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资源是创立新企业的关键,而企业家是创业资源的组织者。综合探索新创企业绩效来源的企业家视角与行为视角,探讨企业家能力与关键资源获取、关键资源获取与新创企业绩效、企业家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资源获取在企业家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家能力—关键资源获取—新创企业成长”之间作用关系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清华  徐丹  李雯 《技术经济》2010,29(12):28-31
本文基于大学衍生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识别出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因素,然后以武汉地区高校衍生企业的问卷调研为样本进行Logit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大学衍生企业绩效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包括是否引入代理企业家、外部环境对衍生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母体大学对衍生企业的支持方式,而技术的领先性、技术发明人的产业经验和其在企业中角色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宝新  岳亮 《经济问题》2008,342(2):49-51
企业家能力对企业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建立了一个中小企业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综合模型,系统研究了中小企业企业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基于能力和基于资源的理论进行了完善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企业家的能力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于中国中小企业来说,充分利用企业家能力,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4.
在能力二分的基础上,将企业能力分成探索能力与应用能力,并通过战略导向与企业能力的结合,提出了一个分析企业家导向、企业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导向有利于企业的探索能力,但与企业的应用能力呈倒U型关系;企业应用能力有利于企业绩效,而探索能力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同时,探索能力与应用能力的交互作用比单一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努力水平是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主要内生变量。本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试图从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角度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理解转型期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企业何以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剖析和比较了企业衍生的动因和机理,并着重探讨了衍生创业中的机会是被发现还是被创造出来的。从交易成本角度看,衍生可以减少有限理性束缚、降低机会主义行为风险和交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资源观角度看,母体企业的资源基础、不同组合及资源关联度都直接决定企业是否衍生;从企业家精神角度看,衍生可以作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激发和释放组织内企业家和创业精神;从实物期权角度看,衍生可以使企业保持灵活性,并增加其未来的价值和竞争力;从组织进化角度看,衍生可以视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种类似生物繁衍本能的行为,最终使企业长期生存。这些基于不同动因的衍生创业中都蕴含着创业机会的发现或创造,本文亦从创业理论的不同理论视角对衍生创业机会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知识管理战略、企业核心能力与组织绩效的互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珠三角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知识管理战略、企业核心能力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化知识管理战略对核心能力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个人化知识管理战略对企业核心能力中的资源控制和组织绩效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核心能力在知识管理战略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玲 《生产力研究》2007,(12):11-12
文章试图通过企业家理论来解释企业竞争力,从建立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家、契约理论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企业家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三方面揭示企业家在企业竞争力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承龙  夏清华 《技术经济》2012,31(1):1-7,46
利用通过问卷调研收集的2007—2009年我国非上市大学衍生企业的运营绩效以及治理结构的相关指标数据,对我国非上市大学衍生企业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非上市大学衍生企业的资本结构多元化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母体大学"一股独大"的行政型治理模式不利于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提升;学者在改善大学衍生企业的经营绩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能力是一个组织比其它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能力是完成一定任务或活动的一组资源所具有的能量,不只是卓有成效利用资源的功能。能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的重要性。资本市场上“买卖企业”的背后是买卖企业的盈利能力,归根结底是买卖企业家的能力;企业家能力可以促进企业资本的增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最佳目的。  相似文献   

11.
In the few last decades research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productivity,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that occurs within organizations, such as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lso, the role of culture is cru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onsequently, 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why some firms are more innovative and develop more entrepreneurial projects than others, and what determin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is research uses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with the objective of analyzing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ondition innovation within the firms. Specifically, the study determin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ultural values o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The study uses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the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 GEM – database from the years 2004–2008, with information of 62 different countries (718.758 observations). The main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specifically o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Variables such as living in an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and media exposure (informal factors), and the number of procedures necessary to create a new business or access to finance (formal factors), appear to be significant for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Moreover, informal factors behave as moderators between formal factors and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The article has several implications from both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dvanc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for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within the firms) and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providing insights for governmental policies interested in fostering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产生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高校教师作为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创新创业行为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以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引导、支持下的高校教师离岗创业为研究背景,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从个体特征、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政策4个维度,分析高校教师离岗创业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教师离岗创业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教师离岗创业操作细则、加强创业项目和人员遴选、强化创业项目扶持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等。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企业家精神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个体层面上,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关于工作中员工通过如何自我调节达成这一目标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调节焦点的观点,将防御焦点、促进焦点视为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任务绩效和创新绩效影响的两条中介作用路径,通过对一家中国500强企业521名员工的两阶段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任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员工企业家精神是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的积极前因变量。此外,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分别中介员工企业家精神与任务绩效及创新绩效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胜任特征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重庆市15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从12个胜任特征中总结出通用管理能力、特殊沟通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外部社会资本四类胜任力特征因素。运用有序概率回归的方法,对合作社理事长胜任力特征因素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通用管理胜任力、企业家精神能显著改善合作社整体绩效,特殊沟通能力只与合作社的社会绩效正相关,外部社会资本只对合作社的业务增长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有研究认为,创业经验差异是专家创业者倾向于选择效果逻辑和创业新手倾向于选择因果逻辑的重要原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两类中小企业创业者(创业专家与创业新手)的创业决策逻辑差异,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环境不确定性感知对创业者与创业决策逻辑选择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业专家明显倾向于选择因果逻辑而非效果逻辑,而创业新手明显倾向于不采用因果逻辑。环境不确定性感知水平和创业自我效能感越高(低),创业者越倾向于选择效果(因果)逻辑。最后,环境不确定性感知水平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均显著负(正)向调节创业者选择效果(因果)逻辑。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与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强调对于企业控制权的控制,而淡化了企业作为企业家精神租金创造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与企业家精神的内在逻辑分析,提出公司治理实质上包含着朝向企业家精神的保健机制与激励机制,其共同作用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从而决定了公司治理的绩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上市家族、国有企业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就家族企业而言,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保健机制则表现为不作为或失灵;就国有企业而言,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精神无显著影响,保健机制则对企业家精神具有较为显著的“倒U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现有企业家精神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个体层面上,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关于工作中员工通过如何自我调节达成这一目标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调节焦点的观点,将防御焦点、促进焦点视为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任务绩效和创新绩效影响的两条中介作用路径,通过对一家中国500强企业521名员工的两阶段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员工企业家精神对任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员工企业家精神是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的积极前因变量。此外,防御焦点和促进焦点分别中介员工企业家精神与任务绩效及创新绩效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provides an outline of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growth regimes and empirically illustrates the relevance of the concept. The empirical examples are entrepreneurship, entr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new businesses in East and West Germany. The differences of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formation of new businesses as well as their development between these two growth regimes are immense and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relevance of region specific factors.JEL Classification: O11, O18, P25, R11Michael Fritsch: I amindebted to two anonymous referees for helpful comments on an earlier version and to Pamela Mueller and Antje Weyh for energetic support in preparing the data. Correspondence to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Freiberg,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essingstraße 45, 09596 Freiberg, Germany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家社会企业问卷调研数据,基于创业拼凑理论和管家理论,探讨创业拼凑、机会识别、管家文化与社会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业拼凑对社会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识别在创业拼凑与社会企业绩效间具有中介作用;以员工为中心的管家文化和以企业家为中心的管家文化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机会识别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丰富创业拼凑相关理论,并为社会企业突破资源约束、提升企业绩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entrepreneurs' capabilities and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based new ventures. Using concepts derived from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strategy management literatures, we identify three categories of factors and develop corresponding hypotheses. Using a sample of 125 Taiwanese high-tech new ventures to test these hypotheses, we find that entrepreneurs' management experience may not be an advantage for high-tech new ventures. The six Stevenson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ca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s, whereas social capital actually moderates the 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on the performance. High-tech entrepreneurship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with a wide range of factors, including societal contexts,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and entrepreneurs' capabilities; and these facto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re is no single route to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or failure: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are those who can adjust their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ir social capital and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