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国民对健康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医疗卫生费用融资体系面临着新挑战,而新医改政策的逐步实施,使得影响居民卫生费用融资结构的因素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与之前预期的“挤出效应”不同,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对商业健康保险是正向的促进作用;“新医改”、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可及性的提高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医疗卫生消费与医疗保险的互补性特征对低收入群体更为明显;而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医疗保障需求还没有得到很好满足。  相似文献   

2.
声音     
“取消居民存款利息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徐连仲建议,要把价格工作的重点从对价格水平的干预,转到对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的保障上来,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来增强全体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构建我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金融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需要建立与其支付能力相适应的住房金融体系。中低收入群体作为借款人存在收入低、不稳定,难以应对高利率、高通胀,长期支付能力欠缺;储蓄不足,在支付首付款时面临困难等一些固有局限,制约了他们获得住房融资支持。需要增加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可偿付支持和对贷款机构的流动性支持,同时促使政策性和商业性住房金融协调发展,从而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在2011、2013、2015和2018年的四期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地级市层面实施大病保险的时间差异,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大病保险制度对农村中老年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并从不同年龄层和收入两个角度对制度的实施效应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大病保险使农村中老年人的住院自付费用有效降低14.4个百分点,有助于医疗费用负担的减轻;大病保险的实施对中年人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效果尤为显著,但对老年人群体、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影响有限。据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减少弱势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收入分布视角下构建居民保险消费的理论模型,预见了保险消费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对保险市场的潜在影响。并采用2011年CHFS数据分别建立城乡居民保险消费的门限回归模型,识别出了这种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虽能促进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保险消费,但对其高收入群体的作用有限;对农村低收入群体保险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且会使高收入群体削减保险支出。该特征在收入分布变迁背景下将会导致居民总体保险消费的增长出现瓶颈。由此,在“供给侧”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创新主导作用来激发高收入群体的保险消费活力,并在“需求侧”促使收入分配政策合理向低收入群体适度倾斜,将可能成为扭转当前局面的有效途径。此外,社保收入对保险消费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还有待开发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公平普惠是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建设的目标,基本医疗保险是实现目标的制度保障。本文基于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理论,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采集湖北省少数民族贫困县965个农村参保者的调查数据,通过收入五等分法、二元选择模型和两部分模型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均等化的医疗保险政策不仅实现了规则公平,实践中也提高了低收入参保者的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即低收入组与高收入组有相似的就诊行为,且最低收入组比最高收入组还有更高的报销可能性。但是从医疗服务利用结果和疾病经济负担来看,低收入者仍然处于劣势。最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均比最高收入组有更高的慢性病患病可能性和更差的自我健康评价,同时低收入组有着更重的疾病经济负担。此外,少数民族居民、失业者、年长者、有配偶的居民可能有更差的医疗服务利用结果。因此,中国在实现全民医保的基础上,未来还要进一步提高医保受益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公平普惠是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建设的目标,基本医疗保险是实现目标的制度保障。本文基于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理论,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采集湖北省少数民族贫困县965个农村参保者的调查数据,通过收入五等分法、二元选择模型和两部分模型对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均等化的医疗保险政策不仅实现了规则公平,实践中也提高了低收入参保者的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即低收入组与高收入组有相似的就诊行为,且最低收入组比最高收入组还有更高的报销可能性。但是从医疗服务利用结果和疾病经济负担来看,低收入者仍然处于劣势。最低收入组和较低收入组均比最高收入组有更高的慢性病患病可能性和更差的自我健康评价,同时低收入组有着更重的疾病经济负担。此外,少数民族居民、失业者、年长者、有配偶的居民可能有更差的医疗服务利用结果。因此,中国在实现全民医保的基础上,未来还要进一步提高医保受益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胡滨 《中国金融》2022,(1):70-72
<正>构建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普惠型财富管理体系,使其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充分发挥财富管理市场的再分配效应,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财富管理行业将肩负扩大广大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财产性收入的重要职责。构建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普惠型财富管理体系,支持更多中低收入群体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充分发挥财富管理市场的资本形成和再分配效应,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医保动态     
黑龙江农垦:困难群体免费参加居民医保>>近日,黑龙江农垦针对困难群体出台了居民医疗保险新政策。据了解,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员、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居民医保时,个人不需缴费,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所在农场(单位)承担。困难群体人员只要持有身份证和低保证,或民政部门出具的低收入证明或二级以上残疾证便可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办理参保手续。据悉,黑龙江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提供低收入群体信贷过程中存在覆盖面不够、抗风险能力差、监管指标不合适以及经营成本高等问题.目前,应当通过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面等方式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1.
谭毅  袁缘 《吉林金融研究》2013,(11):26-34,60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能显著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性农业保险也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和2007—2011年中国农业保险数据,本文对农业保险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农业保险发展能显著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次,农业保险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正相关,但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农业保险发展与经济发展没有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城市化能显著地缩小收入差距,但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等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因此,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宋洋 《吉林金融研究》2013,(5):49-51,76
为了解当前沈阳市农村居民家庭的收支水平、收入来源结构、消费支出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尤其关注价格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120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实地问卷调研。调研显示:样本家庭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便利程度提高,收支盈余比例增加,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样本家庭支出同比持平,其中日常生活支出及农业生产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增加;样本家庭大宗消费品普及,新型大宗消费品增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消费影响程度较大,计划消费的意愿低迷;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农民贷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作用尚未体现。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于2012年7月推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制度运行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广大居民的认同和支持也是影响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青岛居民参加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意愿的调查,并对回收的数据运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子女数量、对自我健康状况评估、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了解程度的差异等因素都对居民的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婚姻状况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的差异对居民的参保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鉴于此,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于失能的风险意识和对护理保险的认同感;同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缴费能力。  相似文献   

14.
依据扩展的农民生命周期消费模型,采用灰色GM(1,1)新陈代谢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同期中国农民养老保险需求,研究表明:未来10年,中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保持5.9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农村家庭平均人均支出将保持14.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由此决定了中国农民养老保险需求将保持21.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相似文献   

15.
医疗保障与老年医疗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医疗保障密切相关.本文运用Logistics回归和两步估计样本选择模型考察了医疗保险对老人医疗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医疗保险能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利用水平但未能减轻医疗支出水平;人口禀赋因素是影响老年人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决定因素,并通过交互作用影响老人的消费行为;老人医疗消费的健康效应强于收入效应.在实践中应首先从制度安排上为医疗保险提供明确的政策信号其次应为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应为老人营造温馨的氛围,从而减少医疗消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快速增加,为广大医疗参保人员提供有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成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必须解决的客观现实问题。对此,广州市政府通过在行政区范围内,设置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组织机构,为市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然而,少子化政策实施及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面对目前养老机构条件严重不足情况下,必须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效综合医疗作用。因此,本论文在设计社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机构运营体系模式基础上,提出加强社保基金资产对社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机构建设及运营的科学投资。  相似文献   

17.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然而,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却存在着服务功能缺失、同基本医疗保险结合程度低、配套措施不完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政策、积极扶持,解决制约社区卫生服务的瓶颈问题,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是当前中国广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收入差距与收入来源、政府调节手段都密切相关。社会保障收入既是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之一,又是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调节手段。鉴于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社会保障对收入差距的实际调节效果、人均社会保障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以及社会保障收入在各收入户间的增速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社会保障反而扩大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此,文章进行简要的原因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Financial economists typically assume that capital income uncertainty, derived from investments in uncertain returned marketable securities, represents the major source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uncertainty. But, for many households, if not most, labor income uncertainty dominates capital income uncertainty. This study analyzes households optimal reactions to labor income (human capital) uncertainty that is derived from the possibility of their wage earners' non–survival. By introducing a risk resolution mechanism—an insurance market—and allowing for the possibility that future tastes may be state–dependent, simple demand–for–insurance equations are mathematically derived to explicitly describe households optimal responses to human capital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