含量及专利靶向两个维度进一步讨论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提升碳排放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2)绿色技术创新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的重要渠道。相较于碳排放效率,绿色技术创新在“减排”方面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是实现城市碳排放总量下降的关键抓手。(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激励实质性创新活动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实现了城市“减排”与“增效”兼得,策略性创新仅在减少城市碳排放总量方面发挥作用,但应警惕末端治理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不利影响。(4)“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通过诱发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以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推动了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城市绿色转型。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利用“有效投资...  相似文献   

4.
落实三个代表思想 加快长沙城市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城市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在分析长沙城市文明建设存在5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长沙城市文明建设必须首先明确“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质,并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治理,生活环境的改善,市民素质的提高,壮大文化产业五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北京在申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科技奥运是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保障,有力促进了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围绕科技奥运建设的重点领域,明确科技奥运建设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从城市经济发展驱动力、城市组织管理、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归纳出科技奥运为北京城市发展留下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寻找南宁建设公园城市的基本思路,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发挥南宁“小水”资源丰富、沟渠通达的城市生态资源优势;以城市环境生态和风景旅游为引导,开展以山水城市为导向的城乡规划。提出了南宁公园城市的建设方略:保留水网水系,代替“填浜筑路”,留出南宁生态廊道和更多的城市公共休闲、文化和商业空间,形成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网络化”。同时,探讨了南宁建设公园城市作为巨大的公共资本投入应如何构建和依托公共政策,探索出一套能让规划项目具有落地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行动计划图径,构建一个多部门统筹管理、社会力量协调参与的开放平台,将公园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7.
切实加强城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规划,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重投入轻管理”等问题,尤其是对城市社会发展重视不够,导致社会事业设施滞后,表现为用地小、配套差、数量少、质量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建设和做大做强三大中心城市及其他区域城市中,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六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连云港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中孕育、发展了富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成为传承连云港城市精神的载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连云港人当前,伴随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的深度实施,“一心三极”城市建设框架的全面拉开,“T”型产业发展布局的加速提升,“一体两翼”港口建设的迅猛推进,连云港已经在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发展战略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公园绿地是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优质公共 绿色空间,并受建设用地的支撑与约束,科学认识其与人口、 建设用地相互关系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引入“脱 钩”理论及模型,将“公园绿地与人口、建设用地”联动,系 统分析1996—2016年三者耦合特征及整体复杂关系。研究 表明:1)公园绿地建设与人口协调关系严峻,与“以人民为 中心”导向脱节;公园绿地与建设用地处于“以土地推绿地” 的“挂钩”增长态势;2)从整体联动视角看,约1/3城市的公 园绿地与人口、建设用地整体统筹建设不协调,公园绿地发展 面临“过度依赖建设用地”困境,亟须转变成“因人口制绿, 以存量建设用地为基”建设  相似文献   

10.
《江南论坛》2011,(9):70-71
新庄街道地处宜兴东部,是宜兴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宜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宜兴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市”,坚持把“保障、依托、呼应、融入”城市东进的功能定位,加速提升新庄新市镇建设的整体品位,以“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做优园区”为抓手积极培育和发展“集约型、特色型、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05,(6):56-57
森林被人们称为“城市之肺”,城市造“肺”就是将森林引进城市。建设城市森林,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营造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新型生态化城市,是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2011年到2013年,我国重庆、郑州、苏州、连云港、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相继开通了国内到欧洲的铁路货运班列。经贸繁荣,道路先行,物流通道建设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城市开通中欧间铁路货运班列,说明习主席在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得到丝路沿线各国的支持与响应,国内从铁路部门到各城市积极投身“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沿着陆上丝绸之路的铁路物流通道这几年发展很快,铁路物流通道如何持续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服务,个人有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表明,中心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引擎;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大做强兰州这个中心城市;基于“大视野”,构筑“大产业”,形成“大市场”,建设“大都市”,完善“大交通”,打造“大中心”是将“大兰州”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改革改造问题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为抓手,苏州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扩展时期。“城中村”,处在城市扩展的前沿地带,它与城市化的质量、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现代化、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极大,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城市建成区和建设区中的农村叫“城中村”,城市规划区中的农村也应叫“城中村”。建成区和建设区中的“城中村”,  相似文献   

16.
姜乐婷 《当代经济》2016,(27):12-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和热点,浙江省杭州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该市也为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诸多努力.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影响和“两区两会”建设发展机遇下,更是为杭州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可能.因此本文将从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现状入手,结合“互联网+”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带来的好处,提出利用“互联网+”促进杭州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根据国家重点中心城市建设战略,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了建设“大银川”,以中心城市城市化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加大了银川市城市建设力度。本文试图就“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如何实现“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丁宏 《江南论坛》2023,(2):19-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当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动力,应以“科产城人”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不断深化创新城市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以“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探索完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战略性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争做“两个率先”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对于刚刚步入快车道的宜兴城市建设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有利契机。面对如此形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突破陈规,对我市的城市建设进行再认识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钢铁企业,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污染大户”,因为人们忘不了高炉的“傻大黑粗”、“滚滚浓烟”!但杭州钢铁集团(以下称杭钢)非但自身摆脱了“污染大户”的恶名,还为城市处理高危医疗固体废弃物,为保护城市环境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赢得了城市“清道夫”的美名。他们的实践证明,钢铁企业完全能够在城市环保中发挥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建设生活品质城市出力。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3位参事联名建议省委、省政府把钢铁工业纳入城市环保产业链。[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