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新建制的基本思路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需要立起“五根支柱”,其中,第一根“顶梁柱”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建制就要先改制,要改制又要先转机,要转机又必须先转职。因此,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机制——改工厂制为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是当前搞活搞好国有企业及其深化改革的主要思路,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需要。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准确的说应是指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简称为创新建制,即建制要现代化,创新要中国化。因此,创新建制就不是简单地“照搬”建制,更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国有企业正在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是一场制度创新。我们要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国有企业的特点这个“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国特色”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所有权控制体系:以直接控制为...  相似文献   

3.
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李晓青自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否应具有中国特点,现代企业非得走股份制的道路吗?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很关心的焦点所在。从总体来看,虽经历了一九七八...  相似文献   

4.
王恩铭 《经济师》1995,(7):27-28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思考王恩铭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  相似文献   

5.
企业治理结构是我国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董事会“残缺”而导致企业治理结构效率不足。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所存在问题的现实分析与评价以及董事会有效性的理论探讨,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刘华龙孙淑云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有活力的市场活动主体,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必须否定几十年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企业制度,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彻底转换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的是企业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财产经营权的...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证。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已成为规范我国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吴正 《经济师》2006,(4):292-29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其“市场取向”的改革经历了以企业为中心环节的“放权让利”、实行“承包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几个阶段,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企业三年聪困目标基本实现。许多企业通过改组改造而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他一些企业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为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积极努力。温州冶炼总厂(以下简称温冶)就是其中一例。笔者在该厂工作多年。现以温冶为例来阐述温州的国有工业企业应如何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谋生存、求发展的。笔者希望以此能促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深化,重塑温州冶炼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孔锡坚 《经济前沿》2001,(4):U001-U00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过去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选人用人的做法已经不适应。因此,深房集团将“继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力争在选人用人机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房集团积极探索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符合“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的要求、符合国际惯例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黄雪峰 《经济师》1995,(10):15-17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扫描黄雪峰自去年十一月份国务院确定选择百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惊雷滚过神州大地,震撼着亿万人心。据国家经贸委、体改委等部门调查,在国务院选定百户试点的同时,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亦纷纷确...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处理遵循国际惯例和坚持中国特色的关系,牢固树立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方向.”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必须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坚持不懈地抓好企业党的建设,这是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制度,是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产物,而且各国的具体模式也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人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按照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和标准,来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起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审计模式走向研究王鲁平,陈金贤一、中国企业审计模式的研究状况与问题中国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就其特征做了四点论述o,但没有明确其基本概念。尽管目前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还有争议,可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对现代企业的论断...  相似文献   

14.
梁祖晨 《经济经纬》2000,21(4):19-22
企业全面 经营运和全力求取高效的内在冲动和机制即企业活力,实实际上是“两权”相对分离又高度统一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机能。“受益”体现对产权的“动态占有”,建立充分发挥竞争和价格机制作用的“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分配制,是市场经济对我国企业改革的本质要求。为企业履制的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接轨,应实现我国公司制企业新、老“三会”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要逐步退出。国有经济“退”的主要路径是企业改制,改制的方向是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核心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能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将直接关系到改制企业的成败兴衰。  相似文献   

16.
郑东旭 《经济师》1995,(7):40-40
借鉴西方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人参与制度”郑东旭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研究和经验总结的产物。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性原理、通用规则、某些成功的经验和操作方法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它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科学成果,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工...  相似文献   

17.
家族制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中“家族观念”所起的作用。认为血缘和亲情具有利于企业的创立和巩固、降低管理成本等优越性。但家族亲源的封闭性、有限性又成为引进现代企业制度的障碍;家族血缘关系的宗法性、依赖性等因素使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中处于劣势。应当适时在制造业等适合大生产的工业领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取代家族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按照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和标准,来塑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国有企业要真正实现制度创新,就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而应该根据中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经济论坛》2000,(17):24-26
近几年来,诸城市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县域企业,在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形式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突出制度创新,积极推进企业调整和升级,实现了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突破,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企业改革发展的脉络   诸城市的企业产权改革是从 1992年开始的。七年多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中的难点作为改革的主攻点,生产力出题目,生产关系做文章,靠深化改革化解矛盾,促进新发展。回顾七年的改革历程,主要是坚持了一个目标,经历了三个阶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