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基层粮站的人员被分流,区域性的粮食仓储作用被弱化,仓房、场地等资产大量闲置。随着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粮食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将成为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支撑。在粮食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激活闲置的国有资产,做到保值增值,是当前基层粮食部门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地处鲁东南沿海的日照市东港区粮食部门来说.改造扩建基层粮站,盘活闲置资产,夯实粮食物流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在中央“减员、分流、增效”政策出台后,永州市粮食行业已有下岗职工5000多人,占在职职工总数50%(不包括没拿全工资的半下岗职工),个别县粮食行业的下岗职工已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的热点和难点。产生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暴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再就业”难点及成因1、计划经济体制铸就一纸定终身的就业制度和就业观念。在长达4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就业是“大锅饭”和“铁饭…  相似文献   

3.
海阔凭鱼跃南江县粮食局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有效途径李琦张晓强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企业的改革改制也在全面进行,职工分流下岗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成为当前粮食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关系到企业改革改制的成败,影响...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安陆市粮食局积极探索开发式分流富余人员的路子,通过内盘闲置资产、外辟新型产业等途径,拓宽就业门路,截至5月底,在实际需要转岗分流的1508人中,已分流1167人,一年至少可节约人员工资开支561万元。一、盘活存量资产,变“包袱”为财富安陆市粮食...  相似文献   

5.
粮食系统扭亏增盈、减员增效、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工作,涉及到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任务十分艰巨。为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锦州市财贸工会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锦州市市内13家粮食企业进行了调查。锦州市粮食系统有直属企业13户,其中粮办工业企业3户,粮办商业企业10户。由于多种原因,近几年来亏损严重,据统计,1996年粮食工业企业亏损3686万元,粮食商业企业亏损thes万元,1997年分别增加到43叨万元和对08万元。由于亏损,下岗职工明显增多,1996年粮食工业企业下岗职工162人,商业企业下岗947人,1997年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粮食行业下岗职工的大量增加已不可避免。这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又有复杂的现实原因,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发展。目前粮食系统队伍庞大,冗员众多,设施落后,负担沉重,经营陷入困境。因此,做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行再就业安置便成为粮食行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我省粮食企业的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再就业安置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全行业1997年底共有职工129926人。按照国家粮食储备局的要求,到2000年,人员要减少到59000人,要减员分流7D926人,占行业总人…  相似文献   

7.
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各地粮食部分下岗分流了一批职工。最近,编辑部收到不少基层粮所下岗职工来信,反映他们下岗后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再就业难度大,生活困难,渴望得到致富信息,掌握致富门路。为此,我们从本期起开辟了这个致富门路栏目,为基层粮食企业职工服务,同时也希望有实用致富门路的各界人士给我们供稿。  相似文献   

8.
再就业工程的实施,为粮食系统下岗职工重新上岗开启了大门。一方面,一部分人员发挥特长很快走上了新的岗位;另一方面,一大批下岗职工因为缺少技术徘徊在门外边。这个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这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业务的局限,使粮...  相似文献   

9.
在粮食系统人满为患的情况下,跳出“粮门”进“农门”不失为解决职工下岗分流的新途径。由于粮食系统和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粮食职工对种植、饲养业并不陌生,而且职工素质相对较高,市场信息灵通,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优势,这在各地都有许多成功的例子。职工可以利用粮站四周的空闲地块、闲置废弃场房进行农业开发,可以承包荒滩、荒山、水面经营种养业,可以创办饲养厂以及特种养殖、创办生态农场等等。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要教育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抛弃务农低人一等的世俗思想。(2腰从政治上满遇上、子女入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湖南溆浦县粮食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制定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确保了人员分流、企业分设工作平稳有序顺利进行。该县10个粮食收储企业共有职工669人,1998年8月份以来,已分流297人,从事收储业务的人员减少到372人,占原在职总人数的45.8%...  相似文献   

11.
《齐鲁粮食》2006,(9):4-10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一是“三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老粮”问题,几年来全省粮食系统共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人”问题,全省共筹集改革成本18.1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退休、内退等15535人,累计支付身份置换补偿金91894万元。在粮食职工依法纳入地方社保体系的基础上。分流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其中新组建购销企业竞聘安置17350人。新经营实体和原经营性企业安置10703人。“老账”已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划转到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到6月底,全省累计剥离、划转政策性财务挂账85.2亿元。  相似文献   

12.
《福建粮食经济》2001,(4):36-37
浦城是产粮大县,年均粮食购销量达1.1亿公斤以上。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粮食企业人员多、包袱重,企业自身改革、特别是人员分流难度相当大。为实现企业改革、人员分流基本到位的目标,该县面对现实,重新修订了粮食系统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分流方案,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去年6月份付诸实施,至11月10日止,全系统分流人员552人,其中购销企业分流478人(含内部退养50人);非购销企业74人(含内退11人)。工作虽有困难,但还是比较平稳顺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粮食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多数职工能审时度势,正确理解,积极参与分流和再就业。但也有部分职工,对下岗分流再就业心理承受能力弱,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反映,主要有:一、下岗职工的四种心态1.恐惧感———有些年龄偏大,技术单一的人,缺乏独立谋生的能力,一听下岗分流,就恐惧不安,哀叹“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2.失落感———留恋旧体制,惋惜过去火热场面和所作的贡献,现在一提下岗分流就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感。3.依赖感———有的人端惯了“铁饭碗”,吃惯了“大锅饭”,宁可在一棵树上…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三个优先”是:一是资产出售优先面向下岗职工;二是承包经营优先面向下岗职工;三是破产重组后的企业招工优先面向下岗职工。“一个统一”是:由企业统一为下岗职工办理保险证和失业证,及时为他们提供再就业信息。(据《南充市粮食局信息》)仪陇县粮食系统落实再就业做到“三个优先一个统一”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已势在必行,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因地制宜,广辟渠道,分流人员。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转变观念是前提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尽管减员分流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粮食职工的整体利益和...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粮食部门目前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人员分流,减员增效,下岗再就业问题。对此我们结合粮食系统的实际,提出以下思路和对策:一、各级粮食部门的领导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解决好分流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要坚持部门和...  相似文献   

17.
新邵县粮食系统823名职工,邵阳市局分配在岗人员指标仅351名,领下岗分流472人,分流率达57.4%。国有粮食企业减人增效时不我待。因此,准确把握人员分流中的各种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保证这一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一、人员心态面面观一日“求安型”。这类人员大多工作多年,有一定的资历和地位,大半生的风风雨雨,使其对眼下粮站安闲的生活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满足感。他们一方面深感粮食企业人员分流,减员增效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又担心出现不安和人为的折腾,更担心个人的固定收入、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等切身利益不能…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当前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下面说的是平昌县粮食系统几位下岗职工,他们更新观念,不等不靠,认准“角色”,找准“位置”,走再就业之路的事迹寒冬过后是春天1995年,江口粮站的职工向白民下岗了。他将家里的全部财产作抵押,贷款20...  相似文献   

19.
粮食系统人员分流心态面面观石飞跃湖南省新邵县粮食系统在823名职工中需下岗分流472人。据调查分析,从事多年计划经济工作的粮食职工,对下岗分流存在以下几种心态。一曰“求安型”。这类人员大多工作多年,有一定的资历和地位,大半生的风风雨雨,使其对眼下粮站...  相似文献   

20.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业务的局限,粮食职工素质普遍较低,掌握的技术单一,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大障碍。因此,加强对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应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内容,粮食部门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自身等多方面的优势,为下岗职工技能培训创造良好氛围。(1)可以与全国教育部门联系,采取函授、面授、集训、委培等多种形式,组织下岗职工参加培训。(2)可以坚持粮校阵地培训。如武汉市江夏区粮食局通过粮校,先后组织技能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达400多人次,使一大批下岗职工找到了新出路。(3)可以在系统内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