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充闾围绕庄子哲学思想中"逍遥游"这个主旨,进行多维度的探求,使这部传记具有《庄子》哲学思想品读的文化存在意义。该作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以"游世"说为立论,阐发"游世"思想的哲学意义,并采用可行的解读路径,揭示庄子哲学的形上之义。该作将传记、散文、理论专著成功地融为一体,展示了较强的可读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提供了一种距离读者更近的《庄子》阅读方式,也为丰富庄学的文本类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充闾的《逍遥游·庄子传》,依照的是庄子本人留世的有限的著作文本,经过作者多年来的潜心钻研和知识积累,采用层层召唤、诱读深入的"召唤式"结构,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填充;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吸引和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由结构的创新实现了在传记文学审美创造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的变化邀游,具有上古宇宙论与神话的背景。鹏是阳气的象征,鲲则是阴气的象征;庄子的“道”取象天地阴阳未分化前的“混沌”,阴阳的产生意味着混沌状态的分裂与结束,这是对“道”的背离,所以象征“阳”的鹏鸟只能是有待的;逍遥游的境界意味着要绝圣弃智,无思无虑,混和于混沌自然,如果意欲分别、分裂原初状态的“道”(混沌),哪怕只是走出第一步,将道“混沌”分解为阴与阳,也是背离了“道”;庄子是一个思想批判者,又是一个社会批判者,《逍遥游》关于远害的叙述,曲折反映了庄子时代社会的险恶与民生的艰危。  相似文献   

4.
《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逍遥游》的基本主旨就是“闲放不拘,怡适自得,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精神解放和精神自由,实现超越和达到逍遥游境界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是做到“心”的剥离,这种剥离就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特质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影《莫扎特传》由著名导演米洛斯·福尔曼拍摄,是传记电影中的经典之作。其以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叙事方式巧妙地将天才莫扎特的一生冷峻、客观地向观众展现。文章将从人物安排、叙事视角、冲突设置、叙述线索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传记电影《莫扎特传》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6.
庄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智慧和飘逸的一种象征为后人所倾慕。文章以“达于道”的内在状态作为庄子形象的落脚点,从精神上的隐士和诗人这两个方面评述了《庄子》散文中庄子形象。  相似文献   

7.
《庄子》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书,流传至今的《庄子》只有三十三篇。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历代文人墨客和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受到了《庄子》的影响。虽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庄子》却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引人深思,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本文由《庄子》中"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这句话,从四个方面,简单叙述庄子思想中的"无"。  相似文献   

8.
《庄子》一书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经典之作,庄子也是公认的先秦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其实,通过对《庄子》一书中关于孔子本人及其儒家思想的态度,不难看出,《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朱利安·巴恩斯在《福楼拜的鹦鹉》中以不同的文本形式,演绎着历史叙事的不同方式,最终构建其关于福楼拜的又一部传记兼历史著作。以历史的文本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来进行质疑,从文学批评角度来看,历史的文本赋予了旁观者解读的权力。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传记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一股热潮.本文主要从继承与发展、种类与特征的角度解读新时期的传记文学热,继而从青年学生、劳动者、明星粉丝、成功人士等群体的需求的角度分析这股热潮成因.论文还探讨了这一时期传记文学作品存在的不足,指出了部分传记文学作品存在的媚俗化、功利化、快餐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了本纪、世家和列传等体裁。其中本纪即帝王的传记,如"五帝本纪"、"高祖本纪"等,而项羽未称帝,却被列入本纪之列,本文就《史记》中为何把项羽列入"本纪",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宋末元初知名文学家姚云文, <宋史>、 <元史>、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 <全宋词>姚氏小传因属草创,故甚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订补.云文号江村,宋度宗成淳四年(1268)登进士第后,初仕为高邮军高邮县(今属江苏)尉,曾任县令,辟高邮军(今江苏高邮一带)判官,又辟淮南东路招讨使司书写机宜文字,除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一带)观察推官,再除主管尚书工部、刑部架阁库,选人阶至承直郎.入元后,任瑞州路新昌县(今江西宜丰县)石溪书院山长.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十一月后,尝任潭州路(今湖南长沙一带)儒学教官.有<江村近稿>,一名<姚江村逸稿>.  相似文献   

14.
《春香传》在艺术形式、叙述范式、语言等方面深受中国文化、文学的影响,显示了中朝自古以来文化交融的历史。它是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文坛上,萧红是一位极具特色的天才作家。她短暂而苦难的一生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正是凭借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作家认真地观照自己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生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整个人类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具有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刘昫的《旧唐书·李百药传》校勘差错较多,差错的类型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标点错误1例、名称错误4例、用词错误6例、脱文多字4例.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对表情类文本《莺莺传》的翻译,在语言维将原作融"史""诗""论"多种笔法于一体的传奇体改编为现代短篇小说形式,并以"句"为本位进行翻译,保留了原作清晰晓畅的语言风格;在文化维,通过省译、增译、音译、直译及加注等翻译方法力求文化信息的形象传达,以传播中华文化,同时通过改译和增译等方法,塑造了与原作不同的莺莺形象,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东方女性的认知期待。  相似文献   

18.
中村惕斋是日本江户初期著名的汉学家,其《诗》学专著《笔记诗集传》在朱子学占主流思潮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别样的姿态。于朱熹《诗集传》既有全面继承又力求突破,反映出建国初期的德川幕府《诗经》学发展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9.
乌宝是元代流通的主币楮币.它的“外”形好像方“方正”正,其“内实”却藏纳着很多“垢污”.“垢污”表现之一是生平经世的投机性,为了一时一己之利,它毅然“厌祖、父业,变姓名”,即背弃“钱氏”和“楮氏”两条祖源,独尊“尽得其通神之术”的“乌氏”;二是个性品格的曲随性,其体态“轻”巧、单“薄”、“柔”软,随人随时而“舒卷”自如,极力称人之心如人之意,曲随人之所求;三是社会流通的腐蚀性,它流通于各个领域,大搞“奢靡”之风,使官员和社会腐化堕落;四是取人弃人的势利性,用势利眼对待人,对富人“每屈辄往,虽终身服役弗厌”,对穷人则“甚厌之”、“终不肯一往”;五是市场交换的多诈性,或招摇过市而取利,或用魔法以套取社会财富,或用金蝉脱壳之技以推卸罪责,或推波助澜以浑水摸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