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电子化、银行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江泽民主席1993年6月1日明确指出:“实现金融电子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2002年2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加快信息化建设,为银行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供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持”。其他中央领导也多次对银行…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当前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是:形势逼人,形势喜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对社会生产、生活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信息时代、网络经济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信息化不仅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而且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正在加速实施。银行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11~12日,中国工商银行分行行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田瑞璋主持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作了题为《落实全国银行证券保险会议工作部署,全面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企业步伐》的重要讲话。监事会主席王为强、副行长张福荣、张衢、王丽丽、牛锡明、总行党委委员杨凯生,纪委书记陈克儒,总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晓鹏出席会议,各一级分行,直属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城市商业银行多年来对金融电子化、信息化建设非常关注。在加快实现银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以及确保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是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对发展电子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推动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强烈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个人、企业、政府的行为准则和相互的依存方式。加入WTO后,中国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金融信息化成为中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作为金融信息化重要标志的电子银行已经成为创建一流银行的重要标准,已成为网络经济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金志 《中国金融》1994,(12):32-33
加快金融电子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金志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血液系统,是资金活动的总枢纽。银行特别是中央银行如何加快电子化建设,建立和健全电子联行系统,搞好联行清算,提高清算效率,不仅能够减少在途资金占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7.
励精图治加快发展迎接挑战──中国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陈增圭中国银行电子化建设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八五”期间中行电子化工作在促进业务发展、拓展新型银行服...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经济的一大冲击。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更深刻、全面、革命性的影响,使银行业迈入了电子信息新时代。当前,我国银行传统业务电子化过程基本完成,银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大幅度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到银行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内控机制、风险管理,改变了金融创新的形式和发展,金融创新又高度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与通讯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银行在电子信息与数据处理方面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电脑》2002,(8):88-88
随着我国金融电子化进程的发展,银行业务逐渐同世界接轨,在保持传统业务的前提下,银行业需要推出大量新型业务以及相关的电子化处理,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网上银行等新一代电子交易系统的创新,各银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纷纷加大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力度,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进流程,争取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以此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技术风险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各大银行在大力建设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信息化风险、改善金融运行环境已成为其IT工作的重要内容,尤为重要的是,对金融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的实施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金融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最早的行业,金融电子化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建设,尤其在“九五”期间,国家共投资7000亿元加大力度进行金融电子化建设。至此,各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银行卡等一系列电子化应用系统已基本建成。但同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在介绍国外商业银行(主要是美国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的3M理论,指出了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目标、推进领域和代表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当前,网络电子化的发展使银行面临着服务网络从传统的物理网点渠道向电子化渠道转变的历史机遇,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很快,网民队伍与日俱增,为电子银行的进一步普及和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空间,基于这一点和传统业务的竞争压力,各家银行追求新的商机,纷纷进军电子银行领域;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电子银行业  相似文献   

13.
2001年9月16日~19日,2001年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展暨第二届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论坛(简称“金融展”)在北京成功举行。 在金融展开幕的下午,第二届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论坛也隆重召开,人民银行肖钢副行长首先致辞,工商银行姜建清行长、招商银行马蔚华行长等先后阐述了银行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策略,17日,农业银行唐建邦副行长、光大银行李子卿副行长等一些金融、IT界高层人士及专家学者围绕“加入WTO机遇与挑战、网络化金融服务”的主题,分别通过主题演讲及自由论坛等形式,深入探讨以网络化、信息化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14.
银行信息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16日,2001年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展暨第二届中国金融信息化论坛在各方的关注与期盼中隆重开幕,与技术设备展览的热闹火爆相比,同时举行的题为“加入 WTO的机遇与挑战”的信息化发展论坛则凸显了几分理性与睿智,面对加入WTO,面对新经济,面对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几大商业银行的行长、金融专家与企业代表纷纷将目先投向了中国金融的信息化变革,并就中国金融的信息化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早日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刊特推出“金融展专稿”一栏,将其中重要论文陆续刊发,本期刊登的是工商银行姜建清行长和招商银行马蔚华行长的演讲稿,农业银行副行长唐建邦和华夏银行行长助理李运霄的大会发言将在下期与广大读者见面,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金融电子化发展规划金融—经济—社会,是一个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整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金融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建设好银行计算机网络,对于实现银行业的现代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报第一次提出了“实现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金融电子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和平年代国与国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是经济实力上的较量。国家要想取得在经济“战争”中的胜利,就要抢占制高点,只有站在制高点上才能看得更远。信息化就是现代经济战争的制高点。国外先进银行在金融技术上的优势发达国家的金融信息化是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手段、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国外先进银行就已经开始了以计算机代替手工作业,从此开始了银行电子化的发展历程。经过几十年的电子化建设,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万维网技术引入银行,银行业进入了一个金融信息化的全新发展时期。按照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国平  宣晓影 《银行家》2011,(12):114-117
金融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从而引起金融理论与实务发生根本性、革命性变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造金融体系经营、管理、服务创新模式的系统工程。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居民、企业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加快,银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中、农、工、建、交等五大国有控股银行为代表的各家银行加快综合业务系统和全国数据处理大集中的建设,使创新能力、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能力显著提高。目前,中国银行业围绕着业务的战略转型,其科技信息化建设也正在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发展为导  相似文献   

18.
金融电子化是20世纪下半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而兴盛起来的。它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面貌,扩大了金融业务服务品种,并正在改变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当今,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无论其自觉与否,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金融电子化的存在,享受其提供的服务。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建设开始于7O年代。1974年我国银行首次引进了61/60电子计算机系统。1975年末,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进行全国大中城市银行核算网试验工程。1980年,我国金融界引进11套M150中型计算机系统,开始联行对帐…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深入,计算机几乎渗透到银行各个部门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有力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应看到,伴随着金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犯罪现象已对银行资金、信息安全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加强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金融计算机犯罪,不仅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防范和化解计算机风险,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极其紧迫、艰巨和复杂的任务,是当前金融电子化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一、银行计算机风险的表现形式及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是21世纪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32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银行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紧紧围绕改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创新,增强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指导方针,大力推动银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