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了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特征,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所面临的矛盾,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在西部大开发中陕西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针对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是通往大西北的门户,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悠久的历史给了陕西的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储量巨大的煤炭和油气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较为雄厚的科技力量也为陕西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确定六大发展思路:第一,加快以交通、通信、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交通基础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建设,扩大陕西与东部、中部地区的运输通道,实现通江达海,形成综合运输体系,促进陕西与中东部省区和周边国家的联系和交流。目前陕西在建和新建的重点工程为:铜川至黄陵一级公路、宝鸡至牛背高等级公路、榆林至靖边沙漠高速公路、西安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古老农区陕西的农书撰著在陕西及中国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地区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学术文化的发展变化为背景,论述了明清陕西农书的种类、内容、特点及繁盛原因;并从农学思想、耕作栽培、地下水资源开发、农业机械、蚕桑诸方面,概括和肯定了陕西明清农学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陕西是国内外游客首选旅游地之一,文物资源居全国首位,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旅游收入只居全国第七位。旅游业是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在实际发展中,区域旅游资源难以得到统一规划和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影响区域的整体秩序。因此,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是保证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区域合作是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互惠互利、促进共赢的有效形式,也是打破地区界限,建立统一旅游大市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BP神经网络在耕地减少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因此有必要掌握陕西省的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利用前向多层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即BP算法.采用MATLAB软件建立用于预测的BP神经网络,将已知陕西省的耕地资源年减少量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陕西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此BP神经网络在对陕西的耕地资源年减少量进行预测时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表明BP神经网络用于耕地减少的预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以陕西油气资源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油气资源产业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发现陕西油气资源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水平不断提高,但上游产业贡献水平高于下游,下游贡献水平发展不足。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面,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质是对区域特色文化景观的开发.在构建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和目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绍兴市为例,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文化资源的旅游可持续开发中,对绍兴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评价,并据此提出了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强调要从开发理念、资源利用方式、人才培养机制、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9.
石泉县位于陕西秦巴山区,全县耕地约1.87万 hm~2,林地8.6万 hm~2,荒山荒坡5.2万 hm~2,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119hm~2,林地0.55hm~2,荒山荒坡0.33hm~2;经济比较落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仅占农村总劳力的10%,根据这一情况,石泉县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开发荒山、发展林业和多种经营上,多渠道、多形式开发治理荒山.走出了一条立足荒山资源,综合开发治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陕西省在西部大开发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及功能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陕西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目标,以及陕西大开发的内容和重点;最后,对陕西大开发进程中国家应给予的政策支持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企业化经营是属地化后地勘单位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地勘单位进入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陕西省地勘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速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步伐的经验和作法。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洪山区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武汉大旅游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洪山区发展山水生态旅游的区位条件,并进行了市场分析与预测,然后提出了洪山区发展山水生态旅游的总体目标,规划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地勘单位所属企业激活与发展的良方妙药。由于股份合作制的特点与地勘单位所属企业的特点相适应,股份合作制是地勘单位所属企业当前最可行的改革方式,已在陕西地勘局改革实践中显示出旺盛地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决策部署,河北省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准确把握目前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基础现状,制定可行性短期目标,把握具体努力方向,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研究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构建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协调度模型得到2017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度,并选择空间自相关法,采用Moran's I指数和Moran散点图,通过GeoDA095i和ArcGIS10.1软件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城乡发展协调度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1)河北省11个地级市城乡协调度发展总体上处于Ⅲ和Ⅳ等级,且以第Ⅲ等级为主,说明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发展阶段,为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了比较良好的基础。(2)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协调度高的地级市相邻,协调度低的地级市相邻,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是冀中和冀南,协调发展较低的是冀北地区,呈现出一定的两极分化特征。[结论]2017年河北省城乡协调发展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两极化特征明显,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整体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及去除两极化差异入手。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四川省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构成评价综合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系统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情况的权重值分别为0.426 5和0.328 4,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0.104 2和0.140 9。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5.48,为2级水平。[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有较大提升空间;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交通便捷性,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队伍是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的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对其耦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对山西省的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度在03~07,处于中等耦合阶段,两者的发展水平进步较快; 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2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3—2015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在2016年达到高度耦合协调水平。[结论](1)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值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D在2016年均处于近7年最高点,但耦合度增长迟缓,今后应注重两者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价值,以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全面协同发展;(2)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度增长态势明显,耦合效应明显,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山西省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3)山西省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耦合发展可分为起始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耦合度从2012年起长期处于稳定的中度耦合状态,但耦合协调度增长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因此探讨分析资源的利用情况对于促进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鉴于四川省农业资源的特点,构建合理的四川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四川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最终得分为62.79,在可持续性利用很好得分范围内;权重结果显示准则层中6个指标的大小依次为水资源(0.284 1)经济资源(0.257 4)生物资源(0.172 6)社会资源(0.168 4)土地资源(0.067 1)环境资源(0.050 4),其中水资源和经济资源对四川省可持续利用的贡献较大。[结论]四川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潜力较大,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监管、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从而保持并促进四川省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对矿产资源开发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根据鞍山市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该市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做法及所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该市地矿管理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动态预测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研究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为科学测度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研究其动态发展路径,构建了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5年度为初始年进行了评价。将动态规划理论拓展到区间直觉模糊集,利用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可能度函数、得分函数和互补判断矩阵建立了区间直觉模糊动态规划模型,融和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十三五"工作重点,对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预测并给出了最优发展路径。[结果]通过模型计算,到2020年,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优状态为"中等",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依次为:第一年应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间两年应加大农业科技装备投入,后两年应该注意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加大农业科技装备投入。[结论]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客观反映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间直觉模糊动态规划模型能够对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提供科学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果]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农耕生产型和特色物产经济型。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6个区:滇中湖泊盆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和滇西南低上山河谷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北高原山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乡村旅游资源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区。云南省乡村旅游实行分区规划,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区域保持一致,也分为6个区域。[结论]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特点突出,全省乡村旅游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对提高区域经济收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