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目前城市体系研究中的城市规模分布问题愈加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而准确刻画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齐普夫定律也日渐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引发国外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本文基于对齐普夫定律的演化机制(即随机模型、经济理论和综合性解释机制等)和实证检验(即空间格局实证、动态演化实证和影响因素实证)的总结,着重回顾与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研究齐普夫定律的最新进展,以期在把握城市规模分布国外研究理论前沿的同时,为中国未来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定位是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决定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外学术界将定位视为STP战略要素之一,对定位的概念、维度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将绿色营销和企业的品牌定位结合起来,将企业社会责任(CSR)和企业竞争定位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国外定位理论研究的显著特色。国内学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定位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发展,不仅重新界定了市场定位的内涵,而且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品牌定位决策系统的概念,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靖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87-92
国外组织管理理论的梳理历来是众多学者争相探讨的一个问题,时至今日学者们对该问题的探讨仍然莫衰一是。文章首先对国外组织管理理论梳理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采取目前影响较为广泛的基于历史演进的视角将其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并对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人性假设视角对其进行重新梳理并将其划分为经济人学派、社会人学派、自我实现人学派和复杂人学派。文章致力于为组织管理理论的梳理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以其为管理理论的梳理研究奉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二十年内,西方研究企业问题的学者提出了各种模式用以衡量企业的发展状况。他们认为,虽然新建小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着类似的发展阶段。下面概括地介绍一下各类模式。一、企业发展的一般模式(一)196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企业问题专家约瑟夫·w·麦克圭尔以w·w·罗斯托1960年提出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为依据,制定了一个企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对城市本身论述不多,但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这对其城市观形成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关于城市起源、城市地位、城市生态、城市问题、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和观点,成为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切入点.面对新的资本主义形势,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不断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外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理论解释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国外学者关于"到底是由服务业本身的特性还是服务产出及生产率的计量误差导致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述评。文章最后对提高我国服务业生产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司创业活动与绩效关系测度体系评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考察公司创业活动与绩效间的关系,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了三类(四种)有影 响力的测度体系。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三类(四种) 公司创业与绩效测度体系进行了比较与评价,试图为我国公司创业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搭建一 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 多年来,在国外“雁行形态”理论已成为解释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机制的一个时髦理论。其实,“雁行形态”理论只不过是一个形象化的概括,虽有些合理的内核,但不是内容充实、体系完备的符合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一、“雁行形态”理论主张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等距离发展“雁行形态”(Fiying Gese Pattern)理论亦称“雁行机制”或“雁行模式”,是日本学者赤松要创立的一种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理论在日本学术界颇为流行,成为日本一些学者解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阶段的一种“经典”。日本著名经济学者大来佐武郎认为,利用日、美共同领导实现的“雁行模式完美地反映了太平洋地区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及其制度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旭国 《特区经济》2004,(11):60-62
西方并购已有百年历史,以5次并购浪潮为背景,国外对并购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形成了并购动机理论和价值创造理论。其中关于并购动机理论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如规模经济理论(Stigler,1989)、效率理论(Weston,1998)、代理动机理论(Jensen & Mechling,1976)、价值低估理论(Weston,1998)、管理协同理论(Weston,1998)、信息假说和信号理论(Ruback,1977)、组织资本与经营协同效应理论(Rosen,1972)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国外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城市功能转变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新模式:知识服务业成为新的产业核心;创新能力、信息生产能力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指标。并且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我国大都市圈中心城市转型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Fam和French(1993)提出的三因子模型,已经被国外很多学者证明能较好的解释股票的收益率差异.本文正是在其理论基础上,采用了类似的验证方法来检验中国的股票市场是否能用三因子模型解释,结果发现在大部分行业,它也同样能适用于中国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2.
白津夫同志现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经济学博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室主任、兼任《城镇经济研究》副主编(1977-1992);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前沿》副主编(1995-2000)、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研究,参加并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重大课题、省部课题以及地方和企业委托课题共40余项,发表各类研究成果300多篇(部),其中著作类成果20余项,共获各类奖励30余项。曾数次参加大型国际会议、国外讲学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此本刊记…  相似文献   

13.
新书介绍     
本书由美国学者詹姆斯·多尔蒂和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合著。此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当今西方各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及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发展过程。全书共分13章,即:研究国际关系的理论方法;环境理论;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营的“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逐步成为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形成了“九五”、“十五”期间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从国外城市经营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理论两个角度对城市经营的内涵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国外城市经营理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当时,城市经营被作为经纪人业务的一种特殊形式连接官僚机构与社会,官僚机构拥有待分配资源,而社会需要这些资源来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经营的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威廉姆认为城市经营的本质就是彻底弄清城市的性质、城市的社会与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的文本类型理论的视角出发,以镜泊湖景区为例,分析旅游文本类型,探讨相关的翻译策略,以期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更好地向国外游客宣传我国的旅游景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IPOs (Initial Public Offers)折价现象一直是公司财务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话题,因为它们直接关系着公司的融资活动和普通股的定价.然而关于IPOs折价现象及其原因解释,现有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旨在通过对西方学者关于IPOs折价问题提出的不同理论进行梳理,从不同的角度对IPO折价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7.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禹海慧  曾鹃 《改革与战略》2010,26(3):174-178
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所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激发了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探讨的浓厚兴趣。文章总结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历程,包括学者的论战、概念的界定、不同学科视野和相关衍生理论及实践研究,并对当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0月11日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正式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詹姆斯·赫克曼(James J.Heckman)和加利弗尼亚大学的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 EL.McFadden)两位教授,以表彰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上的突出贡献.他们设计出研究人们生活方式决策的分析方法,已经在经济学及其他社会学科上广泛地用于个人、家庭与企业的统计分析中;这些理论与方法对于教育训练计划、城市运输系统和老人住房等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国外大都市带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出现了众多关于城市群体的名称,概念的不统一导致理论研究上的混淆。该文在回顾大都市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与大都市带相关的概念加以辨析,提出统一相关概念的个人观点。同时,对大都市带研究的新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理论要指导实践,实践也需要上升到理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推动更好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推动管理创新和变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管理理论,通过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国家电网特色管理理论,即综合价值理论、持续超越理论、同心圆业务理论、集团公转理论、管理翻地理论和统一文化理论。本文分析研究了国家电网特色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