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购买满足政府对物资、劳务的需求,并非现代社会的专利,中国古代官府购物、雇役由来已久,并有一些专门名称,购物有和市、和买、和籴、预买、科买、科籴、配买、召买、官市等,雇役则有和雇、差雇等.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名目的政府购买各具特点,学界对此已有较多关注,也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如现有成果主要集中于和籴、和买绢帛、行役、买马等,其他若干相关领域少有涉及,甚至无人问津;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基本限于就事论事的个案研究,很少注意其间的共性和规律性的探讨.存在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缺乏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对现有的两套清代粮价数据资料综合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尚未达成一致。本文基于文献学和统计学分析法,结合清代顺天府粮价数据个案,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论证综合使用两套清代数据资料的可行性,提出、探讨相关处理方法。通过分析发现:"清代粮价资料库"和《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中粮价数据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征,为综合使用二者提供了条件;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处理方法是,乾隆朝和嘉庆朝取"清代粮价资料库"数据、道光朝至宣统朝以《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数据为基础、以"清代粮价资料库"数据加以补充;虽然在使用综合处理后的新数据时会产生一些问题,但可以通过相应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在今后粮价研究中的前期数据处理时,可以考虑综合使用两套清代粮价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宋代对粮食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大本,食足为先”[1],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所以为宋朝统治者所关注。宋政府把发展粮食生产,摘活粮食流通,做好粮食收贮作为粮食问题的三个重要环节,为此制定了相关政策。一、流通政策(一)放开粮价放开粮价是促进粮食流通的重要举措,这一措施在北宋立国之初就已开始实行。开宝三年(970年),京师的粮食储备不足,有乏食之患,开封府典领财用官陈从信认为这是官府实行粮食限介的结果,使商人感到无利可图而不向京师运粮,有米之家也不愿出售,他说:“今市中米资,它乃定价,斗钱七十,商贾闻之,以其不获利,无敢截至京师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价格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萍 《财经科学》2011,(8):93-102
粮食价格变动的经济效应体现为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物价的影响。从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的机制看,成本与资源禀赋决定粮价的长期走势,中期以市场自发调节为基础,政府干预为主导。本文通过对粮价与粮食产量、粮价与农民收入、粮价与物价之间的协整性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粮食价格上涨能显著地刺激粮食增产、短期内激励农民增收,统计意义上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不会引起物价上升,政府要继续利用粮食价格手段支持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今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引起通胀的主要原因,不能轻率地抑制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5.
12世纪南宋沿海地区舰船数量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宋时期中国的海外活动频繁,政府的军事支持显得特别重要。据对北宋末年两浙路、淮南西路官方船场所造船只吨位的估算,北宋末年沿海地区政府拥有的舰船数约为1万艘80万吨。到南宋建炎年问沿海新增舰船约7000艘40万吨。绍兴年间,南宋政府建立了正式的海军中央领导机构——沿海制置使司。到12世纪60年代,南宋政府拥有1.8万余艘舰船,并完成了多支大型海军舰队的组建工作。因孝宗将海军建设经费转投到内河水军的建设,导致海军建设陷入长期停滞、装备破损严重的艰难境地,南宋海军无可挽回地从兴盛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两宋从开国之初就确立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促进了土地的迅速流转,到南宋时期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已经成为最大宗的交易商品。《明公书判清明集》作为南宋中后期的一本判词集,为人们提供了大量有关涉及土地交易纠纷的判例和信息,从而使人们能够从司法实践上进一步了解宋代土地买卖、典当、租赁的现实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试论辽朝的赋税制度陈衍德一、官私田租辽朝赋税制度是中原已有的先进制度与契丹族原有落后内容的混合体。与辽朝对峙的北宋当时已是封建租佃制社会,而辽朝社会经济中仍保留着许多农奴制内容。表现在赋税方面,就是辽统治地区又出现了大量人头税。《辽史》卷五九《食货志...  相似文献   

8.
北宋“三说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说法是北宋前期实行的主要折中法之一。它对沿边军粮入中、榷茶制度、商品流通、物价波动等都产生了直接影响,牵动了北来经济、政治的诸多方面。然而,自北宋始,对其具体含义、始行时间等基本问题就众说纷法,使研究者难辨真伪,莫知所从。本文拟对三说法的定义、始年、实行地域及其兴废演变试作辨析。一、北宋关于“三说法”的分歧1.北宋对三说法的不同解释北宋对三说法的歧义始于沈括。沈括在所著《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一》云:“世传算荣者有三说法最便。三说者,皆谓见钱为一说,犀牙香药为一说,茶为一说。深不然也,此乃三分…  相似文献   

9.
论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的经济史料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是与《九章算术》性质相同但年代比后者至少要早三个世纪的一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数书》涉及的社会经济史料包括物价、关税、合资、贷息、亩产、地租、亩制、度田、纺织、米率、传马以及仓廪物资的管理等。尤为可贵的是,《算数书》所反映的时代为战国至汉初,而恰恰是这一段时期的相关资料非常罕见。利用出土文献和传世典籍印证这些资料,方知《算数书》的经济史料价值举足轻重,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价格学会2月2日至11日在昆明召开价格理论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自治区物价部门、经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一百六十多人。这次价格理论讨论会是在陈云同志发表有关计划经济的春节讲话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之后召开的。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稳定市场物价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当前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大家同意刘卓甫会长在开幕词中提出的,要把如何从宏观和微观经济两个方面,研究我国物价运动的规律,分析市场物价的动态,探讨贯彻稳定物价的方针政策问题,作为这次理论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韩广忠 《经济师》2013,(11):28-29
《管子》是对于古代轻重论阐发最详、理论地位最高的一本书。《管子》的轻重理论是以"衡无数"理论为思想前提的,该理论不仅认为商品供求关系、流通渠道是物价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还认为物价与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对比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管子》的轻重之术主要内容就是严禁囤积居奇以保证物流畅通,再通过"以重射轻、以贱泄平"的方略调节市场物价,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管子》的经济调控理论对于当今中国尽快建立强大的战略储备以及如何打击囤积居奇、税收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 建设银行经济信息。是指建设银行在进行深入的经济调查,广泛收集和积累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市场、物价、产品需求趋势等进行分析、预测。并将得到的资料和数据,通过一定渠道,迅速、准确地传递到需要的部门和单位,使之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的统称。建设银行经济信息,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内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它具有下述固有特点: 其一,准确性。即建设银行收集的资料,反映的情况,预测的数据等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且真实可靠,计算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备受瞩目。哈国不仅被视为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中国投资者的目光。两个月前,哈萨克斯坦一家报纸刊登了两篇文章,其中透露的信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其中一篇题为《怎样在阿斯塔纳发财》的文章写道,为使经济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阿斯塔纳市政府积极地支持投资者在当地上项目,并表示将加大力度对投资者进行支持,使项目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以实施。目前,已经有8个具体的投资项目在实施  相似文献   

14.
十八世纪福建的粮食供需与粮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历代君主中,恐怕很少有人象十八世纪的几位皇帝那样关心这个广袤帝国的粮食供应问题的。他们要求各省官员定期奏报天气、庄稼、收成、粮价和仓储积谷情况。这些奏折现藏于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使经济史学者有可能在一定深度上考察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粮食供应情况,以及政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而进行的活动。本文选择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考察,一是十八世纪中叶该省不同地区的粮食供需;二是1745—1756年米价的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完整地掌握了这一时期逐月米价的数据。有关第一个问题的观点,主要是根据叙述性的资科得出的,而米价数据除了有助于证实这些观点外,还可以说明全省市场区域的划分、核心与边缘地区价格变动方式的关系,以及各地粮食供应的季节性和循环性特点。而且,这些数据还有助于我们评估政府稳定价格的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唐北宋河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绝对地位上升和相对地位下降的特点 ,即北宋河南地区的经济较唐代有所发展 ,但在全国的地位和唐代相比 ,呈现下降的趋势 ;唐和北宋河南地区的交通都以汴河和“御道”为最重要 ,这和河南地区相对经济地位的下降有关 ,而绝对经济地位的上升反映在交通上 ,便是北宋河南地区的交通 ,尤其是内河交通的运输能力、通航范围等比唐代扩大 ,交通布局更为合理 ,而交通布局合理又是绝对经济地位呈上升趋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我国《价格法》实施10周年。价格总水平调控是《价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是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众所周知,“粮食为万物之首,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波动可能会使肉禽蛋奶、食用油等食品价格产生连锁反应,甚至使社会公众产生较强的心理预  相似文献   

17.
杨辉算书中所反映的南宋社会经济现象,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山田的几何形状与计算方法,土地买卖,生活日用品的价格,稻谷出米率,民间借贷关系等。然而,由于这些题材多用于数学方法的讲习和草算,与《宋会要辑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书略有不同,所以它的经济史价值往往被湮没于其辉煌的数学思想之中,很难引起学者的注意。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类整理的方式,尝试将杨辉算书中与南宋社会经济发展史有关的部分题材抽取出来,并与南宋其它史籍所记载的有关内容相互参照,同时略加分析,以期凸显杨辉算书对于南宋经济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明显增强.对于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的关系,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理论界都是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2)进行实证研究.因此,文章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差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同向变动,价格、产出对货币供应量的弹性为正.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烟花鞭炮有限公司称,2007年花炮的整体价格比2006年下降了20%左右(2007年2月10日《新京报》)。早在2006年北京市对烟花爆竹由禁改限之时,广大市民就有一种担心:会不会因为销售网点太少购买麻烦、燃放点太少燃放困难、单位专营售价太高等,而妨碍了燃放烟花爆竹应有的喜庆与爽心?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表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有关部门严格履行了政府向市民的承诺,各环节工作都尽可能地贴近民意,为其他城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做了很好的榜样示范。在北京市烟花爆竹诸多管理环节中,最值得拍案叫好的是烟花爆竹的销售价格。在2007年整体物价较…  相似文献   

20.
论北宋漕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定都开封 ,“当四通五达之道 ,非若雍洛有山足恃 ,特倚重兵以立国耳 ,兵恃食 ,食恃漕运。”① 由此漕运对北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北宋漕运业发展的情况 ,日本学者青山定雄先生根据汴河转般法实行变化的情况 ,把北宋漕运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参见《中国史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