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果说几年前,不少企业老总对市场竞争认识还比较“模糊”的话,那么这几年所经历的“腥风血雨”,足以让企业老总尝了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无情。近来有机会和几位企业老总“闲聊”,大伙对竞争两字都有深刻的体会,有的甚至是切肤之痛。如何面对竞争、适应竞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这已经成了企业老总的“必修课”。这里,记者采访了几位企业老总,他们的话或许对一些企业老总会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刘虹 《上海国资》2008,(7):58-61
在浦东这块代表着上海开发开放最前沿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企业家,13年间,他先后执掌过3大国有开发公司。 有人说他是国企老总中难得的“领袖“式人物,每家企业都能做成功:有人称他为“国资卫士”,称颂和敬佩其品格高尚,然而他也同样备受争议,甚至背负骂名,被指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相似文献   

3.
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或创业的艰辛,或守业的困惑,或成长的烦恼,或成功的愉悦。 “总裁论道”栏目去年开辟了“我的第一桶金”系列创业故事专题,请企业家亲述自己如何发现商机、挖掘“第一桶金”的经历,每期刊发一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以期对投资创业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有成就者,善于学习别人的成功,更善于借鉴别人的失败。愿本文能给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们有所警示和启迪,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5.
有成就者,善于学习别人的成功,更善于借鉴别人的失败。愿本文能给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们有所警示和启迪,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6.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商家纷纷叹息:“经济低迷,生意难做!”。但也有不少老总们不以为然:“生意难做,在乎人做”,的确,加入WTO后,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我们的企业营销什么最重要?精明的企业家认为,贵在向消费者创新“营销理念”,营销企业家独特的经营思想,以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商机无限,看你怎么去寻找开启市场的这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曹秀玲 《魅力中国》2010,(3):178-178
一天,读六年级的儿子回家后,急冲冲地对我说:“妈妈,快点,我要在你那儿背书!我们老师说的}”我高兴极了,赶快接过书,生怕耽误了这大好时光。因为我平时主动陪他读点课外书,他就满肚子不高兴,今天竞对背书这样积极。“背啥?”“背中心思想。”“啊一一,中心思想?没搞错吧?!”“没有!快点呢,我背呀!老师说的。”为了不打消他背书的积极性,还有师命难违呀,我只好装模作样的看他背下去……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7,(5):72-72
“惧上”成为一些人职场发展的人际瓶颈。面对上司,他们存在着难以消除的距离和敬畏感,从而不自觉减少与上司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我很渴望像我们老总一样成功,但自己跟他相比太渺小了,也许是敬佩,也许是自卑吧”,公司行政人员王平谈到自己“惧上”心态时这样解释说,“有时很想请教老总一些经验,但一来怕老总忙,再则担心不被重视”。你会如何对待你的上司呢?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2006,(1):64-64
齐叶佳问康大夫,现在做企业真累呀!旁人看,我们企业家很潇洒,款、酷、帅、派, 但实际上是为了拿到项目,拿到订单,拿到货款,不得不去应付那原本并不情愿的数不尽的应酬,有时还要赶场子,一个酒店同时好几桌,要挨个儿去拜,去陪酒。家庭顾不了,“是个成功的男人但不是成功的爸爸,不是成功的丈夫”是很多电视剧里的台词。现在身体累垮了,好不容易创下的家业自己却享受不了多少,真苦啊! 康大夫答: 到底什么样企业家算是成功企业家, 是否是建成了工厂、生产出了产品、做成了生意、买了汽车、住了别墅、穿了名牌、  相似文献   

10.
曹秀玲 《魅力中国》2010,(7):178-178
一天,读六年级的儿子回家后,急冲冲地对我说:“妈妈,快点,我要在你那儿背书!我们老师说的}”我高兴极了,赶快接过书,生怕耽误了这大好时光。因为我平时主动陪他读点课外书,他就满肚子不高兴,今天竞对背书这样积极。“背啥?”“背中心思想。”“啊一一,中心思想?没搞错吧?!”“没有!快点呢,我背呀!老师说的。”为了不打消他背书的积极性,还有师命难违呀,我只好装模作样的看他背下去……  相似文献   

11.
我应邀出席了当代经理人论坛2004年会暨第七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作为嘉宾参加了电视论坛《家族企业的科学化管理》,与会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中有六成以上的企业具有家族或泛家族色彩。论坛上的精彩演讲博得了企业家们的阵阵掌声。由于论坛时间短,不能对与会者关注的问题一一展开回答,会后,仍有一些老总致电或mail诉说他们家族企业的苦衷和困惑,更关心的是家族企业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如何才能保证企业长盛不衰,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续经营。本专栏就老总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十五年前的一天,我讲完课回家,进门看到了一位25岁的德国小伙子师凯亚,他专门来此请教“易大传”的伦理精神。那时,东欧巨变,东、西德刚刚统一,师凯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求中国圣贤的道德学问,目的是为西方企业家提供一个修身养性的范本。让我怦然心动的是他把中国古老的“易经”中的伦理精神视为成功企业家的人格修炼的训条。感谢这个德国青年的慧眼启迪了我的中国心,在中国人冷遇“易经”而全盘西化的时代,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孜孜以求中国的文化精粹的源头活水——“易经”.这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候,在与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企业家闲聊中了解到,目前,在我国企业家队伍中存在一种超越常规的心态。这位企业家坦诚地告诉笔者:“我实在不愿意媒体宣扬我的企业和我个人的业绩,因为这种宣传有意或无意地会加速我的企业垮台和我个人的失败。”接着这位企业家扳起五指诉说了10多位都曾红极一时的企业家先后“落马”的情况,如改革开放较早时期的步鑫生、马胜利、张兴让、关广梅、年广九、钟沛等。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精神。虽是一个老话题,却有着永恒的魅力,常写常新。 有一次。一位企业老总对我说。你们应该写写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美国曾有一个《企业家宣言》,那里包含了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容,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说过,企业的第一责任是创造财富,这是企业组织的核心价值。那么企业是如何创造财富的呢?就是熊彼特说的“创造性破坏”。熊彼特开创的创新理论对企业家精神有着极为精辟的见解。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理性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其要义是:首创精神、成功精神、风险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芬  朱淑珍 《发展》2001,(2):36-37
在托马斯·彼特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优秀公司》中,作者把勇猛投身于新技术开发的人们称为“斗士”。可是若不给这些斗士们以用武之地,企业是不会成功的。不畏失败、勇于创新的人才能被称为企业家。  我们需要这样桀骜不驯的经济斗士 !中国企业家:优势 ?劣势 ?  21世纪,成功的企业是什么样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必将是领先的技术和高水平的管理兼而有之的企业。 21世纪,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世纪,是中国企业大显身手、走向世界的世纪。世界 500强,是多少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 !中国企业该怎么办 ?…  相似文献   

17.
长期关注企业的变革与动态,深感有一个问题一直制约和困扰着中国企业的永久持续发展,即如何激励企业家的创业和守业,如何设计一套长期激励的模式。正是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才有了所谓的“59岁现象”,出现许多老总尽管享有百万、甚至千万的年薪但是仍然纷纷倒戈、许多公司在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天平上左右摇摆不定的问题。因此,认真研讨企业家的激励问题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企业家的激励需要是多层次的、是多元的。在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05,(10):49-49
近期,长三角地区的百余知名企业老总齐聚上海,探讨如何“打造中国先进商业模式”。与会企业家表示今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必将与以往有着显著不同,机遇是显而易见的,但严峻的挑战更不可轻易忽视。应该制定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求得发展一直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苏州的老总们也抱有类似的疑问: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不断成熟,相关配套设施的建立健全,企业在向世界看齐时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在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将粗放、传统的管理模式,成功转型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管理时所遇到的。如何使区域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更上一层楼,逐步与国外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接轨是每一个成熟的中国企业家必将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被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授予“中国绿色建材”的三利木业有限公司,在2001年度评比中又被天津市质量检验协会评为“创建质量示范品牌”。面对蒸蒸日上的企业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职工在喜庆之余无不感慨地说:是我们的总经理宋立明带领我们“创一流管理,打造出一流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树三利品牌。是总经理宋立明带领我们工人走上了致富路,使企业更有了生机活力。”以人为本创新管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每个企业家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会有跌荡起伏;即使在日常的经营中他也会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宋立明这个朴实而沉…  相似文献   

20.
一去年8月,很久未见面的老友张兄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在相互问候之余,我问他所在的单位还可以吗?他电话中说:“可以,完全可以。我们公司年年跻身中国最大合资企业500强之列,效益很不错哪!”他的语气充满自豪,这是很难得的。我问:“你对老总的印象如何?”他说:“OK,我们的周总是个经营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