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劲松 《广告导报》2006,(10):141-141
有人说,“奥运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盛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运更是一个全球的经济盛会,通过奥运可以改变全世界对你的认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的各企业针对奥运营销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除了奥运赞助商能够直接利用奥运资源外。非奥运赞助商如何整合奥运资源。达到差异化传播呢?非奥运赞助商如何才能把握奥运的商机,助力企业腾飞呢?非奥运赞助商的奥运互联网营销应该如何运作呢?2008,非奥运赞助商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2.
针对奥运正式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是如何落实其全国奥运战略的目的:针对非奥运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的是如何创新频道资源,使非奥运营销价值和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客户对象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3.
《成功营销》2009,(8):42-43
奥运渐远,众奥运企业的营销效应在后奥运时代逐渐显现。 硝烟散尽之后,有的企业砸下重金仍难以形成品牌与奥运的天然关联,而有的企业则将奥运盘活成自己手中独一无二的资本,成就了与同行迥异的品牌背书。中国的这批奥运企业,虽然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4.
2008年奥运营销不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奥运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品牌传播舞台,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很多企业都吹响了奥运营销的号角,但是,如何将奥运元素与企业品牌实现良好的结合,如何能够做好奥运营销,这是很多奥运营销企业关心的问题。盛世指标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奥运营销需要将品牌的战略与奥运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而“追求卓越”、“激情”、“科技”、“全球性”等奥运的价值元素可以作为品牌的核心诉求实现和奥运的对接,截至目前,可口可乐和联想等企业被誉为是表现最好的借助奥运进行营销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江和平 《广告大观》2011,(12):76-77
2012年CCTV-5与奥运同行 奥运传播贯穿全年 伦敦奥运会倒计时的钟声即将敲响,2012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将迈进奥运年,从那一刻起奥运概念将贯穿全年,并贯穿整个频道。2012年按照“与奥运同行”的步调与节奏,体育频道将奥运年分为四阶段:  相似文献   

6.
张庆 《广告导报》2007,(6):31-31
在离2008北京奥运倒计时仅剩400多天的时间里谈奥运营销的战略似乎有点迟了,多数企业的奥运战略已经定型,奥运资源也已几乎被瓜分殆尽,奥运企业即将进入冲刺阶段,因此,我们不妨把话题放到奥运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以及传播过程中来,这对于很多奥运企业的冲刺来讲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西 《广告大观》2007,(9S):88-90
举世瞩目的08奥运会为企业提供了品牌传播的绝佳机遇。 为了抓住这次机遇,奥运赞助商们各出奇招,包括将奥运相关元素融入产品设计,请奥运冠军作代言人等,而投放央视广告,抢占传播制高点,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除了抢占奥运重大节点节目、奥运栏目、奥运选拔活劝等与奥运直接相关的媒体资源外,奥运赞助商还纷纷加强投放央视招标时段资源,通过这一“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黄金广告时段,强势传播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奥运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奥运营销的战火越烧越旺。拿下赞助商席位的列位奥运广告主,更是其中火力凶猛者。数据显示,2008年的头两个月,奥运广告主加大了网络广告的投放,互联网已成其奥运广告投放的重点照顾区域。  相似文献   

9.
“奥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度极高的关键词,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正因为如此,2008奥运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吸引了众多国内企业借助奥运这一杠杆来撬动经济效益的增长,提高企业发展的速度,因而以奥运为载体的奥运营销也受到追捧,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10.
范素锋  柴文进 《广告导报》2007,(10):108-108
随着北京奥运逐步临近,中国民众关注奥运、参与奥运的热情不断升温。2007年以来,中央电视台倾力推出的一系列奥运节目和专题报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不断创造出新的收视纪录。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奥运广告项目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奥运赞助企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华旗资讯营销成绩斐然。爱国者与奥委会达成了奥运语言培训供应商、奥运非官方新闻中心合作伙伴、奥运歌曲出品人、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合作伙伴等五项重要合作,取得了不错的品牌传播效果。有人给我们做了一个评估,奥运前爱国者的品牌价值是84亿,奥运后上升到106亿。更重要的是,奥运给了爱国者走向世界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8日,还有一年,北京奥运已然进入倒计时。 奥运,作为体育营销的顶级平台,对于中国市场的企业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多年的体育营销经验,各种体育赛事的赞助活动,使得企业在奥运营销上初具经验。然而,奥运在中国召开,却又是前所未有盛事,中国企业能否成功畅游奥运这一世界性平台犹未可知。 对于奥运赞助商来说,筹备奥运营销的已有数年,步入了最后一年的收网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奥运赞助商身份来挖掘商机,如何在传播、终端上统筹并进,如何在经历了数年的播种之后收获品牌或市场效益的果实,是每一个赞助商都在思考的问题。 而对于非奥运赞助企业来说,奥运所助推的消费动力已经体现,也正是企业发力的时机。然而,奥运知识产权和反隐性市场的大门,也在徐徐关闭。无论实力型企业抑或草根企业,都在寻找市场的空隙,寻找合理合法的机会接近奥运。 为此,本刊特别策划了《争夺“前奥运”市场》专题,以企业在奥运前夕的营销案例入手,希望为广告主有所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从中外案例看奥组委如何防范隐性奥运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奥运营销市场的存在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对奥运会本身、对奥运会的合作伙伴及赞助商。甚至运动员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历届奥组委都会严肃对待各类侵犯奥运知识产权的隐性市场行为。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经济也日益升温,北京奥组委维权力度也随之加大,只有阻击隐性奥运营销,维护奥运赞助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保证奥运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秦华 《商业科技》2008,(24):239-239
奥运经济必须与金融发展相互依托,奥运金融应正确选择支持奥运经济的切入点,以奥运会金融服务和金融环境的建设为重点,加强金融创新,确保奥运经济效应的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15.
金仲波 《广告大观》2007,(11S):34-35
随着08年奥运的即将临近,一场围绕奥运的广告饕餮盛会也随之到来,无论是商家还是媒体,都期望能从奥运中分“一杯羹”:商家希望通过奥运,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以达到更好的市场业绩;而媒体则期待着广告经营由此能迈上一个新台阶。由于在奥运期间,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了解奥运会的受众人数会与日俱增,“奥运注意力经济”的诱人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自香港皇朝家私集团于2007年3月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生活家具独家供应商后,启动了一系列与奥运相关的活动,并且针对绿色奥运为市场度身订做了一整套“奥运之家”系列产品,新产品贯彻健康环保的概念,应用符合奥运标准的新型三聚氰胺板,其功能及款式更人性化,更符合奥运的人文精神。在奥运来临之际,皇朝家私将在全国发起各类迎奥运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从2007年年初开始,齐鲁电视台就开始了迎接奥运的准备工作。从4月份起,陆续开展了一些奥运项目:伊利圣火耀神州、奥运宝宝健康大赛、奥运福娃聚会齐鲁……几个活动运作下来,广告部、活动制作部门、客户对奥运、奥运产品都有了初步的感受。在实践的同时,广告部也在琢磨,怎么才能设计出更科学更有预见性的产品呢?  相似文献   

18.
《成功营销》2008,(2):57-57
前瞻观点:“奥运舵手”的选拔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他们不只为荣誉而来,更为奥运参与的本质所动。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广告一如奥运。奥运是参与的运动,广告也是参与的运动。2008,广告必将在广告主、广告受众的参与中,借助新媒介高速有效传播,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  相似文献   

19.
罗明 《成功营销》2012,(5):64-64
体育是全人类的语言,奥运是全世界的狂欢。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奥运、参与奥运。奥运会的舞台,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奥运机遇所蕴涵的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战奥运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小明 《广告大观》2007,(2S):55-56
随着08奥运的临近,体育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拥有了空前的关注度与曝光率。联想、海尔、恒源祥、强生、中国网通、中国银行、青岛啤酒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加盟。奥运营销成为企业实力的证明,营销的利器。但是,付出了高额的成本,面临的当然是沉甸甸的营销压力。因此,如何将奥运赞助落到实处,如何有效运用奥运赞助权益,如何使奥运赞助权益最大化又成为奥运赞助商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2007年注定是奥运赞助商们无法回避的岁月,同时,2007年还是非奥运赞助商用创意和执行进行“雪耻”和“证明”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