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中国1982-2005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投资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别国对中国投资的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日本、德国货币趋势性升值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中国提供借鉴。实证分析发现:不管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货币趋势性升值都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机遇,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进行政策引导,以获取经济一体化下的市场效应、资源效应,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邱南南 《云南金融》2011,(5Z):26-27
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债券市场已逐渐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借助主成分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探讨了债券市场发展与经济、投资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与债券市场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动债券市场的发展;投资增长与债券市场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二者的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债券市场已逐渐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借助主成分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探讨了债券市场发展与经济、投资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与债券市场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动债券市场的发展;投资增长与债券市场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二者的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与母国经济贸易的相互影响及传导路径,基于我国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就业水平、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五个层面,利用1990~2008年的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贸易的推动作用客观存在,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反过来也进一步加快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但是由于现阶段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其对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反馈影响并不显著。由此,针对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对辽宁省1980~201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发展与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能够带动辽宁经济2.90‰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招商引资战略方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璐 《中国外资》2012,(6):220-221
自建省以来,海南省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量增长迅速,外资已成为海南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极大的促进了海南省经济增长。文章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规律,实证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对FDI的影响,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从产业选择、投资方式选择等方面明确海南省招商引资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与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1996~20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股市、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关性研究尚不全面的问题,本文采用多个经济指标,运用多次回归和协整理论等方法对我国股市、金融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证结果基础上对中国股市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我国股市、金融深化程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负相关问题提出规范股市运作、增加投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投资便利化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东道国投资便利化提升会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投资便利化得分提高0.01,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东道国投资规模增长约1.66%与1.11%,且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对投资环境变化敏感性更高;(2)投资便利化的促进效应仅在亚洲地区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显著;(3)投资便利化提升利于优化中国对外投资主体结构,且当市场规模与经济联系高于门槛值时,投资便利化得分提高0.01,促进国有企业在东道国直接投资规模增加约0.37%与0.11%,促进民营企业直接投资增加约1.47%与0.40%。为此,文章提出了营造公平对外投资环境、完善对外合作机制与鼓励企业构建包容性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年来广西省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省社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广西省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及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广西服务业利用FDI的增长会促进广西地区经济的增长。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资本积累、就业效应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广西服务业利用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资本效应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寡头垄断均衡模型,分析贸易壁垒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只有当贸易壁垒超过两国生产成本之比时,才会诱发企业对外投资,而且诱发效应在不同生产成本的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壁垒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外投资,但是具有一定的门限效应。同时,两国边际成本比会对这种促进行为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本文补充了贸易壁垒对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对企业规避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外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融资三个方面。对外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外汇资金的净流动,从而影响外汇储备的变动。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出口、进口的相关性最强;与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变化、对外融入融出资金的关系较弱。说明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自贸易项目,自有储备占主导地位,外汇储备的稳定性和安全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1988~2008年河北省年度经济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河北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促进河北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河北经济增长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是不显著的。河北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学术界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经济增长模型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对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并且根据江西省近年来的经济数据,对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提出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人力资源效率,提高全民素质,来优化江西省发展结构,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Grange因果检验、协整关系检验以及ECM模型对江西省固定资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江西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拉动因素。这种拉动因素的作用也是有条件和限度的,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之处,应大力提高消费需求,促进民间投资,重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通过计量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证实外商直接投资确实促进了安徽区域经济增长,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经济增长效应及其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天津自贸区的设立,虽然有效促进了天津市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进口贸易的发展,但整体看,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仍有待深入挖掘,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自贸区的“贸易效应”“资本效应”以及“高端产业集群效应”等未充分发挥。三大效应中的出口驱动力、外商直接投资驱动力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力等仍有发展潜力,这为下一步制定天津自贸区发展、改革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0—200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变参数估计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中国房地产投资系数的时变规律,中国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变动的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卡尔曼滤波对中国房地产投资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经济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本文对1998年以来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结构型特征以及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01—2009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