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现代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竞争准则,20世纪末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组织和经营模式,它就是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灵捷性,而灵捷性是在当前以及未来社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它决定了虚拟企业即将成为21世纪具有重大竞争力的企业模式.因此,灵捷性的管理成为企业的主题内容之一.但是,现今文献,从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去分析竞争力管理的文章目前尚不多见.创新之处即在于从这一新的角度入手,以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为主线,结合实例分析其各个时期的灵捷性竞争力管理.最后以图表形式得出各时期竞争力管理要点及结论,即培育和保持灵捷性是虚拟企业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杨舟  刘汉进 《生产力研究》2005,75(9):198-199
虚拟企业与共享服务是两种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从组织模式上看,虚拟企业和共享服务分别为企业外部市场半内部化和内部组织半市场化的两种形态。本文提出“虚拟共享”的思想,并指出随着企业边界的模糊化趋势的加强,虚拟企业和共享服务两种形态将走向这种全新的组织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管理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企业是敏捷制造模式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具有传统企业所不具有的许多优势,能够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为了应对挑战,迫切需要有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来改善和提升传统企业的竞争能力。虚拟企业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能够改善企业的资源状况并应对挑战。因此,把握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规律,掌握其管理要点,对指导企业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首先,讨论了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然后建立了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了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要点;最后,根据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了虚拟企业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4.
论如何建设有效的虚拟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它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支撑、为及时抓住特定的市场机遇而组建的一种本质为诸种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性联合的动态组织合作模式。虚拟企业文化因虚拟企业的固有特征而具有特殊性 ,因此虚拟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很多地方也有别于传统企业。本文就如何建立有效的虚拟企业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虚拟企业中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铮 《经济管理》2001,(2):39-43
实践表明,虚拟企业可能成为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组织形态的一种较理想的解决方案,为了组建一个成功的虚拟企业,其成员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从分析虚拟企业对于其成员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入手,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建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的组织模式-多层面组织,并分析了其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的决策流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企业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它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动态联盟,当期望目标达到后,此组织即告解体。虽然成功地实施虚拟企业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实施这一战略也存在许多风险,其中组建过程中的伙伴选择问题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伙伴选择的决策流程作深入研究,以防范虚拟企业风险。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主流模式-虚拟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虚拟企业的概忿 虚拟企业,也称动态联盟,是为实现一个市场机遇,而将拥有实现该机遇所需资源的若干企业集成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网络化分布式的动态组织,它能够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织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的企业模式;它是依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实现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它能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机遇产品或服务。虚拟企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它既有市场的灵活性,又有传统企业的相对稳定性,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新的组织模式。虚拟企业存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时限的合作和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企业的绩效协同模糊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将是21世纪的重要的敏捷制造的组织模式。如何有效地监督成员企业高效地完成分配的任务将是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但由于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具有许多不同的特性,为此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绩效考核也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可根据虚拟企业的特性设计一种动态的虚拟企业绩效考核方法-基于虚拟企业的绩效协同模糊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
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及其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企业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支撑、为及时抓住特定的市场机遇而组建的一种本质为诸种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性联合的动态组织合作模式,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由于虚拟企业运作的特殊性,它的企业文化在很多地方有别于传统企业?本文试图从其运作的特殊性出发浅析虚拟企业文化及其核心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0.
张太海 《经济师》2004,(8):137-138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 ,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和利用。虚拟企业的实质是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借助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弥补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它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对虚拟企业的研究将为我国目前企业再造与重组提供积极而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莫少颖 《经济师》2001,(11):249-250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先进生产经营方式 ,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企业所重视和利用。虚拟企业的产生有其客观背景 ,它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对虚拟企业的研究必将为我国目前企业再造与重组提供许多积极而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虚拟企业"因其对市场极强的适应能力而受到各界的关注.然而,虚拟企业理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将虚拟经营企业等同于虚拟企业,从而无法科学揭示虚拟企业的边界.从策略性外包的特征看,客户关系是企业真正无法被取代的一种"特权",除了这项"资源"外的任何资源都可以从供应商处取得.当企业将除客户关系外的所有功能都外包以后,它就变成了虚拟企业.对这类企业来说,惟一能够构成其边界约束的就是发现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种能力将得到无限延展.因此,虚拟企业是真正的"无边界企业".  相似文献   

13.
对虚拟企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 ,现代企业出现了虚拟化经营的趋势 ,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 ,以现代企业理论为框架对虚拟企业这一现象进行了思考 ,认为虚拟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在动态竞争环境下的体现 ,虚拟企业是介于市场和一体化组织的中间形式 ,是一系列合同关系的联结。  相似文献   

14.
透视虚拟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慧丽 《经济论坛》2001,(13):21-2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会考虑利用虚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使自己获得竞争优势,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形式将为世人所瞩目。   一、虚拟企业的性质   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拟化,以利用较低的构建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建立的企业组织形式。按照企业理论,虚拟企业是由多个成员企业组成的…  相似文献   

15.
许俊锋 《经济师》2004,(8):163-163,17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虚拟企业是一种能够适应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新型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不同于以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的传统企业治理结构 ,而是对于传统企业治理边界的模糊。针对这一特点 ,虚拟企业以其相适合的动态多元的治理结构 ,形成有主导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6.
<正> 1、虚拟企业的形态 1991年,美国Lehigh大学Iacocca研究所的Steven L.Goldman,Roger N.Nagel和Kenneth Preiss提出以动态联盟为基础的灵捷制造模式,并将这种模式概括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这种组织的目的是整合整个社会的制造资源,采用企业动态联盟的形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1992年,William H.Davidow和Michael S.Malone将这种组织定义为“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他们对虚拟企业的定义是描述性的:从外部看,它几乎没有边界,公司、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变化;从内部观察,企业是不定形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虚拟企业产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虚拟企业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然而有很多虚拟企业的研究是基于管理学范围框架进行的,而对于经济学框架之下的研究还不是太多.本文在对虚拟企业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从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企业边界理论的角度对虚拟企业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虚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所在,以及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梅  刘豪 《经济问题》2007,(12):114-116
虚拟企业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它在财务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了许多新特点;由于参与市场的利益分配,虚拟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及自身风险的威胁,这使其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并具有特殊性.为防止虚拟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和扩大,虚拟企业有必要建立合适的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对虚拟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旨在提高虚拟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杨志宁 《经济师》2006,(4):165-165,167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它使我们有可能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这种组织模式打破了现存价值链结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益的选择。文章从价值链的角度对虚拟企业进行了分析,指出虚拟企业存在的理论依据,并说明了虚拟企业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企业的边界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但是有的企业是实体规模扩张,而有的企业是实体规模缩小,但虚拟部分大大增加。文章引入了品牌资本来分析企业边界和规模的变化,建立了由商品的价格、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品牌资本共同决定的企业边界的函数。由于实体企业和虚拟企业组织运营模式的巨大差异,品牌对这两种企业的规模和边界的影响途径也不相同,文章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