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赵国栋 《时代金融》2009,(8X):36-38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本文以上证A股银行股为研究对象,通过时间序列回归方法得出CAPM模型中的贝塔系数和R-squared值,通过贝塔系数对银行股的类型进行分类,并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相应的股票。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R-squared值分析出银行股股价波动的因素大部分来自市场整体因素。比较股改前后β系数的变化,银行股的系统风险略有增加。以贝塔系数为因变量,以公司治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上市银行股价系统性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与通过依据R-squared值得出银行股股价波动的因素大部分来自市场整体因素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选取上证A股市场的50只股票,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与民生的各个行业.截取样本股票在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这一研究区间的月频数据,对其进行回归分析,进而得知每只股票的系数和可决系数.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其一,CAPM模型并不适用于我国的A股市场;其二,由于中国的上市公司的数目增加迅速,股市扩容非常迅速可能导致样本股票的数据满足不了假设条件从而产生CAPM模型与实际表现之间的误差;其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大多数是进攻型股票,适合于风险偏好者;其四,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尚处于弱有效市场状态,并没有达到CAPM模型所要求的前提假设条件,投资者更多表现出盲目跟风投资;其五,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散户们更愿意投资国有企业的股票;其六,在证券交易中,投资收益的多少不仅仅只受到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非系统性风险也会影响最终收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协整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金融危机时期与2014年6月—2015年9月A股动荡行情时期A股与美股、港股的联动性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金融危机后期以来,A股市场对美股与港股市场的激励响应效应均在增强。在此轮A股动荡时期,下行时期(2015年6月—2015年9月)A股市场对美股与港股市场的联动影响力较上行时期(2014年6月—2015年6月)强。通过两个特定意义时期的比较分析,得出国内A股市场的相关政策和监管启示。  相似文献   

4.
动量效应作为一种金融异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市场。然而在丰厚收益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学术界称之为"动量崩盘"。本文在确定中国A股证券市场动量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动量组合的风险性质。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周度的动量效应;且该周度效应无法被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所解释;A股的周度动量效应没有出现普遍存在于其他动量市场的"动量崩盘"现象,表明在A股市场实施动量策略,不仅收益比美国市场更丰厚,而且风险更小;而动量组合在牛熊市中不对称的收益表现,使得动量收益可以和股票期权一样被市场预计波动率所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协整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金融危机时期与2014年6月—2015年9月A股动荡行情时期A股与美股、港股的联动性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金融危机后期以来,A股市场对美股与港股市场的激励响应效应均在增强。在此轮A股动荡时期,下行时期(2015年6月—2015年9月)A股市场对美股与港股市场的联动影响力较上行时期(2014年6月—2015年6月)强。通过两个特定意义时期的比较分析,得出国内A股市场的相关政策和监管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上证封闭式基金为样本,选取2007年12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采用单指数模型、BJS两步法和横截面检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基金市场对CAPM的适用性。CAPM并不适用于我国基金市场,原因在于基金市场的不成熟以及投资主体投资理念的非理性。同时CAPM条件过于苛刻,在对资本市场进行检验时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断创新,影子银行规模快速扩张,也引起了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银行业上市公司占据了A股市场总市值的最大比例,由银行业衍生出来的影子银行是否与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拟合模型来检验中国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相关性,结论认为: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呈现负相关性,影子银行对A股市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A股市场日渐成孰,容许更多投资者加入,而为了增加集资渠道及融资灵活性,中国内地企业也可安排在香港以H股形式上市,自从2002年,有些公司先在A股上市,之后再到H股上市,也有先H后A的,近年也流行AH股同步上市。在2013年已有82家公司同时在AH两地上市,而两地股市价格差异已是一个长时间现象,有见及此,本文以计量模型探讨两地的银行股皮板块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而制订合适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沪深A股股票收益率,实证检验了CAPM的有效性。通过应用Fama和MacBeth修正后的两步方法,可以避免股票收益率的异方差现象,使得估计量更加精确。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CAPM并不能解释沪深A股股票收益率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
CAPM在上证A股市场的有效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5年下半年我国证券市场大牛市行情的出现,市场本身在制度法规等各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但从CAPM的角度来分析上证市场效率的现状,实证的结果无法说明上证A股市场在本轮牛市中是有效的,这样也就无法验证近几年的改革创新使中国股市环境得到改善这一判断.而导致模型失败的深层因素即CAPM本身的适用性问题,也许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以上证A股指数和香港恒生国企指数的日收盘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关系检验分析我国A股、H股市场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发现两个市场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A股、H股市场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现为A股市场显著引导H股市场。最后,运用方差分解分析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2.
王宇帆 《中国外资》2013,(10):174-175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基本进入了弱式有效的时代,仅仅从股票价格本身很难再获得对于未来股价的预测信息。从CAPM模型的扩展中,国外学者先后加入了消费、生产、货币等宏观因素,本文遵从国外学者所加入的因素,采用中国的宏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果表明:我国的生产与货币对A股市场的影响显著,但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因而我国A股市场与宏观经济已经体现出了较强的联系,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A股市场有能力成为财富的蓄水池。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A股H股的概念角度入手,解释A股H股的产生与差异,具体分析同股不同价的原因与形成.利用表格和图形更量化的展示A股H股的差异与联系,阐述同股不同价地由来以及由于政策的缺陷所带来的和即将带来的危害,提醒投资者注意理解H股的本质属性,同时对于香港及海外市场的了解应当加强,避免由于盲目造成的投资失误与误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市值加权法分别编制相应的A、B股市场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经济计量模型对A、B股市场关联性进行多角度、分阶段的实证分析,以期得到B股开放前后两市关联性的结论。上述研究可以对A、B股的内在关联性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为管理层在决策上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之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是从公司理财角度研究交叉上市的核心领域。本文以截止2008年6月30日在内地、纽约与香港交叉上市的11家中国公司为样本,分别采用CAPM和Gordon模型估算分析公司在内地、纽约和香港三个市场的资本成本,结果表明:(1)在A股市场CAPM模型下的资本成本要高于Gordon模型下的资本成本,而在N股市场和H股市场,结果相反;(2)采用CAPM模型与Gordon模型均证明公司在A股市场的资本成本(β系数)低于其在N股和H股市场的资本成本。A股市场较低的资本成本反映出我国股票市场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不足,我国股票市场亟需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许少强  金强 《上海金融》2012,(4):79-82,118
自从我国实施QFII制度以来,随着QFII投资额度的增加,QFII在我国A股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本文通过改进的GTW模型,选择2004年三季度至2011年一季度作为研究区间,对QFII在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84.85%的QFII采取了惯性交易策略;在指数上涨阶段QFII的惯性交易策略有所增强,而在指数下跌阶段QFII的惯性策略有所减弱,有时甚至采取反转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17.
CAPM是当代金融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主要主要是探讨证券市场中风险资产与资产预期收益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描述在均衡状态下市场风险与资产收益的关系.近年来关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的检验越来越多,大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并不总是有效.本文选择了华谊兄弟来验证CAPM模型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选取了华谊兄弟个股的日数据和周数据分别与上证A股、深证A股和创业版市场进行回归,以此分析哪一个市场的收益率作为CAPM的市场收益率更加确切.同时本文还对华谊兄弟的股价进行预测,以此分析CAPM模型在我国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的三阶段股利贴现模型,以三家A股代表性上市银行为样本,以较为谨慎的盈利增速,模拟测算了其内在价值,并与市场公开模型进行了结果印证。研究表明,A股上市银行股票的市场价格长期低于其内在价值区间,从模型参数角度分析,这种估值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实际折现率溢价、长期增长信心折价、非对称信息折价、短期投资考核机制等。本文认为,未来A股上市银行股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将会来自于自身估值回归,那些经营基本面良好、投资者关系公开透明的银行的股票或存在较大的估值回归动能。  相似文献   

19.
H股回归及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亮 《新金融》2007,(4):44-47
随着内地经济以及股市的发展,原来赴香港上市的H股企业纷纷回归A股市场上市融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回顾了H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历程、原因、背景、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H股企业的回归,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将重塑价值投资理念、增强A股市场与香港股市的联动,促进内地股市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估值低不等于被低估,A股估值的大幅回落更多的是由于对市场的抽血远大于造血,A股能否再现牛市,需要货币政策的明确转向或者上市公司融资步伐的大幅降低。经过2011年4月中旬以来的持续下跌后,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达到历史低位,其中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估值已经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