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陆桥视野》2008,(11):70-70
日前,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获准建设,成为我国第8个保税港区,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以保税区、保税物流同区以及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  相似文献   

2.
重庆保税港区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保税港区的设立,是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保税港区,也是首个同时拥有水港和空港的保税港区。设立重庆保税港区,能够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水陆空多式联运,可以促进西部地区与国际接轨,加快西部地区对内对外进出口业务的发展,建设西部地区物流枢纽,形成聚集与经济效应,进而增强重庆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保税港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叙述了钦州保税港区的概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钦州保税港区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以此来带动钦州保税港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重庆保税区的设立及功能简介 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首个中西部保税港区和首个"水港+空港"双功能保税港区.其功能定位为:立足于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地位,重庆市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在现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整合和叠加,主要从事港口作业、空运服务、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保税多式联运和金融商贸服务等7大业务.同时,重庆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和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  相似文献   

6.
保税港区是我国继各类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之后,开放层次最高、运作模式基本与国际接轨的特殊经济区域。自2005年上海洋山保税港区设立以来,保税港区持续升温,国务院先后正式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等,中国保税港区的发展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函[2008]100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相似文献   

7.
毅然 《当代经济》2010,(1):20-21
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是海关按照我国国情实际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海关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适应跨国公司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新兴监管区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合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  相似文献   

8.
《时代经贸》2010,(1):18-28
一、蓬勃发展的中国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 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封闭管理,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其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税港区的布局特征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上知名的港口大多是自由港,即一般认为的自由贸易区.在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任务中,提出了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我国保税港区是在己成立的保税区基础上优化发展而来,在一定程度上保税港区就是国际上通行的自由港.自2005年到2008年,经我国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广州南沙以及重庆等10个保税港区,其中在重庆设立的是一个内陆保税港区.以上10个保税港区:从我国的行政经济区分布来看,除西北经济区外都有分布.从沿海港口体系看,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港口体系均有分布,重庆则属内陆港口体系.论文对目前没立的保税港区的作用与功能.形成条件与过程,空间分布特征与类型,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作用和拉动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保税港区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由贸易区分为大自由贸易区(FTA)和小自由贸易区(FTZ),小自由贸易区在中国称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现有七种模式: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当前中国正积极建设和培育以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A型、B型)和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为主要监管形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及保税监管场所;积极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根据发展的需求适时开展区域整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全面兑现,保税区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商务部8号令的全面实施取消了外资商业企业进入中国的壁垒,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税区特有的国际贸易功能,保税区贸易类企业一枝独秀的境况已不复存在。海关总署对各特殊监管区功能整合,允许在出口加工区内注册物流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保税区苦心经营多年所积累的物流运作功能。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中国保税区发展的途径在哪里?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审慎决策,也需要保税区开发公司层面认真思考并把握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保税港区作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主要形态,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三项功能。从正在运营的十四家保税港区情况看,物流(含港口物流)是目前保税港区的主导业务。根据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保税港区对港口、保税、运输、规划等方面的物流人才的需求比较大。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物流企业、高等学校、行业协会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政、企、学、研分工协作的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国第一个具有"水港+空港"双功能模式的内陆保税港区,无论在功能定位和经济基础上,还是在区位环境、优惠政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且后发优势潜力较大,对重庆乃至西南地区与世界接轨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强大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下,全民期待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成功向世界自由贸易区转型.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根据邓小平同志“再建几个小香港”的战略构想,我国在沿海地区布局设立了13个保税区.虽然,我国将保税区译成了国际通用的“Free Trade Zone”,但在体制机制、运作模式、功能定位等多方面,与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存在着较大差距,由此,催生了2006年保税港区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
据了解,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正在探索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改革,以率先建成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为目标,将重点打造融资租赁、离岸金融、国际航运等6大基地,2011年力争实现港区生产总值100%的年均增速。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  相似文献   

16.
时事速览     
财经第四个保税港区获准设立10月11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对外宣布洋浦保税港区已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这是我国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之后,设立的第四个保税港区,也是我国在华南地区设立的首个保税港区。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我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而港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本文结合港区的实际,探讨了适合内陆保税港区的人力资源建设策略,以期为港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8.
金戈 《经济师》2008,(6):228-230
我国保税区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对外开放改革示范区的作用,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从前的政策优势已经丧失。保税区向何处去、保税区的转型问题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问题。文章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现状和问题分析出发,进行了大量论证,提出各种保税区域功能应进一步整合,将“港区联动”作为保税区改革的落脚点,逐步向真正的自由贸易区迈进;  相似文献   

19.
赵小冬 《当代经济》2009,(15):96-97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保税港区战略以来,批准设立的第五个保税港区.本文对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战略区位和腹地空间进行了深度分析,同时论述了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对提升我国经济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水平的作用和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性,论证了建设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际物流功能在中国保税区建区十几年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保税仓储,国际配送,转口贸易等功能一直得到促进与加强,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加强中国保税区物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创新保税物流园区监管模式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