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后勤服务市场体系的构建是我们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点,结合改革实践,提出了构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后勤服务市场体系的构建是我们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点,结合改革实践,提出了构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借鉴国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程度很高。通过对比分析中外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体制的不同,宿舍和餐饮管理与服务状况的不同,加深了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建立完全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政府应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改革措施,高校要建立开放有序的校园市场。我们必须借鉴国外高校的后勤服务运行模式,引入市场机制,稳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周立 《经济师》2006,(9):141-142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专门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校后勤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分支系统,近年来在社会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高校后勤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主动承担起育人的职责。文章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员工素质、全面推进优质的服务等方面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5.
张林  赵雨  周雄 《经济师》2006,(4):105-106
根据高校后勤服务的一些特点,提出高校后勤服务力的概念,并在分析高校后勤服务力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对要导入相应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以及确保这些服务内容与服务项目有效执行的分析,回答了如何把高校后勤服务力转化成服务优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产品的经济学属性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基于对高校后勤市场结构和生活服务产品经济学属性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按竞争性私人物品确定供需双方的生产关系,按教育属性组织具体的服务产品生产的观点,从经济技术的视角论证了社会化改革应坚持市场化的大方向,并要坚持走现代企业之路。  相似文献   

7.
张林  赵雨  周雄 《经济师》2006,(3):78-79
文章提出高校后勤服务现场管理的含义,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根据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服务部门的现场管理特征,提出目前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有必要导入“5S”现场管理机制。并通过“5S”现场管理的理论综述,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导入“5S”现场管理机制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8.
徐甄 《经济师》2007,(5):212-213
文章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现状和特点,阐述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导入ISO9001标准的意义,并探讨了建立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其核心标志是:人、财、物逐步实现与学校行政管理体制脱钩,其现有的后勤管理体系,参与社会范围的平等竞争,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改行政拨款为收费服务。形成市场驱动,自主经营,有偿服务,自负盈亏,并以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的形式组建成下设若干个服务经营实体的高校后勤服务集团。转制后的学校与后勤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以契约为主的甲、乙方关系。由此而带来的财务管理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高校后勤是构建和谐高校的基础,深化高校后勤改革要从高校后勤的内部着手,创新机制,在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干群之间、部门之间,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为高校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朱晓梅  张爱青 《经济师》2006,(6):125-126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后勤保障。文章着重分析了高校后勤组织人力资源队伍的现状,重点探讨了高校后勤组织人力资源队伍优化配置的途径,提出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全面推进社会综合性变革及服务社会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恰当地导入和利用丰富的社会性商业资源,优化高校后勤保障供给工作的运作质量及服务效率,是当今高校后勤机构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笔者研究了现实我国广大高校中后勤供给业务外包工作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制定出了构建高校后勤服务业务外包策略模型、完善评审考查、监管及诱导体系建立等应对策略,给现实我国高校的后勤服务监理机构实施物资供应及服务业务外包机制运作提供相应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沙德银  周建 《经济师》2004,(1):112-113
高校后勤服务质量是指后勤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文章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环的概念 ,讨论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特性和管理方法 ,并提出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后勤的服务功能在内生的基础上也会衍生出一些外化的功能。首先,对后勤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内生和外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内生功能,以及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内生功能的拓展和变化,接着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服务功能的外化及其表现;最后,对后勤服务的内生和外化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NGO的存在,对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主体的官方救助体系形成有利的补充。NGO自身的特质也决定其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时更便捷、更专业。因此,在NGO行业中引入"竞争"的经济学概念,改变原先由政府全方位提供社会救助的模式,形成由政府主导、NGO参与、政府择优购买NGO提供服务这样的自由竞争市场,使得政府由原先"制定者"、"实施者"逐渐转变为"主导者"、"购买者"的角色,可以极大地调动NGO的积极性,激活市场动力,并且通过自发的市场调节,形成对有限行政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同时推动中国的慈善组织蓬勃发展,使社会救助事业取得跨越式进步。  相似文献   

16.
"精细化"就业服务,即坚持以人为本,为服务对象提供集约、规范、人性化的就业服务。实施"精细化"的就业服务,其关键环节还在于做好职业指导服务。职业指导在"精细化"就业服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详细的劳动保障政策咨询服务、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信息咨询服务、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劳动力供需服务等。职业指导在"精细化"就业服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职业指导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职业指导人员认真思考、反复研究,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案,以此全面服务于劳动力市场需要,服务于广大求职者和劳动者各项需求。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的改革创新,高校后勤在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后勤条件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高校后期管理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影响、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学校自身的经济条件、管理机制设置、思想观念等影响,现行我国高校后勤在服务理念、管理结构设置、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管理模式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提供完善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后期的管理作出微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贤  金淑芳  吴炯华 《经济师》2007,(3):119-12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启动以来,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的实力普遍增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实体内部管理水平的有效武器。文章以体系建立实践者的角度,对高校后勤服务实体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阐述了创新与理性关系的基础上,对高校后勤服务创新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理论性进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1)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规模庞大,师生众多,相应地高校后勤服务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业务拓展的领域越来越广,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全面构建我国高校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后勤服务法人实体,理顺学校后勤服务关系,强化保障与监督机制,全面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