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本文基于大连和哈尔滨市实地调查的700份消费者问卷,选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水平偏低,但在信息强化之后,却对可追溯食品表现出较高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个人月平均收入、食品可追溯重要性评价和可追溯食品安全性评价等变量决定了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可追溯食品支付额外的价格,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不同消费群体对不同层次可追溯食品的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唐山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以可以追溯猪肉为案例,应用k-近邻非参数回归研究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食品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不同层次的可追溯食品具有不同的需求,收入与可追溯食品层次性需求呈正向关系。因此,在可追溯食品推广初期,一个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财税政策补贴食品生产者,以降低可追溯食品的生产成本,扩大低收入群体对可追溯食品的需求,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赵荣  陈绍志  乔娟 《消费经济》2011,(6):63-67,92
论文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对消费者的可追溯食品购买行为进行实地调查,考察了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水平和购买意愿,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虽然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消费者对公共政策和公共媒介的不信任阻碍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快速推广和发展;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购买意愿主要受消费者收入水平、食品安全问题规制程度、可追溯食品安全性和重要性以及食品安全信息可信度的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不高,仅愿意额外支付普通食品价格的9%-12%。  相似文献   

4.
随着疯牛病等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爆发,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用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恢复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信任的食品可追溯体系逐步出现,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初步形成。为了探究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接受度与期望、支付意愿以及食品可追溯体系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作用,国外学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中的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文献为我们理解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需求与期望,从而积极推进本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实施食品可追溯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分析国内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遇到的难点。针对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现状和难点问题,提出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推动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的建议,即严格区分可追溯和不可追溯食品,提升可追溯食品的品质价值;加强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提高对安全可追溯食品的需求强度和支付意愿;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促进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政策支持,健全食品企业惩罚性赔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实施食品可追溯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分析国内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遇到的难点。针对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现状和难点问题,提出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推动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的建议,即严格区分可追溯和不可追溯食品,提升可追溯食品的品质价值;加强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提高对安全可追溯食品的需求强度和支付意愿;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促进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政策支持,健全食品企业惩罚性赔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进口食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为保证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科学完善进口食品的可追溯性尤为重要。本文从进口食品可追溯性定义、国内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现状等入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完善我国进口食品追溯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需要了解消费者的认知、需要和期望。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江苏13个城市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了解与期望,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比较低,且受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信息关注程度、对食品安全信息关注程度和年收入的显著影响,消费者期望通过可追溯体系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等认证"、"品种来源"和"生产各环节的卫生状况"等信息,并期望由政府职能部门(工商、质检部门)或专业权威机构提供可追溯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阐述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定义,介绍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在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食品安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真正实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建立食品的可追溯体系,实行食品召回制度,逐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对提高民众的信心和凝聚力,帮助企业出口到已经实施食品可追溯的国家,具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危机,如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农药残留等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部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追溯方面起步较早,可以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一、美国《易腐农产品法案》推动食品可追溯性技术发展颁布于1930年的美国《易腐农产品法案》(Perishable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Ct,PACA)影响到了食品追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该法案要求执行更加严格的食品可追溯性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包括条码标签及电子系统的应用.条码技术是食品可追溯性的首要保障环节,它不仅易于实施,同时有助于农产品种植商改变和更新对农产品信息的记录内容和方法.条码标签在整个农产品种植商运营和运输流程中的使用,使管理者能够更轻松地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其进行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引发的疾病,这种可追溯性能够让种植商快速查看记录并确定有问题的农产品是否来自自己的农场,及时通知合作伙伴并发出警告,从而有助于在爆发因食品导致的大规模严重疾病之前,挽救生命、为企业争取时间、挽回金钱和声誉.实施可追溯性技术的另一大优势体现在供应链整体效率方面:通过部署适当的可追溯性解决方案,能够对保鲜期要求严格的食品实现更好的库存控制、更快的处理和周转.  相似文献   

12.
在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食品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势在必行。对于可追溯生鲜食品消费意愿和行为的研究将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于市面上安全食品的信任度、推动溯源体系的构建。文章在基于现有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以可追溯成品鲜牛乳消费意愿和行为为被解释变量,从个体特征因素、社会因素、消费动机因素、营销因素四个角度对影响可追溯成品鲜牛乳消费的因素进行了Logit模型的建模分析,并得到关于影响可追溯成品鲜牛乳消费的显著要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叙述食品可追溯系统,然后结合国内乡镇可追溯系统的现状,提出建立乡镇可追溯系统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而该体系的建设必须关注消费者的心态。本文以江苏13个城市居民消费者为实证研究的对象,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测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态度,并分析不同态度消费者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爆发,食品质量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可追溯体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性出发,分析了实施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必要性,我国食品企业推广实施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遇到的障碍及原因,最后给出了提高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法律及法规体系尚未完善,相关技术标准还不健全,经营模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食品流通发展滞后,组织性差,交易成本偏高,因此国内可追溯体系的建立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可追溯制度的发展经验,为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迅速在流通环节追踪到相关问题食品、追溯到食品经营源头的可追溯体系作为国内外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有效做法,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福建省福州市工商部门近两年经过大量探索和实践,依托现代化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对流通环节预包装食品的全程可追溯管理。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福州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强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可追溯性管理,已有部分农产品企业根据国家要求初步建立了保障农产品可追溯的管理程序。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源头可追溯、信息可查询、流程可跟踪、产品可召回",必须了解食品身份信息采集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19.
构建食品农产品可追溯档案与管理体系不仅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民生工程,也是信息化时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农产品可追溯档案与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结合数十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经验,向读者展示国内大型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的可追溯性系统实际案例,以期为食品企业建立可追溯性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