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惠性偏好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并在管理学界成为企业文化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互惠性文化战略通过对内部营销的促进和员工忠诚度的培育,最终,增强了旅游企业的核心能力.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的研究验证了我国旅游企业互惠性文化战略的经济效应,揭示了互惠性管理策略的微观传导机理,从而为我国旅游企业进一步实施和改进互惠性管理策略、进而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非理性假设存在着较高的现实意义。互惠性理论的提出不仅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也促进了管理理论与管理行为的变革。互惠性理论从一个侧面为行为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巩固了行为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卓越性地位。  相似文献   

3.
互惠性、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种重要理论假设,互惠性行为已逐渐融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之中.作为一种前沿性的管理文化,组织学习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关键性的动力机制.互惠性行为对包括组织学习在内的前沿性管理思想存在着天然的激励功能,从而显著地改进了企业的运作绩效.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基于组织学习中介的互惠性行为的微观经济效应,为我国企业在互惠性环境下进一步强化组织学习、进而超越式地改进企业的运作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在互惠性环境下,组织学习的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与知识输出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励,并显著地改进了企业的运营绩效;同时,互惠性环境对组织学习的推广能力、反思能力与数据库能力没有产生有效的激励,因而在企业运营绩效的改进上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知识转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均是目前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共同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互惠性偏好假设逐渐为主流经济学所接受,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目益得到加强。在互惠性企业文化环境下,知识转化和组织学习均得到了有效的改进,从而显著地提高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效率。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我国知识型企业互惠性企业文化环境下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在核心能力培育过程中的微观运作机理,为我国知识型企业进一步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互惠性环境下的知识转化效率与组织学习效率,从而为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内在互惠动机与外在激励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传统假设认为人们是完全自利的,只关心自己的物质收益,而不会关心他人的行为动机。但是,大量经济博弈实验结果证明,人们具有内在互惠动机,会牺牲自己的物质收益去报答他人的善意行为或报复他人的敌意行为。这种内在互惠动机会影响外在激励制度的激励效率。对具有内在互惠动机的员工,正面激励的激励效率高于负面激励,不完全合约激励的激励效率高于完全合约激励。因此,企业制定激励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员工内在互惠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演化博弈的和谐社会构建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正统经济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而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行为经济学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依据。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基于互惠性偏好的个体行为博弈可以改善博弈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演化博弈环境下群体经济行为从自利型向互惠型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视角下和谐社会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知识转化的经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主要方式。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日益得到加强。在互惠性的企业环境下,知识转化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知识转化的经验性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互惠性环境下知识转化的微观机理,为我国企业加强互惠性文化建设、并提高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的知识转化效率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基于互惠性企业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隐性知识转移是提高组织知识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互惠性企业环境为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克服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诸多障碍。互惠性偏好环境下个体间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要显著高于理性经济环境下的知识转移效率,改善了知识转移主体的利益支付,同时也为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分析创造了条件。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外部机制的激励下,组织隐性知识转移主体的总体存在着向互惠型知识转移主体演化的倾向,从而使互惠型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进入主导性的稳定状态,最终提高了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是国家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引发了知识产权风险,致使产学研受到严重阻碍.文章在互惠性理论的引导下,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基于中国产学研样本数据,检验了互惠性参与、机会主义行为控制和知识产权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互惠性参与的优势和不足,从企业和高校两个方向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风险的治理路径,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危害,提高中国产学研的竞争优势.研究表明,互惠性参与对机会主义行为控制和知识产权风险治理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中国产学研互惠性参与的水平还较低,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区域空间关联性出发,分析环境管制、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探讨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存在性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环境管制能够通过筛选效应、内部技术溢出和外部技术溢出,促使绿色经济效率形成"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进而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环境管制对改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时滞性,长期治污投资能显著提高绿色经济效率;从长期来看,环境管制能显著提高东、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但"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各异。  相似文献   

11.
专利联盟是实现专利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由于不完全契约的影响,中国专利联盟运营效率较低.不完全契约引发"搭便车""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并引发二次"反公地悲剧"效应,抑制了联盟效率.理性经济人下的严格自利偏好无法解决这些机会主义问题,同时,制度经济学理论也未给出可行的方案.在行为经济视角下,互惠性理念与行为是解决专利联盟不完全契约问题的有效手段,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统经济学的微观理论范式隐含了三个基础性假设: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偏好的外延无关性和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行为经济学研究揭示了选择行为的结构化效应、引出效应、占有效应.这些研究表明,偏好关系在决策者与其身处的环境之间高度随机的互动过程中被塑造,并动态演进,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和外延无关性假设受到了致命的质疑.思维会计原理作为多元的结构化过程,取消了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正统经济学微观理论基础遭到了行为经济学的系统解构,经济学的关系论转向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服务业员工情绪智力、动机与情绪劳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行业需要员工付出情绪劳动。本文基于情绪智力理论和动机理论,提出情绪智力可以通过内、外部动机,影响情绪劳动策略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情绪智力通过内部动机影响员工深层行动,通过外部动机影响员工表层行动;(2)情绪智力对深层行动的正效应大于对表层行动的正效应,说明情绪智力在促进深层行动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3)外部动机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从而影响深层行动。  相似文献   

14.
从绿色营销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交叉研究层面选取了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的视角,侧重对消费者在绿色营销的影响下出现的"绿色"品牌偏好变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表对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内部特征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统计描述性分析,并选取绿色营销较为成熟的食品和家电行业为研究对象,对消费者绿色品牌偏好变化特征进行数据收集及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在绿色营销活动中依据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趋势有效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定位以及制定营销组合策略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实验经济学在分配方面观察到了大量相对经典理性假设的偏离行为,并总结认为这些"公平行为"受到了若干不同性质的社会性偏好的影响。本文将社会偏好的种类分为关心结果的分配性偏好和关心行为背后意图的互惠偏好两大类,然后从经典实验中行为背后的偏好识别问题出发,总结近年来实验研究的相关发现。这些发现可以为企业和社会治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传统经济学建立在自利性假设之上,认为参与人仅仅关心自身利益,即使出现有悖于自利性假设的行为,也只是暂时性的偏离。而最近二十多年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对该假设提出了质疑,利用大量实验数据不仅证明了人类行为中公平偏好的存在性,而且还表明这种存在性绝非是暂时性的偏离,其对人类的行为决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影响。目前相关学术研究主要体现在公平偏好与其他社会偏好的区分、有关人类行为决策中公平偏好存在性的实验证明、基于结果的公平偏好与基于动机的公平偏好的差异以及公平偏好对传统激励契约产生的影响。本文指出了国外学术界对公平偏好实验中包括实验对象、货币金额和文化等方面的质疑,同时也揭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构成了有关公平偏好实验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及前沿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陈德球  钟昀珈 《财经研究》2011,(12):107-117
文章以家族企业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转轨与新兴双重特征下家族控制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机理。研究发现,家族控制人的风险规避偏好在投资决策中占主导,家族企业的长期投资规模小于非家族企业,其偏好于实体资本投资而限制高风险的R&D投资活动;家族风险规避偏好的短期投资行为在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家族控制和职业经理人担任CEO的家族企业中更为显著;较高的制度效率可以减少家族控制人的风险规避动机,促进企业投资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18.
返乡劳动者是具有外出务工经历属性的特殊劳动群体,存在较强的既往经历路径依赖。根据礼物交换理论,通过设定期望工资基数(DSB)作为判断劳动力使用者(企业)与劳动者互惠关系的参照基准,利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讨验证了不同就业条件下DSB水平对返乡劳动者工作忠诚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忠诚度是劳动者收入的递增函数,返乡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对其工作忠诚度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充分就业条件下,DSB减弱了企业与返乡劳动者双方的互惠作用,降低了以工资为条件的忠诚度水平,同时带来就业率的下降;无DSB条件控制时,忠诚度较高,但当存在就业不充分的情况时,基于收入条件的忠诚度水平有所提升。以上结果可以更好地理解返乡劳动者群体特性,对促进现实经济发展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员工内部创业行为是成就和保持公司创业的基础。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构建以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的任务不确定性、工作控制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任务不确定性、工作控制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繁荣在工作控制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对工作控制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间关系有正向调节效应,员工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工作控制对其内部创业行为直接影响越大。这对企业正确认识任务不确定性、工作控制对员工心理和工作行为的影响,有效利用这两个工作特征因素促进员工内部创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回顾产权视角内部控制效率文献及其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基础观这一新的视角来剖析内部控制效率,将资源基础理论与企业成长理论纳入到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分析框架,即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配置行为和效率不仅是基于产权理论节约交易成本的效率性行为,更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追求持续成长优势的战略性行为,从而在企业内部控制战略模式的效率标准和效率方式上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