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读:上海30年来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交通互动发展的历程证明,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高峰时段上海中心区域交通易达性、舒适性很差的状况,"后世博"时期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必须遵从四个发展原则:一是从初步适应型向更加主动引导型发展;二是在继续交通设施建设基础上更加注重交通管理;三是保持设施规模增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功能提升;四是构建与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一体化、集约化区域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城市交通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也带了对城市交通文化的思考和追求。中国交通部科技司《对交通文化建设的思考》中指出:"交通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地理中城市病的发病机理与城市发展阶段具有耦合性规律。尽管目前北京公共交通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在舒适性、可及性方面存在很大偏差,仍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基于城市交通地理视角,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理念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城市交通地理向城市智慧交通转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2011年最新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历年数据变化趋势,认为北京施行智慧交通具有一定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空间结构正快速调整的时期,为解决城市交通日益暴露出的矛盾,建立绿色低碳的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而交通领域提出了中国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5D模式。然而这一模式所提倡的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街道空间建设,因此从街道的视角而非传统城市机动车道路建设的视角看待城市交通,是个有必要进行研究与探讨的课题,有助于梳理与探讨街道对5D交通中绿色出行相关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上海综合交通发展面临多元挑战,包括"两个中心"建设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长三角核心城市打造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要求。为此,上海综合交通未来发展必须考虑对外交通、城乡交通、城市交通等多种出行需求,以使特大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设计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一、方兴未艾的我国轨道交通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客运量急剧上升,由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较低,造成了公交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转,而自行车、小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加剧了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导致交通阻塞、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大大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世界各国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改善环境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通系统。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发达国家城市目前均快速形成了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对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十五”规划中,我国首次提出了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也明确指出:“在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要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中车与路的矛盾日益尖锐,许多城市纷纷以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作为解决之道。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环保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投资高、周期长、灵活性差等局限;常规公交车辆由于受私家车的冲击,行驶速度缓慢,服务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无法满足多层次的交通需求。因此,如何在两者之外开发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公交方式,应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快速公交(BRT)是介于传统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第三种方式,其崭新的理念和出色的效率受到广泛的好评,因此在世界各大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在我国,与B…  相似文献   

8.
国外城市交通发展的模式及经验 一、美国的城市交通发展 美国的城市交通走汽车化发展模式,居民出行主要靠小汽车,城市结构松散,交通网络多呈方格网布局。由于小汽车交通带来的环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1980年代后,提出了“HOV(指载客量多的车辆)优先”的政策,逐步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有的城市开辟了公交专用道,新建了轻轨交通,并提出了以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开发  相似文献   

9.
“交通是人和物的位移”,有其独特主体性、持续过程性和潜在风险性的特征,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难题。交通与城市功能、城市形态、城市效率、投资环境、资源配置导向、经济增长动力、居住质量息息相关,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上海颁布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明确提出了交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上  相似文献   

10.
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戴慎志教授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刘婷婷博士在2012年第9期《现代城市研究》上发表题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避难空间整合建设初探》一文,认为慢行交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交通模式,因区位与选址、场地规模等级、服务半径、避难设施、避难通道等特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已成为联系公共避难空间的重要纽带。由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往往强调的是城市主、次干道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把减少碳排放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已经是大势所趋。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交通所产生的碳排放是减少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以公共轨道交通为主的便捷出行模式、大力发展慢行交通系统、限制城市私家车的增长、鼓励新能源技术、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模式等,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城市交通处于矛盾而又尴尬的局面 为了破解一直困扰我国城市交通、尤其是大城市交通的拥堵难题,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建设部等6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按照这份"国办[2005]46号"文件的要求,各个城市都要依据国家规定,实施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低票价制、运营补贴等一系列优先发展政策,从而使城市公共交通获得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城市疾症,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突出体现。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出现这一问题的时间不同,情况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或要素组合不适,或交通结构失衡,或功能发挥不畅。  相似文献   

14.
国外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我国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均出现了较严重的交通拥挤,不仅对我国城市社会、经济、能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挑战,而且城市生活、工作质量都受到很大不利影响。交通拥挤收费作为一种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手段,逐步受到我国各地城市的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道路交通的和谐更是城市经济正常运行及发展的必要保证和前提。对大连交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提出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在进行不同的划分,并要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实现大连的和谐交通。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2014,(Z1):118-119
人行横道是城市交通中使用最频繁、最重要的交通设施之一,是城市交通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公共资源。人行横道配置不当将给城市交通管理、公共资源分配以及城市良性发展带来负面的外部效应。而有力贯彻以高效、集约、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和谐交通"体系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政府部门的决策效能化、管理科学化,从而提升公共交通系统设施的效能,实现交通主体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私家车时代的到来,我国城市面临交通堵塞、交通安全、交通噪声、交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转变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理念,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构筑高效集约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已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对我国城市交通在快速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产城一体"规划理念将有助于破解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也有利在"产城融合"背景下,关注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并为绿色交通环境的构建和集约出行方式的倡导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量激增,大城市的交通拥挤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成都市交通发展的过程着手,探讨了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形成、原因,并参考最近几年成都市的交通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的一些举措,提出了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思路及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发现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效率密切相关,并在一些大城市展开了多中)b结构的规划实践.他们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单中心结构城市与多中心结构城市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单中心的城市中,当平均出行距离与出行时耗超出人们可接受范围时,仅靠调节供需已经无济于事,此时,应该考虑变单中心城市为多中心组合城市.  相似文献   

20.
海上交通与对外交流密切相关,结合一座城市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对一座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广州具有悠久的海上交通历史,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在商品贸易的带动下,海上交通不断深入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建设,为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提供了坚实基础。从广州的海上交通变迁历史中,可以汲取今后港口城市的新建设、新发展的经验。一方面要汲取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寻以经济促进人文发展、培育包容开放的城市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