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来说,开发超仿棉涤纶长丝产品绝非偶然。该公司副总经理裘大洪告诉记者,2010年,百宏看准了市场,开始了超仿棉的开发。"超仿棉纤维的开发是纤维技术的高效组合,我们超仿棉纤维的开发灵感来源于棉花纤维的特征,棉纤维非规则中空,柔软自卷曲,持久性强,亲水,触感舒适性好。但是超仿棉的要求是看似棉,摸似棉,穿似棉而胜于棉。为了大大提升纤维的舒适性,生产技术中我们采用纤维细  相似文献   

2.
结合超仿棉高导湿隔热性和棉纤维的亲水吸湿性,将超仿棉与长绒棉混纺,织造出超仿棉面料和毛巾,测试吸湿速干性、柔软性和质量指标,并应用在酒店布草上。  相似文献   

3.
超仿棉与以往的仿棉产品有本质区别。以往化纤仿棉主要通过纤维表面轮廓仿造或后整理等手段实现,纤维本身性能没有变化;而超仿棉要求既要提升落后于天然纤维的性能,又要巩固优于天然纤维的性能。近年来,一谈到超仿棉都会引起行业关注。其实,超仿棉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化纤仿棉本身就具有较长的历史,日本等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具备国际先进水平。而在近一两年,当超仿棉被列为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开发产品时,超仿棉就像雨后春笋般崛起。然而,在兴起的过程中,超仿棉这个概念也要谨防被炒作。  相似文献   

4.
被评为"国家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开发基地"的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超仿棉的研发道路上走在前列。"第一阶段是模仿棉的膨松性和棉的光泽。"谈及开发超仿棉的思路时,该公司董事长谈辉告诉记者,聚酯长丝的膨松性改善,不单只用变形加工技术,改变纤维聚集形态,使纤维集束形变为紊乱形,还利用纤维加工技术,采用不同原料组合,依靠不  相似文献   

5.
提起超仿棉,行业内很多人都会想起苏州金辉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在超仿棉的研发与生产方面,凭借着高亲水涤纶仿棉长丝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走在了业内的前列。而当初金辉是如何想起来进行超仿棉的研发与生产,也成为业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纺织服装周刊》2013,(6):26-27
历经多年发展,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超仿棉技术的发展方面,去粗存精,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走在了高仿真纤维到超仿真面料制品的新阶段。这些国家是通过什么途径走在世界超仿棉技术发展前列的?国内在超仿棉技术发展上情况怎样?存在哪些瓶颈?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平。  相似文献   

7.
在非织造业中谈及纤维,无论是棉、聚丙烯、聚乙烯、粘胶或某些高性能品种,它们总是生产的核心基础;而纤维的类别和型号最终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着非织造产品的性能。例如,棉纤维制作的产品,湿强力较高、更富有吸液性;聚丙烯纤维能提高柔软性、均匀度;聚酯继续以坚牢见长,在家用织物、建筑结构和其它耐用性物品领域呈现出强势;棉纤维和粘胶在日用揩擦巾市场具有优越性,也能相当地增长;而高性能芳族聚烯胺纤维则可增进产品的强度和防护性能。最近,Ahlstrom宣布,准备在威斯康星州GreenBay的水刺生产线上配置能够顺利加工棉纤维的过滤系统和其…  相似文献   

8.
在棉纤维成熟度的指标中,棉纤维的成熟系数和成熟度比,反应的是棉纤维个体的成熟情况,两者之间可以用数学关系式进行表达;成熟纤维百分率反映的是棉纤维集合体的成熟情况,不能由一根棉纤维的成熟情况描述全部纤维集合体的成熟情况;成熟系数、成熟度比与棉纤维成熟纤维百分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不存在必然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自被列入"十二五"纺织产品开发重点后,超仿棉这个概念越来越为行业熟知。再加上当前用棉难、用棉贵的现状,超仿棉产品出现的频率更是以超快的速度在增长。不可否认的是,超仿棉的出现顺应了市场规律,是纺织原料多元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超仿棉的出现,无论是对于棉纺行业、化纤行业,还是整个纺织工业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超仿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界定,它更多的还是一种行业通俗  相似文献   

10.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日前参加了2014年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本次参展,德福伦公司以差别化为基础,推出低碳环保系列产品、吸湿排汗凉感纤维系列、发热纤维系列、高舒感仿棉纤维等产品。这是德福伦公司从纤维提供者向产品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和服务商转变,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的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天然彩色棉制品有关知识问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天然彩色棉服装颜色为什么不那么鲜亮?棉花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化学结构式是C6H10O5,之外还有5%其它物质称为棉纤维的伴生物,除了棉蜡外,棉纤维中腔内留有原生质细胞核的残杂,残余物质的颜色随着棉花品种而不同,这些颜色决定棉纤维的本色。由于棉纤维遗传基因的变异使棉花出现非白色而具有其它的不同色彩。棉花纤维表面的蜡质,如果是普通白色棉花,其制品在染整加工开始,必须经过煮练以去除绵蜡,加之染料的色泽鲜艳,视觉反差大,故而鲜亮。天然彩色棉是棉花的一个新品种,其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无过程污染,也…  相似文献   

12.
当超仿棉被提到纺织工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的时候,几乎所有有研发能力的企业都看准了这块蛋糕,但以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真正能够将仿棉或者超仿棉的技术体系与产品体系完美对接的企业却是屈指可数.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仿棉涉及到的品种范围很宽泛,不同的应用领域要求的技术指标不同,‘具体化’是当前行业必须要做的工作." 解救"成本之殇" 追溯超仿棉的发展历史发现,即使在今天对终端市场仍旧比较陌生的概念,早在二十年前的日本就已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具备了成熟的工艺技术.中国对于超仿棉的研究也有近10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外观上仿棉、性能上仿棉、功能上仿棉.  相似文献   

13.
混纺比对聚乳酸(PLA)/棉混纺纱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乳酸和棉纤维以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并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探讨了混纺比与纱线强度、伸长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聚乳酸纤维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秉持“科技与时尚”的发展理念,是专业生产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内先进的纺丝和后处理联合生产线。据该公司教授级高工孔彩珍介绍,德福伦主营细旦、阳离子、涡流纺专用的“德系列纤维”,发热、凉感、超仿棉等功能性及组合的“福系列纤维”,各种异形截面的“伦系列纤维”及原液着色的“丰彩系列纤维”等差别化纤维产品,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纺织》2004,(4):152-153
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改性的天然棉纤维——活生棉 天然棉本身的纤维就具有天然的多孔质构造,若将银化合物的矿物质磨成6milliliter microns大小的颗粒后,以特殊制程将天然棉纤维中的天然多孔质封住,处理之后的纤维便称为“活生棉”。活生棉具有吸汗、速干、抗菌、防臭及保温等五大功能性,安全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棉织物是指以织物棉纤维为原料制成棉纱线后,由棉纱线加工制成的纺织产品。植物棉纤维属于锦葵科植物种子纤维,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果胶质以及含氮化合物。棉纤维具有容易缩水、容易吸收水分、耐碱不耐酸、耐热性和耐光性较差等特点,所以在日光下曝晒时染色棉织品容易出现褪色、掉色等情况,棉织物在光照下掉色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文章将从棉纺线和染料两个大方向,详细讨论影响棉织物日晒色牢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醋酸面料的主要成份为醋酸纤维。醋酯纤维是以纤维素(即从与棉纤维同属一种化学分子成份的木浆纤维素中提练出来的一种天然物质)与醋酯酐等为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加工而制成的可用于纺纱织造的醋酸长丝纤维。它以纤维素为基本骨架,具备纤维素纤维的基本特征;但它的性能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铜氨)又有所不同,具有合成纤维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纺织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当下,棉花缺口问题却日渐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为缓解棉花等天然纤维的不足,业内对超仿棉的诉求日益强烈。在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国际纱线(春夏)展览会上,以"逸棉"为代表的超仿棉产品成为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毛/棉混纺织物一浴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纤维、羊毛纤维都是天然纤维,由其生产出的毛/棉混纺织物被认为是高级产品,该产品兼有羊毛的丰满手感,优良的回弹性能,并具有棉的吸湿性及穿着舒适性,因而毛/棉织物作为理想的服装面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纺织产品,为了生产出流行色的服装面料,毛/棉织物已转向匹染或成衣染色。然而,由于羊毛与棉纤维分别属于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染色性质差异很大,很难用单一染料一  相似文献   

20.
Viloft/Modal/棉混纺织物的开发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博 《陕西纺织》2006,(3):39-40
Viloft纤维是一种木浆纤维素纤维,截面为扁平状,纤维吸湿能力大,染色性能优良,纤维柔软,保暖性强;Modal纤维柔滑光洁,强度大,韧性和耐磨性好,染色均匀,轻柔滑糯,有丝的光泽,吸湿透气性好,吸色透彻,色牢度强等;棉纤维渗水透气性好,手感丰满,具有天然转曲,利用三种纤维的优良性能,开发的面料,吸湿透气,风格独特,挺括抗皱,保形性好,适合开发高档服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