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凭证式国债在广大农村地区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原因:一是农村凭证式国债一级市场严重蒌缩.农民购券难。二是国债宣传工作未能深入到农村。三是国债期限结构单一.不能适应农业生产时令。另外.农村居民国债兑付难也是影响国债销售、农民购买热情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凭证式国债是满足投资者需要、为中央政府筹集资金的有效手段,是中国现阶段国债市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透过对凭证式国债运行的剖析,借鉴西方国家的经济和做法,研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凭证式国债代销及流通转让制度,是拓宽凭证式国债功能,充分发挥凭证式国债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艳华 《河北金融》2013,(5):31-32,48
2012年,财政部先后发行三期凭证式国债、十期储蓄国债.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国债在城乡市场销售不均衡问题突出,享有“金边债券”美誉的国债在农村市场销售状况不尽人意.为此,河北省分库甄选省内经济较发达地区——唐山市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唐出农村地区2012年国债发行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分析了国债在农村发行的制约因素,就如何拓展农村市场国债发行提出了一些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7年第一季度。甘肃武威市出现“基金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债发行中存在的凭证式国债期限设计单一、国债承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建议优化国债结构,拓展投资群体,扩大国债承销范围,培育和发展农村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凭证式国债销售情况的调查,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凭证式国债销售在收益性、流动性、营销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促进凭证式国债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使凭证式国债面临着多种投资工具的冲击,因其自身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投资收益偏低、利率设计欠科学、发行方式不灵活、国债法规不健全等弊端,使凭证式国债传统的投资价值比较优势逐步削弱。要提高凭证式国债投资价值,维护“金边债券”的盛誉,就必须在品种结构、利率设计、发行方式和管理机制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逐步和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7.
凭证式国债: 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采用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的方式向投资者发行的国债。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代理发行凭证式国债的历史已有十年,期间,经历了市场成长、成熟、衰退的演变。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发行凭证式国债遭遇到很大的阻力。2003年上海农行凭证式国债发行任务逾40亿元,实际代理发行为95%,一年下来尚有5%的凭证式国债转为自身投资持有,这种  相似文献   

9.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以记名、挂失。凭证式国债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凭证式国债不可上市流通,从投资人购买之日开始记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现时,可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经办机构按兑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续费。凭证式国债可以通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购买。  相似文献   

10.
一、凭证式国债发行及运行方式的弊端   (一)发行侧重于城镇,忽视了农村.凭证式国债主要是面向城乡居民及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的一种储蓄类债券,投资群体主要是城乡居民个人,但实际上侧重了城镇居民.目前,虽然有40家机构具有发行资格,但大部分都分布在城镇,而分布在农村的机构很少,只有中国农业银行的部分分支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面向农民发行,农民很难买到凭证式国债.……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国债的流通性对国债市场化进程的影响 1.流通性不强与国债规模不相匹配 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形成了不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和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并存的局面,但由于流通性水平较低,影响了国债的规模和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2.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  相似文献   

13.
凭证式国债迄今已历时10年,其发展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目前凭证式国债发售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债权管理的技术手段远远滞后于国债市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近年来实行分阶段发售办法以后,许多承销银行出现了“指令性”国债滞  相似文献   

14.
凭证式国债作为我国国债市场的两大主力品种之一,自1994年发行以来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而深受广大投资者的喜爱,截止2003年底,我国的国债累计发行为38755.6亿元,其中凭证式国债累计发行为15168.75亿元,占国债总额的39%,为国家筹聚了大量的建设资金,然而凭证式国债的运作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卜育 《黑龙江金融》2005,(10):72-72
一、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国债利率偏低。购买凭证式国债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希望其获得一定的收益,其收益是通过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来体现的。而对于凭证式国债利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很少考虑发行时其它方面的情况。造成现行国债的利率偏低。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3月凭证式一期国债在大庆地区共销售11,673万元,其中农村居民购买60.9万元,仅占销售总额的0.52%。在此背景下,大庆市中心支库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农村国债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制约农村国债发售的因素,并从改革承销机  相似文献   

17.
凭证式国债作为筹措财政资金而向投资发行的一种新型债券,在一九九四年发行以来的六年里,发行额逐步递增,丰富了我国的国债品种,方便了群众投资,促进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凭证式国债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显示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凭证式国债的正常发行和买卖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必要予以提出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1994年财政部面向个人发行了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的发行虽然一直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但存在诸如超发风险、包销风险、提前挤兑、不便于监控、品种设计较为单一等不足。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便于政府债务管理人管理的弊端都将使发行人有必要改造现行的做法。财政部可能在今年发行一种利率灵活、满足个人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国债新品种——储蓄国债,凭证式国债拟将被归入其中。构建储蓄国债新体系将有利于丰富国债品种、防范管理风险。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储蓄国债品种的发行将进一步丰富个人理财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国债发行市场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为保证凭证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防止发行、交易等方面出现违法违纪问题.国家应出台国债发行、交易方面的管理性法律。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对代理凭证式国债发行、交易的金融机构的条件做出明确规定,由当地人民银行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对进入和退出凭证式国债市场的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进行审查,用法律法规规范国债市场秩序。各承销机构要严格按照承销任务进行发售,要实现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成员系统内的纵向联网,基层分销点可采用“联网销售”的方式进行公开销售,满足投资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易、兑取变现的要求.严禁超发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0.
凭证式储蓄国债自1994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发行以来,深受国债承销机构和投资者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凭证式储蓄国债自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储蓄国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以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为契机,使其成为一只成熟的、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国债新品种,进一步完善我国储蓄型国债的发行管理,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