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的缺失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制约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高技能人才的分析,提出了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应发挥的主体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现代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高技能人才的产生不同于学术人才、管理人才,它需要更多的操作技能仿真训练,它需要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工作锻炼.加快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要调动院校、企业和培养对象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为数众多的培养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更需要借助于高职院校这块"人才高地",采取"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快出人才、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3.
张帆  边龙龙  杜冰  刘旭 《河北企业》2014,(8):100-100
<正>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培养途径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是培养大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不仅对高技能人才岗位能力形成起引导作用,同时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行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标准不能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接轨;评价内容相对片面,侧重评价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4.
高技能人才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变革的内在动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在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力主要针对毕业后的初次就业,企业对所属人员往往更重视如何使用,缺少长远发展的谋划,这就导致了高技能人才需求与产出的矛盾。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多层次的工作,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等特点。因而,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应当对培养目标的素质能力要求进行厘定;其次,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明确在培养过程中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定位、作用与优势;最后,根据院校与企业的职能,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作用,构造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高职院校应该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政府及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培养出的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偏低,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能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能促进河北省产业优化升级,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校企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高技能人才的产生不同于学术人才、管理人才,它需要更多的操作技能仿真训练,它需要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工作锻炼。加快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要调动院校、企业和培养对象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为数众多的培养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更需要借助于高职院校这块“人才高地”,采取“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动态的调整与变革。本文在阐述数字化时代相关概念,分析了高技能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通过胜任力模型分析了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最后总结提出了高职院校高技能会计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不高;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操,课程设计以理论为主;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缺口较大;盲目招生现象突出。而大学生轻实践重理论的现状也导致大学生就业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因此,本文首次将高职院校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引入到高校培养中来,结合高校学科学习与高技能人才现状,合理地提出高校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5,(29):197-199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在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了"校企共融、课程嵌入"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进行订单式的培养,并开展"企业流程引导、全真项目嵌入、四层阶梯"教学流程,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环境,探索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方向、教育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新定位。对于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如何在经济社会中进行准确定位,如何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从理论上加以理清。推动高职院校顶层设计,为系统培养未来适应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做战略准备。在国家的新经济形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做支撑。重新思考和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方式,不仅仅是高职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就从专业属性来看,高技能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向与目标。高技能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文化,在专业文化的指导下,才能够体现出高技能特点。本文就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技师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地,但是学生文化基础课普遍比较薄弱,特别是数学课程,很多学生感到比较畏惧,这与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作者从当前技师院校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需求的强势拉动,高职院校进行了大量扩招和新专业设立,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依然旺盛,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无法真正做到学有所用。鉴于此种现象,本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题目,旨在研究一种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当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各类行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实行因材施教,重点培养的方式对优秀学生开展企业领导岗位能力的模拟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进入职场后的快速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不拘一格,构建高技能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开展高技能培训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技能培训教学水平。多点开花,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坚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多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目前普遍采用科层制的组织结构,这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不相适应。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功能定位出发,提出了对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中心的"教学工厂",引进企业组织结构,开展基于"车间组织"的协同教学;构建以"教学工厂"为核心的协同矩阵式组织结构,将传统的高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由纵向金字塔结构向横向扁平化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尤其是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就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广泛参与的"工学结合"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6):160-162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进行"后示范建设",要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已成各地区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在城轨行业、企业和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的岗位任务,提出以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岗位能力为基础的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后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足,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培养激励机制在高技能人才开发上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现状,将有助于推进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东营市人社局围绕“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课题,深入实地调研,发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政策资源统筹不到位、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此,赴广东、浙江等地考察,借鉴经验,形成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东营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全方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率先在全省建立渤海工匠学院,实现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评价一体化推进。创新“东营工匠”学制班培养模式,累计培养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1901人。探索政企共育培养路径,实施专项技能提升行动,通过项目制方式培训企业职工70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超11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