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土空间系统认知与规划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提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以及完善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重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战略构想,探索统一编制、部门落实、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创新空间系统认知理论,借鉴国际空间规划经验与理念,结合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实践,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系统提出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协调机制、编制体系创新路径。研究结果:(1)设立空间规划委员会,搭建统一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平台,建设完善空间规划信息云平台、规划专家数据库、规划法律体系和执法系统等功能性平台,探索"空间规划统一编制,分部门落实"的规划管理新模式;(2)创新空间规划职能协调机制,跨部门、跨区域、跨行政层级协调机制和空间规划与公民权利协调机制,提出协调不同规划主体之间空间利用冲突的新思路;(3)按照国家"一级政府、一个规划"的总体要求,提出国家、区域、县域三级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分别突出空间保护、空间协调和空间管制功能,搭建"全国规划重保护,区域规划谋发展,县域规划促落实"的国土空间管护新制度。研究结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的系统认知能力,创新规划思维和体制机制,需要群策群力、协同攻关,立足试点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强化自主创新与集成,加快完善空间规划理论、技术、制度、法律体系,为构建"美丽、和谐、繁荣"的国土空间大格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规划的陆海统筹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剖析陆海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表现及原因,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中可实践的陆海统筹规划方法。研究方法:ArcGIS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陆海空间规划冲突是不同逻辑起点和规划管理体系下央地政府博弈能力不同的结果;(2)陆海空间规划冲突具体表现在陆海的规划管理边界、国土空间分类、开发保护战略、空间规划安排4个方面;(3)研究制定了统筹边界划定、统筹空间分类、统筹用途调整和统筹管控规则"四步走"的陆海统筹方法。研究结论:"四步走"的陆海统筹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陆海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土空间规划的多目标协同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亟需多目标协同治理,本文基于当前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构建实现多目标协同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国土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应持续关注的方向。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推理演绎法。研究结果:(1)当前空间规划存在规划目标体系需要明确、规划管控指标阈值缺乏科学测算依据、对"规划空间"复杂系统的认知尚需提升等问题;(2)国土空间规划的多目标协同治理,一要强化规划多目标的衔接与量化,二要针对关键要素强化管控指标集构建及其阈值测算,三要利用系统优化模型进行情景分析来辅助多目标规划决策,四要从规划"目标—指标—管制"协同方面构建多目标治理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多目标协同治理是制定科学规划方案与实施有效治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与规划改革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提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理论以及完善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创新空间规划协调机制,重构空间规划编制框架的构想,探索统一编制、部门落实、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创新空间系统认知理论,借鉴国际空间规划经验与理念,结合中国空间规划改革试点实践,梳理已有空间规划研究成果,系统提出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协调机制、编制体系创新路径。研究结果:(1)设立空间规划委员会,搭建统一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平台,建设完善空间规划信息云平台、规划专家数据库、规划法律体系和执法系统等功能性平台,探索建立“空间规划统一编制,分部门落实”的规划管理新模式;(2)创新空间规划职能协调机制,跨部门、跨区域、跨行政层级协调机制和空间规划与公民权利协调机制,提出协调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行政层级以及不同规划主体之间空间利用冲突的新思路;(3)按照国家“一级政府、一个规划,一张蓝图”的总体要求,提出国家、区域、县域三级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分别突出其空间保护、空间协调和空间管制功能,搭建“全国规划重保护,区域规划谋发展,县域规划促落实”的国土空间管护新制度。研究结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空间系统认知能力,创新规划思维和体制机制,建议群策群力、协同攻关,立足试点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强化自主创新与集成,加快完善空间规划理论、技术、制度、法律体系,为构建“美丽、和谐、繁荣”的国土空间大格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规划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下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转型挑战与改革导向,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是当前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整合重塑,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更是当前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2)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具有体制、制度和认知根源。(3)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面临的转型挑战为:规划理念向"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转变、战略地位向"宏观指导"与"战略引领"转变、结构体系向"整体布局"与"分级管理"转变。研究结论: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下国土空间规划应具备战略性和管控性、权威性与法律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等特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亟需妥善解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规程标准体系制定、学科建设和理论方法体系支撑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立足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探索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基本内涵、总体思路与逻辑框架,为国土空间规划现代法治的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本质就是国土空间规划的"良法"和"善治",应当遵循"良"的价值理念与"法"的完整体系、"善"的思维意识与"治"的秩序机制的总体思路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框架;(2)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良法"体系包括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地方法规规章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规划成果体系,"善治"平台则包括规划编制审批、规划实施监督、规划信息平台和规划工作平台。研究结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法治化的逻辑框架,提出完善和健全规划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有助于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现代法治进行顶层设计,以及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治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理论分析及管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作用机理及管制策略,助力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模型能够较好反映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的联动效应;(2)阐明了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行为主体、空间利用行为主体、空间利用行为以及用途管制客体之间的关系及管制作用机理;(3)明确"生态底线"导向的直接用途管制与"精明增长"导向的间接用途管制方式并行的管制策略。研究结论:建议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实施机制,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要与其他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制度的统一设计,强化实施自然生态空间管控质量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按照"自上而下"思路,借鉴人地关系思想,构建国土综合整治内涵解析框架,提出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探讨分类体系的规划衔接与落实途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根据国土综合整治的多层次性,提出了从内涵解析到广义国土综合整治分类到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分类的分类体系构建思路;(2)按照"空间—系统—途径"逻辑,依据尺度性、独立性、综合性、稳定性、开放性等原则提出了广义国土综合整治分类框架;(3)通过梳理国土空间相关规划中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类型与定位,结合当前管理制度和国土空间规划定位,构建了包括5个大类、11个亚类和23个小类的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整治导向和参考指标,分析了分类体系的落实途径。研究结论: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构建应以内涵解析为基础,以行业管理要求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定位为分类依据,体现整治对象和目标的综合性、分类框架的系统性与动态性以及分类结果的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索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和应用实践。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空间分析与大数据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与生境质量模型、生境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方法等。研究结果:(1)明确了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编制方法,以及规划编制的空间边界;(2)构建了"底线约束—区域协同—多目标优化—空间管制—功能提升"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架构;(3)以烟台市为例,探索了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应用与实践。研究结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走向可持续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成为必然,研究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和应用实践,可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从土地利用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变革,明晰国土空间规划的观念、体系、任务、方法和实施要求,以期对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规划要着力强化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在规划体系建设中处理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的关系,把重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作为新时代规划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空间规划基本理论、基础性方法和前沿性方法研究,创新规划实施的行政、法治、经济、社会和技术机制。研究结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产物,既要继承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在内的原有空间规划的优点,也要注意克服其不足,根据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在规划观念、规划体系、规划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重构性变革,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质工作是服务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先行性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不够明确清晰;需求、工作及成果对接的机制不够完善;缺乏配套的调查标准和法律法规;监测平台建设及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等。因此建议:(1)强化顶层部署,建立持续稳定的调查机制;(2)统筹推进各方工作,形成全面系统的对接机制;(3)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完善调查标准和法律法规;(4)着力打造监测体系,加速成果信息化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演进历程、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阶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契合、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契合、与各类空间政策相契合、与信息融合相契合;(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机制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考虑不同层级政府的分工、不同部门的分工,建立指标+空间+清单的管理模式;创新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可交易发展权的政策设计;(4)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在空间用途管制中的作用,强化依法管制、依法治国、高效治理等要求,并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研究结论:从提高制度协同配合效率角度审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机构改革、技术调整、空间规划和政策延续等关键内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共同提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英国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文章梳理了英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产生与发展,政策法规、运行体制、管制工具等基本框架内容。英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主要手段是国土空间规划,其前置了规划决策的过程。英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进,其政策法规完善,管制工具多样,转用许可机制灵活。建议我国要注重国土空间用途的前期规划,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法律法规,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与权利,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相关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在土地所有制和行政体制方面与我国有一定相似性。作为土地资源极为紧缺的城市国家,新加坡通过统筹空间规划与分类开发建设管理两方面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积极作用,在保证城市空间蓝图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高效管控有限空间资源,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土地经济价值。我国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借鉴新加坡经验,加强对集中管控与分类管理、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专业保障和公众参与的统筹,处理好规划实施管理中的"合一"与"专一"、"底线"与"弹性"、"专业化"与"大众化"等三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然生态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推进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是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总结鹤壁市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实践探索中遇到的各类保护区交叉重叠、用途管制审批和执行缺乏法定依据、统筹保护与发展关系难度较大、自然生态空间补偿机制缺失、信息平台之间缺乏横向联通和信息共享等问题,进而结合国家机构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出明确保护区边界并进行确权登记、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健全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法律机制、统筹生态空间保护的刚性和弹性管理、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成果信息共享机制等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全国层面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乃至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不同类型,比较和分析适合中国现阶段发展需要和制度基础的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统合模式,为研究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性法律探索可行进路。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化、法治化和制度化离不开立法统合,但是现行国土空间规划分散立法模式存在现实局限性,无法回应“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性法律”这一根本要求。结合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阶段性和既有立法的制度基础,适度法典化是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统合更为合适的路径选择。研究结论:(1)在制度特征上,寻求开放性与封闭性、稳定性与回应性、调适性与渐进性的适度均衡;(2)在立法形式上,初期阶段通过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法》凝练共识规则和一般原则,在法典化时升级为《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法》;(3)在体系衔接上,合理衔接与宪法以及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体系划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性问题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科学内涵,讨论新时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基础性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对象是一个空间、属性与行为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管制实施中需协调好实体空间、功能空间与管理空间的关系。同时,异质性、动态性与尺度性等主要空间属性影响着管制实践的效率。(2)新时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了用途管制理念方法,但实践的滞后性引发了系统治理思维与分区分类管控的矛盾,空间尺度性与事权划分不匹配,管制手段中审批与许可关系不清等问题。(3)机构改革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带来机遇,但管制主体的职能界限模糊与"上下不对齐"的治理结构设置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容体系逐渐完善,但基础理论认知和管制实施的矛盾仍旧突出,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日本国土空间的用途类型以及管制措施,为中国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提供经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日本国土空间规划与法律体系具有权威性,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了立法支撑与制度保障;(2)日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各部门、各层级职权清晰,能够统一协调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3)日本尊重国土空间使用类型的多样性,实施刚柔结合的用途管制制度;(4)日本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保证了规划的实施效力;(5)日本重视国土空间的系统性,保障用途管制的整体性。研究结论:日本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经验对中国有所启示,主要包括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立法、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机制、确立常态化的多维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体系、构建刚柔结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格局、提升国土空间管制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等。  相似文献   

19.
内部审计既是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管理、效益”。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一要完善制度,建立和充实内部审计机构;二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原则,坚持依法审计,严格按照内部审计程序和规范开展工作;三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加强协调配合,发挥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