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符剀 《生产力研究》2012,(4):179-181
文章以中国锻造之乡——山西定襄县为例进行锻造业产业发展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从而为我国锻造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曹霞 《经济师》2008,(10):267-267
山西省定襄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锻造业,主要产品有法兰盘、齿轮、合金模块和运输机械的轴类等产品,目前已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锻造之乡”。在现有辉煌业绩的情况下,定襄锻造业要想继续发展,创造更大的辉煌,必须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以科技求发展,以科技创辉煌。山西省高校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作为企业技术和理论的强劲后盾,应该构建“定襄锻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扁头法兰锻件锻造方法的工艺改进措施和效果。实践证明,此改进工艺降低了毛坯锻造成本,提高了钢锭利用率,且减少了机械加工余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锻造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4.
“T”型轴头锻件因其法兰与轴径大的直径落差其锻造成型和横向性能的均匀性一直为该领域的制造难点。而本文介绍的轴头为百吨以上的大型轴头锻件,针对轴头的锻造难点在热加工(炼钢、锻造、热处理)综合控制下解决了该锻件成分偏析、UT探伤、锻件性能各向异性以及高强度低的FATT性能指标的难题,成功制造出了该类产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传统铁画艺术的分类研究,找到符合铁画艺术在当代审美语境下的传承与发展方向,为铁画产业的创新和转型探索合适的途径。结合现代室内设计,探讨铁画在室内陈设设计、配套设计中的作用等问题,使人们全面了解铁画艺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及铁画艺术表现形式,以重新认识铁画艺术的形式美和功能美,欣赏铁画艺术,重视铁画艺术,对铁画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为其他锻造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优势产业包括传统优势产业与现代优势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是指以资源、劳动等原始要素为支撑,在长期的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能够保留下来并且持续快速发展的产业,它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传统优势产业对合理配置资源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度、区位商和资金利税率偏离度等指标界定传统优势产业,以发展和完善传统优势产业理论的研究,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大荷载输电杆塔中应用钢管塔比角钢塔更具技术经济优势。伴随着当今社会输塔重与杆塔荷载的不断增加以及电线路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的不断提高,文章介绍钢管塔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以及其技术经济性和主要原则,还介绍了钢管塔的规程编制、材料供应以及通用设计等情况。分析了高强螺栓、带颈锻造法兰、高强钢管、节点构造等钢管塔的加工和设计方面技术问题和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受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和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控,中国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助力,以产业融合为特点,形成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浙江丽水的龙泉宝剑锻造技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产业在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受到创新不足、科研开发能力不强和市场营销主动性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博弈分析,宝剑产业发展引入竞合策略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其竞合发展模式既可以采取互惠互利式、强强联合式、梯队培育式和产业集聚式,也可以多种模式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网络技术与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传统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诸多传统行业搭乘互联网+的东风而开始急速扩张.金融产业也同样受到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冲击,以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塑造,使互联网金融从产品创新到模式优化,再到格局整合,先进技术对传统金融产业的影响越发深入.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产业的影响进行阐述,进而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景与风险进行分析,以期使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电子技术促进金融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区位论强调费用、收入等经济因子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对短期经济效益考虑得较多,而对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考虑得较少。本文在分析传统区位论的基础上,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例,指出可持续发展因子对产业区位选择及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出现了新型的知识经济心态,其有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形态。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发展条件,给我们企业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题。文章认为,认清当前环境下企业政治工作的特性和首要任务,是做好当前专业政治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大型锻件的需求日益增加,为大型锻造压力机配备配套的锻造操作机以提高锻造效率及锻造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大型锻造操作机几乎为80年代左右从国外进口,我国急需加快对大型锻造操作机的自行研制及制造进程。对原有设备的升级改造及转化是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某厂在对其日本进口的锻造操作机改造时出现了对空心轴外圆与轴承孔内孔配合方式的争议,本文通过模拟仿真实际工况确定了空心轴与轴承的过盈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懿 《经济研究导刊》2008,(16):127-128
河北省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循环模式严重阻碍了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带来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对外开放度低等负面效应。基于此,河北应重新确立政府在资源型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循环经济,以期尽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循环模式,发展外向型经济,将河北打造成沿海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6.
夏合群 《时代经贸》2009,(10):67-69
我国拥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约300077,中国传统的清真穆斯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明显的区位竞争优势和民族特色优势。在当今产业集群竞争时期,中国清真穆斯林产业正逐步向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已形成了以中国宁夏、青海,新疆、甘肃、陕西等省市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雏形。文章分析了中国清真穆斯林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找出了制约中国清真、穆斯林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中国清真、穆斯林产业集群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兴城区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城郊区向主城区转型的一种城市空间类型,主导产业选择对新兴城区空间转型具有决定性意义。借鉴生态学思想和生态位方法,以空间环境因素解析产业环境资源,以专家综合判断评估产业发展能力,以二者相互作用界定产业竞争优势,通过不同产业生态位计算,能够为新兴城区主导产业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案例研究表明:武汉市张家湾街道未来产业发展不具备区位竞争优势,但部分传统服务业具有一定部门竞争优势,结合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和区域空间发展态势,构建以生活性服务业为核心、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支点的街道主导产业体系,是案例城区产业空间重构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旅游景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转型升级.基于发展动力的视角,提出了传统旅游景区升级的“双轮驱动”模式,即内源驱动和外源驱动.内源驱动以内涵提升为目标,以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内部要素为驱动因子,升级路径包括主题升级、结构升级、功能升级、产品升级、服务升级和管理升级等.外源驱动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经营业务向旅游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内升级和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大而全"、"小而全"经济发展模式,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极端表现和根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以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突破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具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机理,这为区域乃至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制定政策的新视角。发展中国家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应有所作为,要实施有效的产业集群战略和积极的产业集群政策。  相似文献   

20.
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因其深深植根于当地,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具有不可复制性,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拓展。该文以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牡丹画"创意产业集群为例,深入探讨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就业创造效应的机理及面临的障碍,提出政府需适时介入,从规范市场竞争、拓展销售市场、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挥更大的就业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