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价格对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宏观环境角度、金融存款角度、消费价格指数角度、房地产开发成本角度分析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调控房地产价格,促使房价理性回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银行信贷、房地产价格与实际产出关系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泡沫破灭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长期破坏性的影响,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文章从投资者的视角将房地产价格做了分解,测度了各因素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变化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机制。得出了以下结论:房地产价格存在明显的正反馈效应,信贷规模的增长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贡献最大;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及上涨预期增加了银行的贷款冲动,刺激了投机需求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需求,它们共同推动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交易价格进一步上涨,两者循环作用,最终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除了港、澳、台外31个省份2004-2008年的人口迁移数据与测算出的各省平均教育年限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对教育与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在我国人口迁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对人口的迁出与迁入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全国来看,平均教育年限提高1%,每百万人中迁入人数约为11人;迁出对教育的负面影响超过迁入对教育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过高、上涨过快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住房价格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房地产自身、经济、社会,以及政策等四方面对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调控我国房地产价格以稳定房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发展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导致了人口的大量迁移,而人口的大量迁移首先引起的就是对房地产的庞大需求。在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是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及OLS回归估计、参数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来解释城市化的发展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郭蓉 《大众商务》2010,(16):48-48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房价的快速上涨,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扰乱社会的稳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这种形势,2009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政策措施。但房地产价格依旧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房价的快速上涨,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扰乱社会的稳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这种形势,2009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政策措施.但房地产价格依旧居高不下.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泡沫理论分析框架与中国房地产相关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沫是一种资产价格急剧波动的经济现象,其理论分析框架可用"一三四"原则来概括,即抓住价格这一中心,分析价格是否急剧上涨,是否暴跌,从而是否导致金融或经济危机三个环节,把握宏观经济环境、投机状况、金融支持和政府调控政策四个因素.按照上述框架或范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房地产不存在全局性泡沫,亦即房价上涨,房价收入比高不一定就是泡沫.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后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上涨的阶段,且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后全球房地产市场价格增速创金融危机后新高。本文认为上述现象的内在成因是房地产资产具有安全属性,外在成因是美国国债有效供给不足。基于安全资产替代效应理论,本文借助2000—2018年包含3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发现,美国国债供给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负向关系,美国国债供给是全球房地产市场价格动态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实证结果表明新兴市场国家比发达国家对美国国债供给的反应更敏感,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开放程度低的国家对美国国债供给的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影响国内房地产需求和房地产供给的长期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得出了我国房地产价格中长期的基本趋势是上涨趋势。并根据目前中低收入者买房难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房价上涨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房价快速走高,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屡创新高,超级豪宅不断涌现,其价位之高令人瞠目结舌。人们议论纷纷,为这种高房价现象寻找原因。谁是高房价的推手?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选取房地产价格作为研究对象,从房地产供求结构、政府调控政策、社会关联因素三个方面综合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提出对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理性回归和市场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融集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区域间金融集聚水平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天津市金融机构数量和产值增加很快,初步形成了金融集聚。基于天津地区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因子分析,对天津地区金融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动态评价,有助于推动天津金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天津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好地发挥金融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企业生产技术的选择作为分析起点,采用信贷配置效率度量金融深化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的程度,利用199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就偏向性土地供给政策下西部地区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土地供给偏移的政策背景下,人口密度与房地产投资的匹配对区域间信贷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增加中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所引致的房地产投资与地区人口规模匹配,有助于信贷配置效率的提高;紧缩的用地政策提高了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成本,抑制了该地区信贷配置效率;西部地区人口规模小,富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引致房地产过度投资,降低了信贷配置效率.总体来看,以公平为目标的土地要素区域平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地区金融深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资产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资产影响的作用机制,基于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进行研究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银行资产有长期正的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银行信贷量投放增加;实际利率的变化短期对房地产价格有负的影响,但是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来说,这种负的影响会消除,甚至会出现背离。  相似文献   

15.
从微观视角出发,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数据,作者实证分析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家庭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家庭支出的影响具有层次性和异质性,房价上涨带动家庭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的增加,表现为财富效应,而对家庭经营性支出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相似文献   

16.
从微观视角出发,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数据,作者实证分析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家庭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家庭支出的影响具有层次性和异质性,房价上涨带动家庭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的增加,表现为财富效应,而对家庭经营性支出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相似文献   

17.
矫冬  王璐 《大众商务》2010,(4):69-70
本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构成及对房地产价格差异的影响。不仅可以从本质上阐释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的价值构成,更可以清晰地解释其作为一种虚拟金融产品,价格脱离价值从而形成泡沫的可能性。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理清造成房地产价格空间差异的主次因素,为正确认识房地产价格的层次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矫冬  王璐 《大众商务》2010,(2):69-70
本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构成及对房地产价格差异的影响。不仅可以从本质上阐释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的价值构成,更可以清晰地解释其作为一种虚拟金融产品,价格脱离价值从而形成泡沫的可能性。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理清造成房地产价格空间差异的主次因素,为正确认识房地产价格的层次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金融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房地产产业信贷)以及对消费信贷(住房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两个路径入手,分析紧缩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促使大量资金"脱实向虚",一些省份充裕的金融资源是房地产价格久居高位的重要推手。基于此,论文在阐释了经济金融化对房地产价格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31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金融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省房地产价格与经济金融化具有稳定的相关关系;"经济金融化""单位土地成本"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本省房地产价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房地产价格的省域分布格局中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本省的房地产价格会受到邻省相关变量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