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网孝感供电公司以"小善微孝"为主题,通过开展"十善十孝"教育实践,从小处着手、从微处落力,积极教育引导员工"行小善,尽微孝",以每名员工营造的"善的小环境"、"孝的微气候",促进企业、社会形成"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大环境"、"大气候",为电网发展和公司发展弘扬正能量、创造好环境、营造大气场,更好地服务孝感经济社会发展。"十善十孝"培育企业道德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将"善孝"理念从传统意义上的"行  相似文献   

2.
"善待生命,感悟孝源"、"善待父母,崇尚孝德"、"善待客户,倡树孝诚"、"善待岗位,弘扬孝理"……在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十善十孝"已深种于员工们的内心,成为他们行动的"导航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带动全盘客户服务中心因有坚持"小善微孝"32年的孝心服务队,故在国网孝感供电公司推进善孝道德实践活动中,抓住重点,将"善待孤老,回报孝亲;善待客户,倡树孝诚;善待岗位,弘扬孝理"这三善三孝作为突破口,带动善孝道德实践活动在客户服务中心的全面开花。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国家电网"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不断提升员工队伍人文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自2014年起,国网孝感供电公司结合"至孝至诚,图强图新"孝感精神,组织实施了供电"善孝"道德实践活动(以下简称"善孝"活动),教育引导员工修身立德、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打造了孝感供电公司及所属  相似文献   

4.
国网云梦县供电公司结合孝感供电公司开展的供电"善孝"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司核心价值理念,率先在湖北省成立首家"善孝"精神文明创新工作室、"善孝"助学基金。如今,在云梦县供电公司,以德育企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企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夯实"善孝"活动阵地  相似文献   

5.
正国网云梦县供电公司结合孝感供电公司开展的供电"善孝"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司核心价值理念,率先在湖北省成立首家"善孝"精神文明创新工作室、"善孝"助学基金。如今,在云梦县供电公司,以德育企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为企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夯实"善孝"活动阵地  相似文献   

6.
正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孝感公司")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新建孝南星火110千伏变电站。星火110千伏变电站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在2017年5月10日正式开工,计划于2018年4月30日投运。孝感公司以争创创优示范工程为目标,秉承"管理精益、策划精细、控制严谨、工艺精湛"的理念,全面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以人为本打造平安工程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以人为本、文明施工、规范行为、防范风险"的安全理念,已在参建员工的心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供电所廉政管理中存在"四难":一是业务繁杂,风险管控难;二是群众疑虑,解释调解难;三是员工隔阂,内部稳定难;四是地处分散,管理监督难。为了解决"四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遏制"微腐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县供电公司以陶辛供电所为试点,合政府、群众、企业、员工、媒体之力监管供电所小微权力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人无德不立、企无德不强。近年来,国网威海供电公司(简称威海公司)把道德建设作为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探索开展了以德育企、以德育人的"善小·海葵"卓越实践,通过文化引领、人本管理、主题实践,全面提升了员工的道德修养,构建了员工与企业同发展、共进步的和谐共赢局面。"善小"是取自"勿以善小而不为"中的"善小"二字,国网山东省电力公  相似文献   

9.
对企业而言,员工就像是血液,一个好的企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工作顺畅高效开展。国网福建石狮市供电公司高唱关爱员工"四季歌",春风化雨、盛夏送凉、金秋助学、寒冬温暖,实施"连心网"关爱工程,以人本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落脚点,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关心员工,努力营造"家"的温馨氛围,让员工群众倍感"四季温暖",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金字塔"联系你我他  相似文献   

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沂源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沂源县供电公司")以创新创效为引领,深化班组建设,先后建成"源动力"、"善小"等一大批创新工作室,并以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全力打造员工技能实训、员工技能评价、问题短板解决、成果转化推广四大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自2014年开展班组建设以来,他们的积极创新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能。  相似文献   

11.
典型是旗帜是方向。国网当阳市供电公司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以"光美"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大力宣贯人性化安全理念,营造企业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浓厚氛围,切实转化为全员的群体意识、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国网当阳市供电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针对公司实际情况,不断拓展、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延伸安全生产触角,推动安全生产常态化、标准化,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健康发展。弘扬正能量营造安全氛围营造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国网当阳市供电公司以公司员工吴光美荣获2013年湖北省"最美基层安全卫士"、省五一劳动奖章、国网湖北省电力公  相似文献   

12.
立足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国网安徽电力芜湖供电公司大力推动建设"卓越芜电、和美家园",以执行"组织绩效和绩效经理人"考核体系与践行"创新、卓越、明德、致远"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为牵引,全力激发"干部、专家、员工"三支队伍首创精神大潜能,全力推进领导力、协同力和执行力"三力合一"大升级,全力营造全体员工共奋进的众志成城大氛围,力争"十四五"实现公司高质量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8月16日,国网湖北电力孝感供电公司以吴铺供电所为抓手开展全业务委托改革。一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实施,吴铺供电所月均、日均线损合格率均维持在99%、96%以上。安全管控方面,杜绝了无票作业现象;精益运维方面,10千伏及以下线路故障停运次数明显下降;基础管理方面,员工幸福感与归属感显著增强,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回顾一年来的改革,吴铺供电所所长张国平感慨万千,在国网湖北电力孝感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孝感公司")92个供电所中,吴铺供电所从中游水平杀入前十,实属不易。"感谢领导的信任与支持,给了充分的空间和土壤,让吴铺所能够放开手脚干。"  相似文献   

14.
<正>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竞争力。国网宁夏电力中卫供电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定位,紧扣"思想领航、岗位助航、平台护航"三个关键环节,全方位打造青年成长新模式,努力营造青年"融入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青年职工成为公司发展的"主力军"。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中卫供电公司")共有职工902人,其中35岁以下职工402人,达到全公司职工的44%,所以青年员工的培养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经过长期探索实践,中卫供电公司在青年成才引导、岗位培养中,通过打造"练兵场"、当好"引路人",使得供电公司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为广大青年职工成长成才注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20日,在第三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中,由国网福建省石狮市供电公司拍摄的、福建省首部电力主题微电影《微笑一星期》获评“最佳公益微电影”。石狮市供电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工程,积极开展以价值观输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推广与品牌传播,拍摄《微笑一星期》便是其中一次大胆创新的实践。剧情在供电营业员、盲人歌手与留守儿童之间展开,从小处着眼,却立意深远,影片贯穿着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服务理念,传递了国家电网公司“处处民生、善小常  相似文献   

16.
<正>国网浙江电力新昌县供电公司以全面加强青年员工企业文化建设为目标,通过"以势导人、以梦醒人、以心动人、以情感人"等方式,增强青年员工的认知感、依赖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共筑青年员工的"企业梦"。国网浙江电力新昌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新昌公司")以企业文化为载体,通过"以势导人"、"以梦醒人"、"以心动人"、"以情感人",为青年员工成长搭建一个全方位平台,发挥青年  相似文献   

17.
国网浙江电力瑞安市供电公司以优才善管、优才善育、优才善竞、优才善炼的“四位一体”机制,构建起特色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推动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产改”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瑞安市供电公司(以下简称“瑞安市供电公司”)紧紧抓住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这个“牛鼻子”,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各方资源,丰富载体手段,促进一线员工全面发展。优才善管构建科学公平的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完善中层管理人才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他连续16年被国网山东即墨市供电公司评为"优秀农电工"、"农电工标兵",连续4年被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评为"省级优秀农电员工",他就是国网山东即墨市供电公司即墨光明公司普通员工——资料管理员时聪本。诸多荣誉的取得,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基层供电企业员工来说,并非轻而易举。时聪本工作17个年头,没有任何工作失误,没有一个差评,一直立足本职岗位,扎实、踏实、务实,各项工作力争上进,在员工中脱颖而出,就像一块金子,走到哪里都闪烁出自己特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9.
沈家越  王岚岚 《中国电业》2013,(12):104-105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以建设和弘扬国家电网公司统一企业文化为目标,加强企业文化与员工文化交合的紧密度,找载体,接地气,满足企业文化对新媒体时代快节奏、即时性的适应性要求,积极打造微时代的企业文化“三微书屋”。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力,QC小组活动作为基层车间、班组长期开展的群众自发性改善活动,对推动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发挥的积极的作用。国网福建厦门供电公司(简称:国网厦门公司)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将QC小组活动定位为企业"微创新"的重要载体,并总结出一套基于QC小组活动的企业"微创新"激励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员工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意识,有效提升企业效益水平。设立基层问题库,明确"微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