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现今网络金融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现今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相关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操作风险;二,网络风险;三,网络管理使用不完善,进行分析阐述,并对网络金融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风险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包括以下几点:一,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力度;二,建立明确的会计信息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2.
焦燕 《云南金融》2012,(3X):12-12
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和运行环境直接关系到信息保存的质量,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有效地防范风险,提高安全系数。会计信息失真、重要信息泄露、企业资产损失和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等是会计信息系统常见的四大安全风险。因此,要降低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就要从会计操作人员、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等三个方面来考虑。针对以上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和运行环境直接关系到信息保存的质量,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有效地防范风险,提高安全系数。会计信息失真、重要信息泄露、企业资产损失和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等是会计信息系统常见的四大安全风险。因此,要降低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就要从会计操作人员、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等三个方面来考虑。针对以上不安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加强会计信息化风险管理的作用,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防范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对策等方面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学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监控是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日常监控工作,商业银行能够及时发现、分析、解决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范财务风险和操作风险,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监控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述了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监控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监控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芳 《财会学习》2016,(24):109-110
医院信息化的应用给医院的会计管理带来便捷,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险,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监管不严、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的安全性、会计系统的操作与存储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管都存在风险.防范这些风险要做到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强化培训;对会计人员进行职权监管;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管;制定严格的会计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央银行会计凭证影像事后监督系统”的运行,有效地解决了会计凭证传递滞后,影响监督时效的问题,实现了利用影像技术进行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会计信息电子化管理,加强了央行的会计核算风险控制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运行不稳定、程序设置不严密、操作功能不完备等,亟需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作用,提高监督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2019年9月,为切实履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责,进一步提高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组织地方财政部门开展2016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财监[2016]4号)要求,×县财政部门对A企业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检查结果表明,A企业存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管理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本案例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为企业加强内部风险防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提供了可行性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冬 《中国外资》2013,(10):71-71
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全过程来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系统维护与系统管理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从而使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各项管理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就需要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在银行所有产品和服务中,都存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的成因和危害也备受银行机构甚至金融监管当局的关注。文章以中国工商银行柳州分行为例,从组织、人员、流程和系统等四个方面对其操作风险成因进行了比较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化解操作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技术发展空前绝后的今天,人们在信息的处理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存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方式都逐渐网络化.现在很多的单位开始实行会计电算化,这种现代化的工作方式使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先进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对现场的会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支持远程办公,但是在提供便利的同时,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安全风险也在提高,本文就现今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审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民银行会计实行集中核算,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记录和反映的质量和时效,有利于规范操作,落实内控,防范风险.但会计集中核算后,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隐患,需要引起关注,本文针对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秀莲 《会计师》2010,(10):37-38
<正>一、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日趋普及。网络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机电算化系统的不足,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更加完善,同时也对它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经济交易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业务程序都必须依赖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计算机系统本身及系统运行的外部环境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不安全隐患,会给会计系统带来一定的风险,直接影响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产安全。本文拟对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防控风险以进一步完善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4.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例如金融机构遭受外部人员的欺诈、内部人员舞弊、机构内的信息系统崩溃导致营业中断及战争灾害等。中国商业银行与现代商业银行的差距很大,操作风险在中国银行系统广泛存在,且由于历史的原因,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风险中的比重要高于国际同行的水平,甚至很多专家认为操作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行为提升竞争力,对前台会计操作系统进行了重大变革,会计信息进行了全国大集中,简称ABIS综合应用系统,所有业务均需在该操作平台进行,依托这一计算机数据网络系统,实现了银行业务处理电子化。会计电子化在银行业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操作方式,业务操作由复核柜员制向综合柜员制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水平。但由于该系统是“人机“配合,共同完成,极易产生操作风险。笔者就基层农行防控风险的现状和难点,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表外业务逐渐取代传统的存贷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日趋成为目前我国银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表外业务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以及其信息披露缺乏操作层面的规范约束,致使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尚不能满足内外部使用者对信息披露的需求,其实用性和充分性受到质疑。同时,又存在会计信息披露形式过简,相关信息少,缺乏潜在风险披露等问题。笔者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出发,参考国内外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可按照风险成因或事件类型等标准进行分类,以满足操作风险管理需要。按风险成因,操作风险可分为内部程序、人员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等四类;按事件类型,操作风险可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违约和产品缺陷、其他外部事件、系统失灵和设备故障、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劳动保护等七类。  相似文献   

18.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推广使用后,在加快资金周转,简化操作手续,减少差错和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央行会计业务核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由于系统的财务组织方式、操作运行过程更趋系统化、综合化,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如核算系统不尽完善存在的系统风险,操作流程,内控制度不尽完善易引发的制度风险等。  相似文献   

19.
张勇 《金融博览》2005,(6):10-10
自银行诞生伊始就存在的古老风险——操作风险却被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者长期以来所忽视。多年来,国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一直未能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一是认为操作风险就是操作性风险或操作中的风险。操作风险包括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引起的风险,其中属于操作性风险的仅包括人员和流程因素引起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形式是欺诈,具有反控制、容易被能人所做、营销所为以及指标所驱的外包装所掩盖等特征;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包括内控的过程管理流于形式,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传统的管理观念和习惯影响组织执行力的发挥,对操作风险的管控缺乏历史数据支持和经验积累,对风险管理控制工作的职责认识存在偏差,业务创新加大操作风险概率等。商业银行为了改进操作风险管控体系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内控部门在防范银行操作风险中的监督作用,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内控发展系统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