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葛扬 《经济纵横》2007,(6):7-10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决定经济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之所以如此快速,产权制度的变迁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对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认识,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制度决定论的对比,分析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制度要素。并进一步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以及数学模型两个层面,论证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有效的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质量变化的重要原因这一假说,论述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并依据1992-2007年数据检验了二者长期因果关系。结论是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长期格兰杰原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与经济增长速度并不同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需要从制度方面加以型塑,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与质量提高进行同步。  相似文献   

4.
现代经济学理论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量不可直接观测的制度变迁隐变量,实证分析我国新世纪以来的经济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在绝大部分程度上归因于制度的改进,制度变迁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建国以来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作用进行了探析。指出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国家政治力量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改革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最终陷入了停滞,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体制改革,而其体制改革作为制度变迁的一种形式仍然属于国家政治力量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并且使体制改革呈现出渐进性和在一定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滞后性的两个特征。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方式将逐步转变,最终建立起具有内在制度创新机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变迁转变为自发性制度变迁模式,促使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各国经济增长是其资本积累,人力资源,技术进步与创新,制度变迁等要素不同比例组合的函数,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短期内技术进步还不能发挥主要作用,资本积累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上,无论是人力资源,技术进步还是制度变迁都离不开资本投入,资本积累转化为有效投资,就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制度变迁。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适合经济增长的制度能带来社会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对我国而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需要制度改革,但制度改革主要受外生变量影响。而且,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经济沿着均衡稳定的路径增长;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制度变迁会打破均衡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是由包括制度和技术在内的多因素推动的 ,比较其中的制度与技术变迁的相对优势 ,不可能有一个非此即彼的结论。从制度与技术自身的比较出发 ,不难发现 ,经济增长中制度变迁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依赖性 ,它们各自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并不相同。经济主体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偏好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要想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 ,必须既要注重技术创新 ,又要突出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9.
制度供给、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朝贵 《经济师》2006,(3):186-187
制度变迁抑或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理论争论的热点。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坚持内生的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事实上,制度和技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都发挥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制度供给不足和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滞后的双重制约局面,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成为当前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诺斯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应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高效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验证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将广义的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与制度进步,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论证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变迁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洪庆  朱荣林 《生产力研究》2004,(10):90-91,145
通过采取适当方式将制度变迁量化 ,并利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经济体制变革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 ,是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 ,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和制度变迁都被认为对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所发挥的结构效应非常明显,制度的合理配置和变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起了很大作用。但究竟是结构效应还是制度效应还是二者的合力作用带动经济的增长,不能简单割裂或简单结合。文章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制度分析有机结合,阐述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各阶段经济增长结构效应发挥所需要的制度基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结构效应进行分析,认为结构效应的发挥是与之紧密联系、相互牵制的制度变迁的结果,同时结构变化又会促进制度变迁,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一种互为机理的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学理论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 ,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通过将制度变革量化 ,通过对 1978年以来的制度变革在山东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制度变革对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 ,是促进山东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5.
陈健生 《经济学家》2002,(2):120-121
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制度变迁,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后,肯定会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又有不同影响,既有可能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可能限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对经济增长是重要的。制度可以区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约束对正式制度的变迁及运行产生影响。只有与非正式制度约束相协调的正式制度变迁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绩效。引Hofstede的国家文化差异模型,运用36国面板数据重点考察非正式制度中的文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个总结性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变量,但是却没有这方面的理论模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笔者把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统一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已成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互动机制研究:1996—20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演进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机制.采用SYS-GMM估计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 制度变迁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速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降低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因技术与制度协同反馈机制的弱化,对经济增长造成双重制约.因此,应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互促机制,以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回归的方法对我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波动与实际产出增长率的波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今后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应致力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关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D.North模型为中心,综述西方制度变迁理论中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观点,分析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和产权的迂回作用关系,以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绩效提高有所借鉴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