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金融》2010,(4):30-30
2010年2月27日,由《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2010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暨“远见杯”一2009年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优胜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揭晓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2009年季度预测优胜奖、年度预测优胜奖等奖项中,我行宏观预测团队获得2009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年度预测优胜奖第二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3~2004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运行特点进行的分析与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3年宏观经济在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货币信贷增速过快;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增长"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抬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4年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将注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通过有效的微调遏制局部过热,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金融》2010,(3):53-53
2010年2月27日,由《证券市场周刊》书办的“2010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暨“远见杯”一2009年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优胜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揭晓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2009年季度预测优胜奖,年度预测优胜奖等奖项中,我行宏观预测团队获得2009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年度预测优胜奖第二名。  相似文献   

4.
2008年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 我们对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高位增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最高点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或后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公司产品创新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局势保持平稳的态势,一心一意的搞好国家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2002年宏观经济出现了年初开局较好、全年逐季稳步回升的好形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达8%,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这是需求面和供给面明显改善的结果。从需求面讲,内需与外需同步增强,特别是出口增长大大超出预期;从供给面讲,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增长出现了积极变化,正在稳步走出谷底,使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增强。  相似文献   

7.
周升业 《金融博览》2012,(15):31-3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已经多次明确指出,当前经济发展的中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将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促进内生型增长。其中通过提高消费来拉动又是关键之点。应该说,这一发展方针已是全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宏观经济变量预测使用相同频率的数据,将高频数据统一成低频,但这种做法可能会人为消除一部分高频数据所带来的信息,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文使用拐点匹配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找出合适的微观产业数据作为解释变量,使用混频数据抽样回归(MIDAS)将不同频率的数据进行回归并检验其预测效果。实证研究表明:使用MIDAS回归对PPI、M1同比增速、M2同比增速的预测效果较好。因此,在进行产业和货币政策制定时,采用MIDAS回归可以获得较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但2007—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仅仅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忽视金融风险,并不足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近年来中国提出双支柱宏观政策框架以支持宏观经济稳定,这一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我们首先提出了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框架,强调应该注重两类政策目标的协同与矛盾、政策传导渠道的相互交叉与影响、冲击类型与开放条件的差异等,从而保证双支柱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应。接下来,我们建立了一个DSGE两国模型,作为分析双支柱宏观调控稳定宏观经济的案例研究。研究表明,第一,金融冲击下,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且随着汇率制度从固定转向浮动,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的效果会明显加强。第二,在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以跨境资本流入税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可以有效遏制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机制,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从而验证了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第三,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有关,当汇率灵活性水平较低时,双支柱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DSGE-VAR方法对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预测,并将其与古典VAR和贝叶斯VAR预测以及主观性预测加以对比。由RMSE指标可以发现DSGE-VAR在样本外预测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短期预测方面,DSGE-VAR不输于主观判断性的专家预测,总体优于DSGE模型;在中长期预测方面,DSGE-VAR模型与DSGE和VAR模型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