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以R2作为衡量基金跟随市场的指标,并据此对基金下一年的业绩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基金上一年的R2对其下一年的业绩有着较为显著的预测作用,这种预测不会因为基金经理的变更而产生方向性的变化;在考虑基金的规模、成立时间等特性后,R2对基金未来业绩有正的效应,表明我国基金经理具有负的选择能力。因此,投资者目前最好的投资策略不是选择试图超越市场的基金,而是选择能够紧跟市场的基金。  相似文献   

2.
基于报酬合约理论构建基金锦标赛的二元博弈模型,诠释了基金业绩对其风险调整行为影响的理论机理,发现在考虑同一类基金内部竞争行为时,业绩较好的基金反而会主动增加投资组合风险.基于2002年~2015年我国开放式基金数据,构建基于隐性交易的基金锦标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半年股市处于上涨趋势时,上半年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在下半年并不会主动降低其所持投资组合的风险,因而不存在锦标赛现象;当上半年股市处于下跌趋势时,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存在降低总体风险承担水平的倾向.然而,考虑基金经理显性和隐性风险调整后可发现,基金锦标赛现象源于其所持投资组合自身风险变化所造成的假象,并非基金经理主动操作行为所致.此外,无论股票市场处于上涨还是下跌趋势,基金经理上半年风险承担与下半年风险调整均显著负相关,即其风险承担意愿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彭耿 《现代经济》2009,8(4):20-22
一个国家基金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取决于基金投资者的利益是否等到有效的保护。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投资者利益的风险,通过法律法规、治理结构以及监管可以约束基金经理,但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励来防范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是最可行的方法。本文对基金经理激励机制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期望为基金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乃至中国基金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公募基金经理变更会影响基金产品的投资价值和风险收益预期。国内公募基金经理的变更日益频繁,但现有研究多局限在传统的委托代理框架内,偏重于对基金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变更间一元线性关系的探讨,而对考核评价机制与市场环境特征对于上述关系的影响鲜有论及。针对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三类公募基金,采用2006—2019年1 726只基金的39 227个有效样本数据,对公募基金经理变更的驱动机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多维度考察,研究发现:基金经理变更对于基金业绩表现的响应主要以相对收益排名形式呈现,而绝对净值增长率的表现不敏感;市场环境变化会制约基金业绩表现之于基金经理变更的实际影响,非平稳市场更容易引发基金经理变更;不同市场环境对基金经理变更存在异质性影响,牛市会形成正向推动,而熊市则会产生负向压缩效应。综合考虑基金经理变更的二元驱动机制及其市场异质性特征,有必要完善基金公司内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进一步规范委托代理关系,同时还应构建更全面和完善的外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投资者利益的风险,通过法律法规、治理结构以及监管可以约束基金经理,但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励基金经理努力工作并防范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却是最可行的方法。文章对中国基金经理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期望为基金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乃至为中国基金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以不同方式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倾向,进而影响基金业绩。基金可分为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三类,选取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是否兼任其他基金、历年任职的基金公司数、年龄、性别、团队人数等10种要素进行统计.计算不同类型基金的超越基准算术平均年收益,结论显示: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业绩与任职年限、是否兼任其他基金和历年任职基金公司数这三个因素显著相关、债券型基金业绩与年龄和性别这两个因素显著相关、货币市场型基金与团队人数这一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从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以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基金经理调整现状、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调整的关系、基金经理调整公告的市场反应三个方面,对基金经理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金业绩确实对基金经理更换及更换后的去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基金经理更换并没有使更换经理后的基金业绩显著改善;基金经理公告确实引起了基金市场价格的变动,但没有使基金投资者的财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在相邻多、空两期市场行情下的风格和收益的稳定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牛市行情中基金风格趋同性强,在资产配置风格上存在较强的“羊群效应”和“搭便车”现象,基金之间的业绩相差不大,而在调整期基金风格和收益发生改变、分化。文章认为,基金风格短期漂移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进而造成的基金经理人与投资者以及基金经理人之间形成动态博弈。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为样本,通过对基金风格漂移程度的量化,检验基金风格漂移、资金流波动、基金规模及基金费率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即可发现风格漂移的程度与基金的业绩呈正相关,但与资金流波动不相关;同时,基金规模与基金的业绩呈正相关,与费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为样本,通过对基金风格漂移程度的量化,检验了基金风格漂移、资金流波动、基金规模及基金费率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格漂移的程度与基金的业绩呈正相关,但与资金流波动不相关;同时,基金规模与基金的业绩呈正相关,与费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为样本,通过对基金风格漂移程度的量化,检验了基金风格漂移、资金流波动、基金规模及基金费率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格漂移的程度与基金的业绩呈正相关,但与资金流波动不相关;同时,基金规模与基金的业绩呈正相关,与费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国外基金业绩评价中普遍采用的特雷诺指数、夏普指数、詹森指数、T—M模型和H—M模型,对国内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风险调整后,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总体上优于市场基准组合;(2)基金相关信息的披露对基金的管理者和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3)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开放式基金经理具有优异的选股和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中国"开基"在相邻多、空两期市场行情下的风格和收益的稳定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牛市行情中基金风格趋同性强,在资产配置风格上存在较强的"羊群效应"和"搭便车"现象,基金之间的业绩相差不大,而在调整期基金风格和收益发生改变、分化.笔者分析认为,基金风格短期漂移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造成的基金经理人与投资者、以及基金经理人之间形成动态博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中国“开基”在相邻多、空两期市场行情下的风格和收益的稳定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牛市行情中基金风格趋同性强,在资产配置风格上存在较强的“羊群效应”和“搭便车”现象,基金之间的业绩相差不大,而在调整期基金风格和收益发生改变、分化。我们认为,基金风格短期漂移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和绩效评价机制,进而造成的基金经理人与投资者以及基金经理人之间形成动态博弈。本文从这一角度对中国的基金风格易变性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开放式基金为例,以开放式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申购、赎回决策关系为切入点,研究金融服务业是否存在健康的"优胜劣汰"机制,投资者的申购、赎回以及其差额会影响基金未来的运作乃至基金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不同于以往文献多研究单一类型基金,本文选取股票型、债券型、平衡型三种类型的开放式基金为样本,首先对基金研究的重要假设——业绩持续性进行检验,而后对开放式基金业绩与投资者行为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并以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例,考察一个完整的牛市、熊市、震荡调整的周期,研究基金投资者在不同市场阶段对基金业绩的反应。研究发现: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申购、赎回与上期业绩正相关,申购与当期业绩负相关,赎回与当期业绩正相关;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都与当期业绩正相关,但是净赎回与当期业绩负相关;平衡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与申购、赎回的关系与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类似。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在牛市阶段未表现出"优胜劣汰",在熊市阶段,净赎回与基金业绩负相关;震荡调整阶段投资者对基金规模、分红等因素关注度小,只关心基金业绩。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中国开放式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对基金投资者的预期反差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基金业绩的绝对排名一致,但相对排名相反,则赎回份额不同,说明基金投资者存在预期反差效应;基金业绩的不确定性会强化预期反差效应,而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则会弱化预期反差效应;预期反差引发的基金赎回是由投资者心理偏差导致的行为。证实了基金投资者存在预期反差效应,加深了对基金投资者行为的认识,这对于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晓萍 《新智慧》2009,(2):I0009
投资世界是变幻莫测的,当你买人并持有基金一段时期以后,可能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例如基金经理换了、基金业绩下滑等。这时可能面临一个问题:是否该把基金卖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为何要持有该基金。什么是令你买进它的根本理由?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是否令人满意,后来有何变动,变动原因是什么?你喜欢该基金投资的行业吗,现在其行业配置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超额收益率自相关系数检验的方法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在短期内并不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其原因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缺乏做空机制,受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开放式基金运作机制不成熟,缺乏对证券的选择能力和对证券市场的把握能力;基金经理频繁变动降低了基金经理的责任心,导致基金经理的短期投资行为;国内上市公司业绩稳定性较差,信息公开程度不够,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频繁,导致开放式基金业绩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明星基金对基金家族资金流动与竞争策略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和三因素调整收益的家族业绩测量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明星基金对整个家族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同时发现,投资管理能力弱的基金家族会为了利用明星绩效的溢出效应而主动追逐造星策略,以吸引更多新增资金的流入;简单追逐明星家族的投资策略无法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投资回报,而低离差明星家族的绩效要显著高于其他基金家族,它们才是最有可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的真正明星。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3年至2010年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共计625只基金作为研究样本,并控制了基金属性以及经理人的个人特征等变量,就基金经理更替对基金业绩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样本时,基金经理更替频率对基金风险收益和择时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选股能力有正向影响。比较不同类型基金可以发现,股票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对风险收益率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股票型基金经理更替频率对风险收益率的影响为负,而债券型基金的影响为正;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对择时能力的影响显著不同,股票型基金经理更替频率对择时能力的影响为正,而混合型基金的影响为负;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相比,债券型基金经理更替频率对风险收益率和择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混合型基金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