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所谓审计公示制,就是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程序、内容、结果、举报方式等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即公开审计活动和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本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实施审计公示制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所谓审计公示制,就是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程序、内容、结果、举报方式等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即公开审计活动的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审计公示制的实行,会提高审计执法透明度,改善审计执法环境,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审计结果,广泛参与监督,解除人民背后的猜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公开性比经济上或行政上的处罚更有效。从以往我国审计机  相似文献   

3.
审计结果公告制与国家审计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家审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审计公示制,就是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顶的审计程序、内容、结果、举报方式等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即公开审计活动和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国家审计风险是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监督法定职责的过程中,因对特定审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而承担责任或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一、审计结果公开的作用和意义审计结果公开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权。《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公开审计结果不仅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而且也是扩大审计监督的社会影响最为有效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从近年来的审计工作实践也不难看出,通报、公布审计结果确实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职能,缓解审计执法难、扩大审计影响和树立审计权威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执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存在的问题1.不积极。据调查,通报、公布审计结果做得较好的仅限于市级以上审计机关,一些县级审计机关一年甚至几年也不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使《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神圣职权得不到更好地利用。2.不完…  相似文献   

6.
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神圣权力,表明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正逐步建立一个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务实、开明的政府。《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和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2001年,审计署又颁布实施了《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进一步规范了审计结果公布的程序、内容及原则等。依法公布审计结果,可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提高审计监督的透明度,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发挥审计舆论监督作用审计机关应加强通报和公布审计结果工作胡宾通报和公布审计结果,是发挥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的重要手段。通报审计结果,是指审计机关采用书面形式,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告知审计管辖...  相似文献   

8.
审计公告制度是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通过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开,利用社会舆论监督这一工具促使审计查出的问题得到纠正和落实的一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黄智权省长在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我省各级审计机关应逐步建立审计公告制度,扩大审计结果的影响,发挥审计的威慑作用,促进问题的有效整改.  相似文献   

9.
综合信息     
荆门市审计局制定政务公开制度荆门市审计局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机关廉政建设,转变机关作风,制定了"七公开"的办事制度。即公开审计职责、公开审计依据、公开审计程序、公开审计要求、公开审计纪律、通报公布审计结果、公开监督机构及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0.
谈建立审计公开报告制度与审计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重视审计风险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六条就我国审计机关向社会通报和公布审计结果已作了明确规定,但至今尚未形成一种制度,受到审计执法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机关极少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我们知道建立审计公开报告制度,让被审计单位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是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有利手段,是审计工作的进步与完善,但客观上也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存在。审计结果一旦向社会公开,必将引起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就被审计单位而言,将审计结果对社会公开,势必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也会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商业…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一卜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笔者认为,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利于推进审计法制化进程,确保审计成果的可信性,维护审计机关权威,并对经济发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讲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审计机关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审计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对审计监督的再监督,是审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方式。应当怎样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呢?笔者认为,应严格按照十六大精神,在认真贯彻执行《审计法》,努力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前提下,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同级政府要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宣传利用政府党政网、审计系统网络、审计工作会、各类刊物等载体,将审计机关机构设置、审计职责、审计权限、审计程序、审计依据、审计纪律、监督举报电话等向社会进行公告,宣传审计,接受社会监督。公布…  相似文献   

13.
审计结果公告中的审计风险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审计公告是指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或单位,公布其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情况及其结果的活动。审计公告不仅指审计项目结束后的审计结果公告,还包括审前公告,这是审计公告的两个主要内容。本文的审计公告主要指审计结果公告,即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审计结论类文书的内容)。审计结果公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布审计公告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计机关,而非社会审计组织或内部审计机构。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行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结果,是指审计机关的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第三条本准则所称公布审计结果,是指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第四条审计机关可以通过下列形式公布审计结果:一广播、电视;二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三互联网;四新闻发布会;五公报、公告;六其他形式。第五条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必须经审计…  相似文献   

15.
实行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来实现提高民众知情权的做法,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一种有效方式。所谓审计结果公告,是指审计机关通过新闻媒体或专门出版物等媒介,对审计监督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有关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向社会公众公开的制度。审计结果公告能够促成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增强对政府公共财政管理的监督效果,有效规范和防止各种违反财经法纪行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旭 《广东审计》2002,(3):43-44
我国恢复政府审计监督制度18年来,审计监督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与一些建立政府审计制度时间较长、审计制度较成熟的国家比较,我国的政府审计在有些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而审计结果的公开度、透明度较低是诸多不足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虽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披露审计发现问题,但《审计法》实施以来,除审计署在《中国审计报》等本系统刊物公布过数量不多的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揭露的一些严重问题外,各…  相似文献   

17.
论通报和公布审计结果的意义袁长林为规范审计机关通报和公布审计结果的行为,发挥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审计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制定了《审计机关通报和公布审计结果的规定》。按照《审计机关通报和公布审计结果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这一规定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工作职权上明确审计机关的权限,使审计机关具有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权,更重要的是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适应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需要,能使社会各界和政府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明确经济责任,同时,也能通过公布审计查出的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改进财务管理。《审计法》的这一规定也符合国际惯例。德国、法国、希腊、奥地利、塞浦路斯、日本等国的审计机构,向政府或国会提交的审计年度报告,都须向社会公布。例如法国审计法院每年6—7月公布出该年度审计报告,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对政府各部门及其公共机构的审计报告,对地方政府及其企事业单位的审  相似文献   

19.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将其管辖范围内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审计结论性文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向社会公众公布的一项活动.由于审计结果公告具有公开性、透明性,因此,审计结果公告有利于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国家经济管理情况,有利于通过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促使审计查明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有利于扩大审计监督的影响力和推进审计机关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20.
谈《审计法》中审计结果公布石家庄市桥东区审计局刘瑞彬《审计法》第三十六条:"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这一规定,表明从今年起审计结果将从审计机关与被审单位(主要领导)之间的小范围见面,扩大到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