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08,(11):29-29
虽然目前农资营销词络的建设面临一定的困难,但从国家“三农”政策导向和农资企业发展来看,积极发展农资营销网络是必然趋势。现有农资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网络建设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资市场也日益朝着健康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营销理论相对农资营销而言,其出发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关于农资营销的阐述形式也因此不同。有的是从经销商的需求角度出发,有的是从肥料的差异化特征出发,也有的是从竞争环境的角度出发,还有的是从农资企业所属的资源状况出发,与这些营销理论相比,“农资营销霹雳七剑”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整体运营的系统性、秩序性和连贯性,它主张把农资营销的每一阶段的相互关系和执行细节准确、清晰地阐述出来,然后严格按步骤实行运作,这是农资营销成功与否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农资市场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竞争方式,很多人似乎措手不及。农资行业的很多营销理念实际上是从别的行业借鉴过来,但是从农资营销的发展来看,农资行业的营销理念似乎落后于市场的演化;对渠道的整合上,仍旧没有体现出农资行业的特殊性,尤其是农资行业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更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相似文献   

4.
农资全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全营销模式,是强调一个企业在没有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情况下,强调整体的协调发展,就好像一个“木桶”,没有特别长的板块,同时也没有明显的短板。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全营销理论可以说是“木桶理论”的农资行业应用理论,在“木桶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整体优势,先发优势,动态调整,我们倡导的全营销是一种以市场为中心,动态整合企业资源和手段的科学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村经济》2008,(3):30-31
一位老农资人说,2007年化肥市场行情突变,尽管有几十年的农资营销经验,但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化肥价格短期飚涨,速度快,价格高,拉紧了农资人的神经。针对氮磷钾价格的全线上涨,一位农资生产企业的老总认为,复合肥价格涨势难停,同时,竞争的加剧将催生农化服务新思维。农化服务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经销商的渠道建设和销售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村经济》2008,(11):31-31
农资(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产品营销,与一般商品有一定区别:一是产品购买对象为分散在各地的农民:二是产品质量或使用效果如何购买时难以确定;三是农民虽然有通过采用新产品增加收入的愿望。但更怕因使用新产品减产减收,因此在购买新产品时更加慎重,这就使农资新产品在营销上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才能将好的产品推销出去。近年来,一些企业采取的“奇招”就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资市场已发生了很夫变化,品牌农资逐渐受到了农民的喜爱,作为农资生产经销商要理性进行分析,从更高层面去看待农资行业的发展规律,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寻找适合自身的农资产品,寻求新的销售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制订新的营销策略,全力为客户创造更火价值,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农资名牌。未来将是品牌农资的天下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土地流转加速、农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全球高肥价成为农资行业不可避免的话题。高肥价的背后是企业投入成本的增高,但利润空间非但没有随之增高反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呈大幅度降低之势。农资行业的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高成本时代的到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农资生产领域,重视品牌建设已渐成共识,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农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但在农资流通领域,品牌意识还比较淡漠,农资行业整体推进品牌化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的“第八届现代农资发展与营销峰会”于12月15-1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农资市场现状,提出促销措施,以期为相关企业提高销售额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市场淡季,尤其是农资行业比较明显,一般来说,2-4、8-10月份是我国大部分农资销售区域的淡季。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09,(8):31-31
时下,农资价格动荡,很多农户购买农资都是货比三家,抱有“试探”、“打听”的想法。此时,经销商应不必性急,设身处地站在农民的角度上,不要硬性地去推销自己的农资产品,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农民农资的使用情况,让他们谈感受,并对农资使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共同谈看法,找到其中的共性进而取得农民的信任,多向农民介绍一些新产品的使用性能,并尽量提供一些选择的余地,而不应只去谈什么优惠,而应多介绍一些农民使用后的效果和增产增收的对比事例,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也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营销阵地,站在农户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4月20-21日,由省农资推广应用协会主办、省天补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全省农资推广应用技术与营销知识培训班在南京举办,全省各地250多位基层农资经销商会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5.
天语手机不打广告,不请代言人,只靠口碑营销和渠道让利,一年里至少卖掉3000万部手机,在营销榜中位列国产手机的龙头老大。能坐上国产于机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天宇朗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营销模式的创新。天宇的营销模式亮点何在?农资营销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6.
在农资营销界有个定律,就是企业的盈利标准要看其经销商队伍的庞大与否。尽管网销已经渐成趋势,可经销商这个环节仍然是农资企业的关键点,很多企业依旧在通过大刀阔斧地扩展经销商来拓展自己的经济渠道,经销商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涉及8亿农民的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在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定下基调,有关土地经营权流转将从试点全面铺开。在2008年底的第四届农资连锁与现代营销论坛上,数位农资营销专家提出,农资行业与土地息息相关,“新土改”必定会为农资流通带来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08,(7):26-27
在农资营销管理当中,经常碰到一些业务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为了自己图一时之快,而随意给客户或下属“封官加赏”的一些出格承诺行为,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时候业务员不经意间就让自己掉进了新手挖掘的“陷阱”里。不仅使自己进退维谷,而且也让自己的声誉受到损害,我们来看下面的一组案例: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08,(1):30-30
农资(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产品营销,与一般商品有一定区别:一是产品购买对象为分散在各地的农民;二是产品质量或使用效果如何购买时难以确定;三是衣民虽然有通过采用新产品增加收入的愿望,但更怕因使用新产品减产减收,因此在购买新产品时更加慎重,这就使衣资新产品在营销上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才能将好的产品推销出去。近年来,一些企业采取的“奇招”就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浙江供销系统农资连锁流通网络“一网多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资连锁流通网络现状入手,探讨现今农资连锁经营形式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对农资连锁流通网络的"一网多用"复用研究。"一网多用"形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农资连锁网络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平台,不仅能够降低农资连锁成本,充分利用、扩充现有流通网络优势,最重要的是能充分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