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特征是:两权分离和股权分散。两权分离后,股东和经营者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当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时,就有可能造成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即代理问题。解决代理问题方法通常是建立一套约束机制,用以实施对代理人的有效监督和激励。委托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要对代理人进行某种程度的约束,也就有必要先对代理人的业绩进行恰当评价,而评价代理人行为效用,  相似文献   

2.
一、激励相容的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契约理论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广泛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任何抉择策略与行为后果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威廉·维克里和詹姆斯·米尔利斯在对该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引入“激励相容”的概念,从而建立了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无论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其目的都是追求约束条件下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代理人可能做出偏离委托人目标函数的行为,而委托人受不对称信息的制约,无法进行有效监督与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在面对代理人问题的情况下,委托人需要做的是如何根据能够观测到的不完全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此时,委托人面临着代理人的两个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企经理贪污腐败、侵吞国有资产等机会主义行为比较严重,已有文献是在委托—代理框架内,从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人难以对代理人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督考核,从而诱致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动机这一角度出发,来解释我国国企经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其实,信息不对称不仅使委托人难以对代理人实施有效及时的监督考核,  相似文献   

4.
尹莉萍 《魅力中国》2009,(12):19-20
委托代理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互分离,并以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主要特征,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是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会计信息也成为委托人考核和评价代理人业绩的依据。由于委托代理制存在的问题,某些代理人为满足自身的利益而操纵会计信息损害委托人的利益。研  相似文献   

5.
从激励补偿角度协调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产生代理问题.这种委托一代理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表现为委托人目标与代理人目标的不一致.为了促进企业管理者采取与企业利益一致的经营决策,企业所有者应设计合理的激励补偿系统来促进企业有效运转.建立激励补偿系统的原则,一般遵循绩效挂钩原则、利益相关原则、风险相称原则等.激励补偿系统的实质是对不完全契约的有益补充,可以最大程度上诱使代理人的决策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企业治理之合约安排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合约安排的视角对企业治理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激励合约设计.分析代理人剩余分享系数、努力变量、激励变量、努力成本和激励成本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经济意义,从而得出了一些主要的基本结论:第一,委托人设计的激励合约具有一定的状态依存性。第二,委托人的监管效率是合约设计的重要因素,且监管本身具有概率性。第三,委托人要关注边际业绩分享系数的作用,进而必须关注“剩余标的”本身的选择。第四,一旦委托人也对产出做出自己的贡献,代理人的风险中立性就不能保证带来最优的结果。第五,委托人“先行一步”的优势是激励合约效率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激励目标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鼓励代理人更努力地投入工作和诱导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期望的行为,还应该关注代理合约对员工人力资本投资、企业人员构成调整、企业文化培育、企业战略执行等方面的激励与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激励目标理论的合约逻辑和基本内容,进而对其合约特点与理论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如何激励供煤商提供更符合发电商需要的煤炭,建立了多代理人、多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假设供煤商为代理人,发电商为委托人,研究了根据煤炭的质量、交货和价格不同,发电商给供煤商的激励价格的制定问题。分析了两个代理人在竞争和独立关系下,激励合同的制定。研究发现,在多个代理人有竞争关系时,引入相对业绩比较,即将代理人工资同其业绩相对另一代理人绩效的高出部分挂钩,并不总是帕累托改进。而且,在相对业绩比较方面,不同维度的工作能起到和相同维度的工作相同的业绩比较作用。  相似文献   

9.
1.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目前,我国正在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代理人)之间存在着委托一代理关系。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同的情况下,二者的利益不一致,目标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选择或者观测成  相似文献   

10.
将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产权博弈定位在市场中依法进行,是完善制度建设的现实选择现行国有产权管理制度仍然是沿用委托代理方式。鉴于企业国有产权的终极所有者处于缺位状态,在现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发生的博弈主要是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展开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可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1.
Both soft, noncontractible, and hard, contractible, information are informative about managerial ability 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 If a manager's future compensation depends on expectations of ability or future performance, then the manager has implicit incentives to affect the information. We examine the real incentive effects of soft information in a dynamic agency with limited commitment. When long-term contracts are renegotiated, the rewards for future performance inherent in long-term contracts allow the principal partial control over the implicit incentives. This is because the soft information affects the basis for contract renegotiation. With short-term contracts, the principal has no control over the basis for contract negotiation, and thus long-term contracts generally dominate short-term contracts. With long-term contracts, the principal's control over implicit incentives is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effective contracting on an implicit aggregation of the soft information that arises from predicting (forming expectations of) future performance. We provide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soft information to have no real incentive effects. In general, implicit incentives not controllable by the principal include fixed effects, such as career concerns driven by labor markets external to the agency. When controllable incentives span the fixed effects of career concerns, the latter have no real effects with regard to total managerial incentives—they would optimally be the same with or without career concerns. Our analysis suggests empirical tests for estimating career concerns that should explicitly incorporate noncontractible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史青春  王平心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113-117
文章特征化了一个在投资能力方面具有私人信息的委托人,和一个在努力水平上具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在联合生产产品时所面临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为研究结构性信息不对称对收益激励的影响,建立了双边道德风险奈件下的收益激励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险中性的委托人和严格风险规避的代理人联合生产产品时,激励努力的次优契约可以达到,只是不能为代理人提供完全的保险;在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隐藏信息不再是有信息的局中人的最优策略,而私人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可以促成次优转移均衡的实现,这说明和单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单边道德风险相比较,结构性的信息不对称并不一定使得双边道德风险问题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不对称信息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相关理论,通过建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激励机制模型,研究集团母公司如何设计有效的报酬合同以及如何在该合同中能同时体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者的财务控制和激励机制的问题,以克服子公司经营者"道德风险",最终实现企业集团财务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吴文清  赵黎明  谢菲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127-130
文章考虑政府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经理人的信息不对称,建立政府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经理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与孵化器经理间的策略互动效果,孵化器经理人的激励诱因契约以及最优努力水平。研究表明,单独以孵化器利润为因子的激励契约,能使孵化器经理人做出最优努力水平分配,孵化器经理注重扩大孵化规模和提升成功创业企业两种努力的平衡。当每单位投入的扩大孵化器规模的边际努力水平与每单位投入的提升成功创业企业的边际努力水平之比为成功创业企业平均利润返还与孵化企业平均物业及管理收入时,契约为帕累托最优契约。  相似文献   

15.
Should incentive contracts expose the agent to market‐wide shocks? Counterintuitively, I show that market risk cannot be filtered out from the compensation and managed independently by the agent. Under plausible risk preferences, the principal should offer a contract in which performance pay increases following a favorable market shock. In the aggregate, however, the effect of market risk on individual contracts diversifies away and the agency problem does not directly affect the cost of capital. The analysis suggests caution in interpreting changes in cost of capital in terms of the stewardship rol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We examine a principal–agent setting in which the principal uses 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multiple purposes—to provide incentives and for retention decisions. The principal choos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bias in the system, which determines whether the performance report is stringent, neutral, or lenient relative to the unobservable actual outcome. We show that when the report is used only for incentive purposes (an incentive role), stringency alleviates moral hazard.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principal's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cost from incorrect retention and firing decisions (a fit evaluation role), there is a demand for leniency. Surprisingly, however, we show that adding a fit evaluation role to a system serving an incentive role can accentuate the demand for stringency because stronger incentives can also indirectly improve retention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7.
黄亮 《南方经济》2009,(9):27-36
团队业绩导向的不完善激励工资契约和团队成员流动的综合作用对团队成员的职业声誉关注、最优激励工资契约和团队成员的互助合作的影响依赖于团队成员的风险规避程度。当团队成员的风险规避程度足够高时,团队成员的职业声誉关注效应受到激发,委托人通过提高对团队成员互助合作的显性激励强度可以有效促进团队成员的互助合作,而且团队成员的最优互助合作努力水平向上扭曲的程度随着团队成员流动的可能性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林建宗 《科技和产业》2008,8(10):61-66,78
有效机会主义治理机制是维持组织间诚信合作的基础,这些机制主要包括:选择伙伴与改变伙伴偏好、设计惩罚与奖酬的激励机制、依靠隐性的社会关系合同、完善信息获取与共享机制等。首先应着力选择诚信的伙伴或增强伙伴的诚信偏好,但仅此而已是不够的,有必要借助激励相容的显性合同与隐性关系合同的共同治理。同时,有效的治理需要有用的信息,因此信息获取与共享机制是关键,这种机制还通过影响参与方获得重复交易机会的方式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入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璟 《科技和产业》2004,4(12):42-44
激励是企业管理者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高校学生管理者也应该掌握一些激励理论并将其应用 于学生管理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