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经济大幅波动时期,流动性风险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宏观流动性较充裕,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研究极端市场情况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轻度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降低的幅度并不大。若经济不断恶化,市场环境处于严重压力情景时,银行流动性水平将急骤下降,银行将面临巨大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舒平 《国际金融》2010,(8):22-2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为了重塑市场信心,欧盟对欧洲地区近百家银行进行了一系列压力测试。7月23日,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CEBS)与欧洲央行(ECB)、欧盟委员会(EC)联合公布了压力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即便遭遇经济"二次探底"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接受测试的91家欧洲银行中仍有84家可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维持在6%以上,通过率达92%。这91家接受测试的银行资产规模占到欧洲银行业的65%。  相似文献   

3.
2007年起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银行业对压力时期的市场风险预测失灵。危机后,西方国家通过压力测试来评估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这一举措起到了恢复市场信心的作用。因为影响市场的风险因素众多,所以市场风险压力测试有别于其他风险类别的压力测试。虽然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在学术领域、监管层面和实际应用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发展,然而当前压力测试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不能提供压力情景可能性分析、无法涵盖模型外风险因素的测度、受限于产品定价模型的假设等。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更加关注压力测试结果在银行的运用,及充分考虑尚未被普遍纳入压力情景的隐性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压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银行业对压力时期的市场风险预测失灵。危机后,西方国家通过压力测试来评估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这一举措起到了恢复市场信心的作用。因为影响市场的风险因素众多,所以市场风险压力测试有别于其他风险类别的压力测试。虽然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在学术领域、监管层面和实际应用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发展,然而当前压力测试方法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不能提供压力情景可能性分析、无法涵盖模型外风险因素的测度、受限于产品定价模型的假设等。在未来发展中应更加关注压力测试结果在银行的运用,及充分考虑尚未被普遍纳入压力情景的隐性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7月23日,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的结果揭开面纱。结果显示,接受测试的91家欧洲银行,仅有包括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在内的7家银行未能通过测试,不合格率为7.7%。  相似文献   

6.
压力测试是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有用工具,但是压力测试模型的科学性制约了我国提高压力测试的水平。本文把传统的Logistic模型扩展为包含宏观冲击因子的MF-Logistic模型,将其用于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实证结果显示:基于MF-Logistic模型的信用风险压力测试能科学地度量宏观冲击因子和微观风险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且能直观地显示银行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资本充足水平,对于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及其监管部门管理气候风险的必要工具,在全球金融监管框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工作量大、复杂度高,在数据获取、路径设计、组织治理和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难点,而中国金融业对其在认知程度、测试范围、本土化的压力情景设定等方面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中国金融业须在借鉴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治理结构和人才建设,加快气候风险数据库建设,逐步扩宽压力测试范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压力传导路径,并加强外部合作和结果应用,以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小法人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中,对所有银行设定的存款流失率等压力情景完全相同。该做法简单易行,但未能考虑市场约束,无法体现出银行的差异。本文以湖北省37家农商行为样本,基于宏观经济和银行基本面指标,计算出四种情景下单家银行的存款流失率,然后再使用流动性缺口法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所有机构均能通过流动性压力测试。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够完善,因而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流动性风险因素,建立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银行为例,设计不同压力测试情景,模拟其流动性风险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轻中度压力下,中国银行流动性风险较低,处于可控状态;而在重度压力下,其流动性风险急剧上升,甚至引发严重流动性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增强金融机构经营的稳健性,各国监管当局普遍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其中,通过压力测试考察大型金融机构在极端情景下的风险抵御能力,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与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压力测试工作的起步和实施时间较短,运行机制还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本文从基本特征、风险情景设定、风险传导机制以及风险抵御能力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美国、欧元区和英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中国银行业优化压力测试框架体系的五各方面:优化风险因子的设定、修订静态假设、构建统一透明的风险传导机制、完善测试结果评估、建立对不达标银行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10年7月23日,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CEBS)公布了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这些测试涉及欧洲91家银行,其目的是确定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以恢复市场信心,并采取相关行动来完善目前银行业的不足。总体而言,若欧洲经济出现该测试提及的最糟糕情景,欧洲银行可能面临5660亿欧元的潜在亏损,其中670亿欧元与主权债务冲击有关。到2011年底,总体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2009年的10.3%下降至9.2%。  相似文献   

12.
在对2007—2014年不同业务模式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和同期我国宏观经济年度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之后,本文选用了压力测试这一风险管理量化工具,将流动性覆盖率作为承压指标,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影响不同业务模式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的因素并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将ARMA模型对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结果作为参考,设置了宏观压力情景,通过建立传导模型测试在不同压力情景下不同业务模式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的变化情况。实证研究发现,在宏观压力情景下,存贷业务占比较高的传统型商业银行在轻度冲击下受到的影响较大;而同业业务占比较高的成长型商业银行则在中度和重度冲击下受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也是重要的碳排放来源。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和“双碳”政策的实施均对农业产生了冲击。而水旱灾的发生和绿色转型成本的增加,均会导致贷款不良率上升。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农业贷款不良率的影响,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农村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数据,建立省份、银行、时间的三维面板宏观压力测试模型,并用以水旱灾害为代表的气候变化风险和以碳排放成本为代表的绿色转型风险分别构建气候风险因子,对2019年农业总产值及碳排放量均排名前10的共6个省市的农商行进行压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农业贷款不良率与气候变化、绿色转型正相关,且调整碳价的碳排放成本对农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冲击更显著。本文建议,应着重关注绿色转型风险对农业的影响,量化与监控气候风险敞口,采用气候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压力测试是银行发现并控制潜在风险的重要工具。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传统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巴塞尔委员会警示商业银行须对金融市场变动保持更高的敏感性,美联邦通过压力测试对美国19家最大银行控股公司进行评估,其他各国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都把压力测试提到了新的高度,压力测试首次显要地成为各国监管当局评估银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宏观压力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光林 《新金融》2008,(11):21-25
宏观压力测试在各国银行业的宏观经济审慎分析中越来越受重视,其主要目的是识别金融机构体系内承受系统性风险时所暴露的结构性弱点和整体风险水平。本文利用线性压力测试模型,重点测试了GDP增长速度和CPI同时发生不同程度恶化时,2008年和2009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增长速度的受影响程度,同时深入分析了各种测试情景发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各种测试情景下,资产规模继续保持正增长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6.
<正>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是监管当局管理气变风险的有效工具。当前,全球累计已有约30家央行或监管机构开展或计划开展气变压力测试。文章梳理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主要经济体气变压力测试的进展,总结其气变压力测试的特点,以期对我国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银行主要风险的指标,建立SUR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四类银行进行了宏观压力测试。通过构建房价下跌和物价上涨的极端情景,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得到宏观经济因素冲击下四类银行的贷款损失分布,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压力情景下,四类银行的贷款损失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最好,而城市商业银行表现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银行业刚刚完成了“压力测试”的任务并得到了市场的正面评价之后。欧洲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要求下释放出了行将对域内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的消息。不过,无论是在测试标准还是在测试结果上,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不会克隆美国。而正是操作方法的差异,市场对于欧洲银行的“压力测试”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2010年之前成立的我国31只货币市场基金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有效影响因素,并利用有效影响因素设定压力情景和压力测试模型,检验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和不同规模的货币市场基金在一定压力情景下对流动性风险的承压能力.研究发现:上海同业拆借利率变动率、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基金资产组合的剩余到期期限、基金所属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对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有显著性影响;在重度、中度、轻度的压力测试下,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均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小规模货币市场基金的承压能力更加出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廊坊市为例,设计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宏观经济情景,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不同宏观经济压力情景对廊坊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冲击较小,未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