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施以立法是确保该项工作科学化、正当化的前提与基础,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执法工作法治化的保障。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架构内,相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法律文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纵观现行相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立法却存在着无法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施以全面性、专门性保护及立法主体背离法治基本原则之弊端。  相似文献   

2.
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国家民委已两次颁布"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全国共计上千个村寨入选。其中,贵州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213个,为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之最。虽然这些村寨各有特色,但它们的发展却非常不均衡。本文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数量优势,归纳了它们的发展模式,并给出了综合性建议,以探索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正确渠道。  相似文献   

3.
特色村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治理单元",是生产、生活、文化、交往的基本社会空间。通过分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贫困发生的环境机理、经济机理、社会机理和文化机理,总结划分其脱贫驱动力的主要来源,由此得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贫攻坚实践可以分为投资驱动脱贫模式、改革驱动脱贫模式、政治驱动脱贫模式三种。并进一步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脱贫攻坚实践路径应由单一主体推动向多元主体共同推动、由单一驱动发展向多种驱动组合发展、由注重摆脱绝对贫困向注重特色发展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4.
韭菜坪位于贵州省西部,是全省海拔最高的地方。韭菜坪周边地区,是贵州省彝族的主要居住区域,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彝族村寨,其中,赫章县珠市彝族乡韭菜坪村、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中营村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板底村被列入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近几年,赫章、威宁等县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力度,韭菜坪村、中营村、板底村等彝族村寨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建设,并借助周边旅游景区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业,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凭借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同时,民族高校服务村寨发展也面临服务意识不强、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学生民族认同感较低等问题。文章提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地方政府、民族高校师生和少数民族村寨共同合作,取长补短,构建一个少数民族高校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高度融合、共同进步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在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特色村寨被视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利用.随着兴安村寨旅游的发展,在政府和村委会的主导下,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增强,民族文化不断繁荣,民族建筑得以保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主导产业逐步壮大,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特色民族村寨建设的经验:因地制宜,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加强宣传;突出特色,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居民观念保守,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公共服务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其对策是:打造民族村寨特色品牌,提高民族村寨旅游知名度;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彰显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价值.重视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促进产业结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为基础,研究共生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保护与开发问题。选择原生态地笋苗寨为研究对象,以地笋苗寨作为一个共生系统,通过对共生单元内的条件因素与共生界面的分析,运用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的模型,探讨少数民族原生态村寨保护与开发的共生机制,提出要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统筹协调制定整体性保护措施;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共生单元协作联合体;做到责任共担,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百色实行与发达地区差别化竞争战略的重要筹码;是百色实现赶超跨越的突破口。百色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具有优越的条件。百色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需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逐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经营;培养大批领军人物;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红色经典文化、绿色山水文化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赵桂珍 《中国经贸》2014,(10):54-56
石林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逐年增多,给石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由于《世界遗产公约》对遗产地保护的要求,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内村寨生产生活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遗产保护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发展的矛盾也日渐突出。如何实现遗产保护和村寨生产生活协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对当前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内村寨生产生活发展状况和传统产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旨在促进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内村寨生产生活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企民合谋的旅游开发模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学术支持和实践,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保护成效。但在企民合谋的旅游开发模式下,文化的旅游开发与文化的保护在价值上的背离问题逐渐凸显,使我们有必要对企民合谋以旅游开发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策略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和反思。文章就此,对以旅游开发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企民合谋模式的困境和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流失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通过调研,提出整合资金资源,增加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投入,科学编制《大连市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互联网+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业,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鲁大立 《魅力中国》2014,(17):55-56
近些年。西南地区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少数民族文化流失的现象却日益明显。当前。加快建立健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云南石林申遗成功后,加大了遗产资源保护,促进了遗产旅游,但是村寨居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凸显了遗产地资源保护与村寨发展矛盾.为了协调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维护原住居民利益,本文深入遗产地33个村委会对村寨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经过分析,提出了"以旅哺农"的具体扶持对策,增加遗产地村寨居民收益空间,以便协调人地系统矛盾关系,构建遗产地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向勇  唐成  孙文静  王洪宇 《魅力中国》2010,(32):327-327,326
汶川大地震给川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传承人员的伤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载体的损坏,人们心灵遭到极大的创伤。保护灾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十分迫切的灾后重建工作。评估损失,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申报非遗保护名录,建立文化保护区,与旅游经济接轨,利用学校体育进行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是本文提出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地区有发展特色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地缘位置。赫哲人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却有濒临消亡的趋势。如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开发给赫哲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足够的发展空间,让民族文化的自我调控能力发挥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升华,达到保护与开发共羸。  相似文献   

17.
民族村镇是指风貌和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村寨和城镇。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拥有48个少数民族,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村镇很多,但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民族村镇仅20个,还有许多民族村镇均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因此制订贵州民族村镇保护整治规划技术导则,可以对贵州民族村镇的保护提供借签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成分及人口最多的地市,多年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措施,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如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仍存在,不利于我市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弘扬.探求少数民族文化的制度保护,对于有效减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失、保障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时期,乡村振兴成为主旋律,在这个新的框架下,应重新审视村寨旅游的角色、功能和地位。文章借助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选取CNKI数据库的期刊,对1992—2020年中国村寨旅游研究状况及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对比分析。从研究时序上看,近30年中国村寨旅游研究可分为萌芽阶段(1992—1998年)、探索阶段(1999—2005年)、生长阶段(2006—2011年)及深入阶段(2012年至今)。结果表明,虽然村寨旅游研究文献较多,但研究机构之间合作网络较为松散,研究者之间的联系较弱且缺乏权威著作。整体来说,研究价值倾向从游客的满意度逐渐转移到社区居民的诉求,全面凸显对社区居民的人文关怀。今后,村寨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村寨保护与开发的现实路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探索将成为研究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发展都市旅游的优质资源,但在其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鉴此,应当进一步总结具有上海特色历史文化风貌区旅游开发保护的基本思路与运作模式,这对上海构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具有重要的决策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