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流通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地位由末端到先导,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业态不断创新,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并成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流通业发展历程,转型与创新贯穿流通业各个层面,政策转型推动流通业实现多种业态并存的产业体系;积极对外开放,引进吸收国外流通企业经营模式和先进技术,推进中国流通业迅速与国际接轨;结合中国国情,重构流通方式、创新流通业态和发展方式,使流通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领跑全球。在回顾流通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各阶段流通政策和流通产业特征,全方位总结发展成效和经验,并对流通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以期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对于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流通产业规模稳中增长、城乡流通从单项流通转向双向流通、传统流通转向现代流通方式、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以及传统技术手段向现代技术手段转变等方面。但是,流通业取得的成果与流通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还有一些差距,因此继续转变流通业发展方式不可懈怠。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产业区的小企业集群通过分工协作获得了与大企业相似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意大利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在产业集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与意大利产业区企业集群相比,重庆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在集聚度、根植性和网络化发展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调整和创新园区发展模式,优化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软环境,促进特色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对于协调区域发展及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7%,但诸如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在阻碍城镇化发展。对于流通业来讲,由于流通业缺乏产业定位、库存占比较大、自有品牌建设力度不强等原因导致流通业供应链没有充分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流通业发展有效融合,通过不断优化流通业供应链,降低流通企业成本,提高流通业服务水平及运行效率,以此不断满足城镇化发展中体现出的差异化及多元化需求,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2002年及2007年天津市流通产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天津市商贸流通产业在天津市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及对天津市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波及程度.提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增大商贸流通产业的辐射力;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保证商贸流通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优化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集群优势,发挥自身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流通产业发展相互作用、紧密相连,在北京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后期,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仍会大有作为,在增强城市经济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北京流通产业,以研究剖析解构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通过关系论证与实证研究得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协同发展成熟度,并基于北京自身发展实际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机遇期,提出了相关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年~2008年中国东中西部各省份有关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和流通业发展的数据,采用PanelData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以此检验结果为基础的PanelDat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但流通业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程度仅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应明确流通产业地位,更新流通发展观念,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达程度,除了经济上的若干指标外,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的社会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制约重庆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重庆具体情况提出在经济、交通、通讯、教育、科研、文化等方面促进重庆社会发展的战略对策,力争通过整合各社会发展要素,实现重庆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通业的增长和变化——基于空间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1993年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增加值和流通业微观经济主体的数据,分四大经济板块对流通业的空间结构变迁进行分析,进而从空间视角讨论流通和生产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993年~2009年,我国流通业无论是增加值还是微观经营主体的数量,其在空间的分布都与该经济板块在全国的经济份额基本一致;流通业的绝对增长率和相对增长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达程度,除了经济上的若干指标外,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的社会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制约重庆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重庆具体情况提出在经济、交通、通讯、教育、科研、文化等方面促进重庆社会发展的战略对策,力争通过整合各社会发展要素,实现重庆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都市区商业发展规模较大,商业结构也在优化调整中;同时,还表现出商业设施升级换代提速、现代流通方式正在兴起、总部经济特征明显、商业氛围浓郁等特点。都市区商贸流通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商贸设施的建设加强了都市区商贸流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也提升了大都市形象;一大批重点商贸市场和骨干商业企业在都市区脱颖而出,都市区商业业态调整不断加快,为促进重庆市商贸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二元经济结构显著,呈现“大城市大农村”的二元城乡结构。自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以三个试验区为突破口,配套推进六个方面的相关改革,确定“一圈两翼”的发展格局,实施土地流转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等相关政策措施,城乡统筹全面铺开,取得相当大成效,但距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南岸区三次产业结构形态步入工业化进程II期,相当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但发展速度一般;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和一般发展中国家;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都有下降现象,社会面临较大就业压力;而且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14.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1989年到2000年重庆与全国、三直辖市及广东等省制造业发展的状况,重庆制造业总体实力不强,其发展水平与规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是结构优化度不高,这是决定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竞争力不强是导致重庆制造业整体实力不高的关键因素;而从制造业竞争力偏离分量的行业比较来看,重庆制造业中仍有5/7的行业竞争力水平分别领先于北京、广东等六省市部分行业.  相似文献   

15.
大学城通过集聚效应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城市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效应。虽然重庆大学城2003年才开始投资建设,但其对重庆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已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对第二、三产业的拉动显著,但对第一产业发展的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2009年31个省(市、区)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同时运用2009年31个省(市、区)代表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数据对经济效率的测度值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效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每增加1%,可推动经济效率提升04%以上,说明发展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的提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重视流通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大力发展流通产业来提升经济效率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重庆存在显著的高于全国水平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且转换缓慢;其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发展过程中的二元性、行政体制调整、工业扩张能力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重庆经济发展,应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加速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对比重庆1997年和2002年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结果表明:1997年重庆市的经济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关键部门的比重还很少;200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不再是以少数的几个部门为主导、大量部门为辅助的简单经济结构模式,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重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成为了中国西部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结合实际,重庆今后主要的建设部门还应放在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9.
加快重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工业化具有跳跃式发展的基本特征,导致了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分离,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重庆应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加快工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并大力推进工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工业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分析了重庆经济协作区区域市场的容量、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筑协作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通畅、自由、充分、合理、有序、高效的循环流动,以流通带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机整合,以区域市场的发展带动重庆经济协作区发展,使重庆经济协作区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大亮点,为中国区域经济的联合与协作从实践上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