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析了总部经济的概念、发展条件及空间聚集形态,在此基础上对东莞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必要性、条件与认识误区进行探讨,最后就东莞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认识并承认要素禀赋的非均质空间分布,经济增长的空间维度就附载于要素禀赋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的统一之中.要素适宜度反映了空间经济增长中所涉及的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在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将要素适宜度引入空间经济增长理论,不仅足以规避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否定结论,而且通过模型推演可以揭示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区域性要素禀赋条件以及要素适宜度水平;同时,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选择上,要素适宜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领域计划(IHDP)于1995年联合提出的LUCC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建立模型是LUCC研究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据是否考虑空间、经济以及人类行为等因素将LUCC模型分为空间非经济模型、经济非空间模型、空间经济模型,空间经济结构模型,并对此进行了论述,指出建立空间经济结构模型是LUCC模型研究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数据的综合、方法的综合和理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发展经济学家提出,此后经济学界就一直非常关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的方法大多都是采用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所固有的空间效应,使得研究的结论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兴起,空间经济计量学在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基础设施的空间效应,应用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方法研究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运用空间经济学中空间效应和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经济增长,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然后用云南省基础设施的数据来分析、计算基础设施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中国政治晋升和“财政联邦主义”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如何利用税收自主权发展区域经济的背景,利用2000-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区域税负水平与空间集聚的内生关系和集聚是否对企业产生锁定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等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间存在不同策略的税收竞争行为但没有导致“逐底竞争”现象;省域税负水平与空间集聚间呈现倒U形内生关系和“天花板”效应;两者在“天花板”出现之前表现出正向内生关系,空间集聚降低了公司对税收竞争的敏感性,对企业区位产生锁定效应,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实现集聚租金收益;但这种关系以及税收竞争程度和策略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空间扩张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市场和跨区经营的企业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生产要素在空间进行配置的制度安排 ,跨区经营企业的内部分工就是一种区域分工。企业具有不断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 ,企业的空间扩张降低了区域分工的交易成本 ,推动区域要素市场、商品市场与服务市场体系的建立 ,加强了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当前中国企业空间扩张步伐加快 ,但企业空间扩张面临着区域市场体系不完善、跨区交易成本较高及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和制约 ,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从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界定及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等四个方向进行企业空间扩张  相似文献   

7.
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距离、方向等形象在人脑中的映象.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发展形象思维,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产业空间格局及其演化一直是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建国60年来,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空间格局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改革开放以前,民族乐器制造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分散布局,但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五大城市(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这一时期的格局主要受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转型时期(1978-1992),民族乐器企业从分散在全国大中城市走向集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苏州三地。这一时期,国际环境和经济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1992年后,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逐渐从集中走向分散,基本覆盖全国,各地企业"扎堆",形成众多的产业区。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企业家精神和知识溢出效应等成为影响其空间分布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9.
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江  胡晓鸣 《经济地理》2011,31(11):1851-1856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基于调研所获取的杭州市创意产业企业基本情况,借助CIS空间分析手段,通过对杭州市创意产业的总体及各行业空间分布强度特征、圈层特征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创意产业空间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旨在寻找创意产业发展规律与当前存在问题,为国内相关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选取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1 ~ 2010年10年间的人均GDP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区域经济呈现稳定的空间集聚现象,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因此,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要素流动、引导区域竞争的政策制定执行中,重视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并运用空间经济规律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