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森林,由于长期砍伐、破坏和毁林开荒,到全国解放时止,交通方便的地方已所剩无几。为了切实保护和合理经营利用森林资源,三十多年来,国家已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修了上万公里的路,有力地推动了林业建设的发展。但是,由于对林业生产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重采轻造的错误倾向长期存在,道路建设的速度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道路的布局也不利于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例如,始终处于建设重点地位的东北、内蒙古林区,平均每公顷林地的道路只有1.5米左右,道路较密的伊春林区,也只有2米左右。这就  相似文献   

2.
一、“两危”的基本事实金沙江林区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林区于1965年开发建设,先后建立了碧泉、华坪、宁浪、黑白水、巨甸、中甸、云台山、红旗、漾江等9个森工局。形成木材生产能力72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96亿元,修建林区公路3767公里,完成更新造林144.5万亩,生产商品木材840万立方  相似文献   

3.
东北森林,泛指北纬41°30′—53°30′之间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长白山脉等地广域森林。其面积可达30多万平方公里,为我国最大林区。  相似文献   

4.
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的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水平表现最优的为吉林集团,产业集聚程度表现最优的为龙江森工集团,二者表现均较差的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在产业结构水平评价中,龙江森工集团表现略优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二者差距不大,但在产业集聚程度评价中,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与龙江森工集团和吉林集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为了促进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规范森林食品产业标准化生产及认证流程,加快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品牌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森林食品产业科技含量,优化森林食品产业市场布局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森林食品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林区生产建设、经营活动和全面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需要,对今后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提高思想认识,搞好道路建设。林区道路建设对森林经营、环境保护以及发展多种经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益我国《森林法》第15条规定“为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要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国有林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优先用于道路建设”。因此,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认识林区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摆正道路建设和管理的位置,用足够力量抓好这项工作。二、修建“两用”岔线,保证各项经营活动的需要。森铁线路是运输木材的产物,只适合大量集中运输,不适于少量零散的运输。如果用森铁进行营林等小量的物资运输是不经济的。一是森铁线路维修费用高,为公路的4.8倍;二是新修森铁岔线投资大;三是受森铁行车手续限制,不灵活。由于林业经营活动的需要,建议修建“两用”岔线,即下部修公路,上部铺轨修成森铁。木材生产结束以后,拆除森铁变公路,不用进行改造。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两用”岔线一次修成比先修森铁线路,以后再改造成公路节省投  相似文献   

6.
从森林资源、森林保护、社会经济、气候效应和林业产业五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森林碳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森林碳汇发展潜力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探究其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看,2011—2020年中国森林碳汇发展潜力呈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看,东北、西南、南方和其他林区森林碳汇发展潜力均处于上升趋势,且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其他林区,经过10年发展,南方林区是我国四大林区中森林碳汇发展最快的林区;中国森林碳汇发展潜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关系,且其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但多数省份的空间集聚关系并不显著;(3)从障碍因子来看,森林资源和森林保护是制约中国森林碳汇发展潜力的主要方面,森林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林业总产值、林业用地面积、森林抚育面积是影响中国森林碳汇发展潜力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的发展看:新中国的林业建设是从东北起步的。建国以来,为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在东北林区相继建成了一批以采伐森林为主的森工企业,累计生产木材10亿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区是一个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体系,也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它在全国林业建设和整个四化建设中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什么这样说?一,国有林区现有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占全国森林总面积、总蓄积量的53.4%和70%。这些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西南、西北的天然原始林和一部分人工林哺  相似文献   

9.
要:森林文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创新思路。文章以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身份和不同经济状况等方面,在分析森林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方差分析法提出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 东北、内蒙古林区,一般指的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大片林区。这里地域辽阔,林海连绵,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森林面积2.962万公顷,蓄积26.5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4.3%和30.6%。在全国国有林区131个企业局中,这里就有81个,职工70万,木材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虽然这81个企业局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仅占全国总量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 ,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 ,东接小兴安岭 ,西与呼伦贝尔大草原接壤 ,南濒松嫩平原 ,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 ,地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 ,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 ,也是我国仅存的大片原始林区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开发建设指导思想的偏差 ,致使林区的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 ,森林质量严重下降 ,植被破坏严重 ,造成雪线上升 ,林缘回退 ,资源分布范围逐步缩小。并已成为制约东北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1 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决定了实施“天保”工程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兴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受森林无价、无偿占有和无偿使用观念的束缚,使国有森林资源的补偿受到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森林资源资产作为商品推向市场,打破了传统的森林无价观念。为适应这种转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林木资产化管理和有偿采伐机制已是当务之急。为了推进我国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进程,尽快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实现森工企业用育林基金购买采伐资源的运行机制,我们对森林资源实行有偿拨交的计价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一、为了推进实施森林有偿使用制度,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1991年就在东北…  相似文献   

13.
东北、内蒙古的森林是北半球少有的几处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它可以同美国落基山森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森林、前苏联西伯利亚森林相媲美,尽管遭到本世纪惨重的掠夺和过伐,仍然可以列为北半球一处最大的用材林资源。虽然没有我国南方林水生长速度快,可林地规模之大、立地条件之肥沃则是全国唯一的。它地处温带和寒温两个气候带,特有珍贵树种之多、利用价值之高、分布面积之大、生产条件之便利,也是我国其他林区所不能替代的。经过半个世纪建设,已建成86个林业局,形成固定资产15o多亿元,具备了集约经营森林的物质技术基础,更是其它…  相似文献   

14.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森林经营过程和成效进行测评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东北地区国有林区在我国具有战略地位。文章根据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两条主线,结合基于流程的绩效评价理论建立了"面向经营成效、基于经营流程、指导经营实践"的三层次森林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层次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实现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效的结合,在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精细化东北林区森林管理经营。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东北国有林区的实际情况及特色资源,在分析低碳经济复杂系统结构及动态反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东北国有林区低碳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调整三次产业比例、提高森林碳汇、增加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五次政策模拟,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得出结论:东北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优化能源结构,增加非石化能源比例;大力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横贯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五省的闽滇大铁路,现已开始动工修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是修建这条大铁路的主力军。他们已采取分段勘测,分段施工的办法,先后在几个段上动工。这条从我国东南沿海通向大西南的、被称为“江南陇海线”的大铁路,全长共约二千九百多公里,是沟通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的横向大干线,是未来全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东西横向大干线所经之处,土地肥沃,盛产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这条铁路的修建,对于开发矿产、进一步发展地方工业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现实与挑战国有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部,分属黑龙江省林业总局,伊春林管局、黑河林管局等二十一个大局所管辖。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41816万m~3,(八五年统计资料)拥有林业职工95.2万人,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黑龙江林区是我国国有林区的一块绿宝石,开发建设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时间上具有  相似文献   

18.
关系到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已于1998年正式启动实施了.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从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发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转折点,是全社会对林业地位、森林作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根据国务院第46次总理办公会议精神,国家将调整"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为了使调整后的实施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实际,国家林业局组成了四个组分赴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调研.笔者随同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调研组对龙江集团及所属的伊春林管局、铁力、带岭、东京城林业局,吉林林业厅及所属的敦化林业局、吉林集团及所属的白石山林业局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笔者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今后实施"天保工程"的思路提出如下浅显意见,供有识之士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很快,成效也十分显著,成为各大林区、各省市旅游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现在全国已经建成的各类森体公园640多处,各种类型的森林自然保护区200多处,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森林旅游业已经以她茁壮的生命力成为我国旅游事业的一朵奇葩。然而,在内蒙古大兴安岭这块全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业却远远落后于发展的形势,落后于其他兄弟林区,森林公园建设几乎一片空白,美丽的兴安山水被闲置,壮观的人文景观被束之高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成了藏在深山人不识的瑰宝。1.建立森林公园,发展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大力推进林区道路建设步伐,切实改善林区交通条件,根据我省林区道路建设现状和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省林业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10年内建设10万公里林区道路的目标。这是一项民心工程、致富工程,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山上浙江”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