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沸沸扬扬的“毒饺子”事件 2007年12月底,日本兵库、千叶两县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发现中毒原因是食用了从中国河北天洋农产品厂进口的饺子导致。警方从冷冻饺子的包装袋内侧检测出了在日本几乎不流通的甲胺磷可溶性液。随后,日本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毒饺子事件”浮出水面。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进口天洋农产品厂其他产品的19家公司的名称和产品名单,要求全国各道府县勒令相关公司停止销售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2.
2008年初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引发了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威胁论再度升级。中国政府展开的危机公关对此次危机的最终解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此次事件的研究探讨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3.
自8月3日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曝出旗下部分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的消息后,恒天然"毒奶粉"事件持续发酵,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俄罗斯官方下令,从2013年8月12日起,临时限制进口恒天然一切产品;因涉嫌农用化学品"双氰胺"  相似文献   

4.
我国出口食品因食品标签问题被国外退货或扣留约占不合格食品的1/4,其中标签标注不真、不全、不规范是最大问题。据调查,我国被美国FDA扣留的出口食品中有25%是由于不符合美国食品营养标签法的规定而引起的。“毒饺子”事件曝光后,日本国产食品的供不应求成为导致食品产地做假事件 频发的一大因素。日本农林水产省宣布,因伪造食品原产地等违反《日本农林规格法》而被曝光的企业已达81家,其中用中国产竹笋、鳗鱼等冒充日本产品的事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内媒体相继对一滴香、牛皮奶、牛肉膏等问题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对我国的食品出口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一是导致国外借机抬高进口中国食品的技术门槛。随着全球经济的萧条,各国逐渐加快了更新技术壁垒的步伐。国内频繁暴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为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借口。例如,前段时间国内"毒胶囊"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直接导致多个国家对我国相关产品采取了加严检验措施。4月20日,韩国食药厅要求进口中国产明胶作为原料的产品时,应提供使用了食品添加剂明胶的生产公司证明;4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通知,拒绝部分中国产品入境。二是损害中国出口生产企业利益。日本媒体连续报道我国调理食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后,日本对我国加工食品增加了甲胺磷、甲拌磷、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残留项目。为了与国外要求匹配,我国企业自检自控和官  相似文献   

6.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后,与日本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但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日本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中国农产品的进口。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一些具体事件和新动向,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日前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有发酵蔓延趋势。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8月10日报道,由于“肉毒杆菌”事件影响,俄罗斯将从8月12日起,临时限制进口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供应的一切产品。  相似文献   

8.
刘新 《商场现代化》2008,(16):164-165
本文从分析日本国内市场的大米营销策略出发,分析日本米商是如何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来开展大米营销活动的,以期为国内粮食业积极开展大米及类似产品的营销,提高与进口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中国进口的宠物食品会导致猫狗在食用后死亡,被称为"毒狗粮"事件;今年5月,美国又发现中国产牙膏含有化学物质二甘醇,被称为"毒牙膏"事件。看似孤立的事情却突如其来地引发  相似文献   

10.
张姮 《现代商业》2012,(7):98-99
随着农业领域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农产品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与中国相反日本本国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进口农产品,这与日本推行"品牌农业",着力打造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分不开。本文通过对日本"品牌农业"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研究,揭示了日本打造"品牌农业"的国家战略、途径和方法,以期给我国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事业提供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标签--日本有机农产品认证和标示制度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疯牛病、出血性肠炎、农药残留问题等事件的相继发生,在日本国内媒体的渲染下,使得日本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深感不安。同时,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潮流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素有“农产品进口大国”称号的日  相似文献   

12.
异地     
正迁安"天洋城4代"接待中心盛大开放2012年10月24日,迁安天洋城4代"放飞希望,天洋助学圆梦暨迁安天洋城4代示范区开放"主题活动在项目接待中心隆重举行。迁安市副市长王志刚、政协党组副书记罗远杰以及天洋控股董事局主席王小舟、董事局联席主席周政、总裁助理杨宏光,天洋国际集团总裁刘力,天洋地产(唐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将魁等出席了本次爱心助学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迁安市各局领导、迁安镇相关负责人、天洋集团各公司代表、承建方代表以及客户代表共计200多人。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国内,确实有部分势力,并不希望中日友好,他们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一些日本媒体毒害中日关系现在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比如毒饺子事件,是否能够影响中日关系的大局?答案是否定的。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对中日关系的发展有毒害作用。而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媒体起到了扩大事态的作用,成为某些势力集团的帮腔者。  相似文献   

14.
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强弱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相似性指数高于市场相似性指数,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不是以竞争为主;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业领域内的合作将有利于强化产品差异、缓解农产品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在日本农产品进口市场中份额稳定.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与结构成为促进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与适应能力较差,存在很大改进余地。  相似文献   

16.
刚过去的2008,各行各业都充满了太多的艰险,仅就食品业来说,继年初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引发了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以来,又相继出现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更有振动海内外的奶业“三聚氰胺”等事件。这些摆在关乎最贴近人们安全需要的生活面前,使人们对食品的选择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要是在超市就可以随心选购,代之的是战战兢兢,即使是在醒目的安全标识面前也充满了太多的疑惑和不安。像饺子、牛奶等食品,如果发现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回避,但食用油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却是息息相关,正好就着各大媒体近日争相报道的番茄红素玉米胚芽油,本期就食用油的相关情况做了一期选题,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周南 《中国市场》2011,(17):15-15
<正>地震,辐射,污染……使一向以放心、安全为傲的日本食品面临大考。到目前为止,至少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日本食品采取了限制。在中国,国家质检总局4月初发出禁止从日本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日本食品安全形象若要恢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外贸企业如何突破绿色壁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国入世以来,各种产品出口不断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且有加重的趋势:农产品受阻的品种增多,受阻的农产品从蜂蜜到冻鸡,进而延伸到整个畜产品和水海产品;对我国农畜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世贸组织成员从发达国家成员(欧盟、美国、日本)延伸到部分发展中成员(韩国、新加坡);中国成为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1月到3月,美国药品管理局扣留的进口产品共达12,025批次,其中,中国为1,140批次,占同期被扣产品总批量的9.48%,居受阻国家的首位;中国出口农畜产品检验项目增多,检验加强;绿色壁垒作为21世纪非关税壁垒的主角,对我国的外贸企业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为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国内生产的农产品大约只占其农产品消费总量的40%,换言之,日本国内市场大约60%的食品、农产品必须依靠进口。鉴于上述情况,日本根据《食品卫生法》制定了各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制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世界虾产品的消费和进口大国,进口主要来源于亚洲各国和地区。自1961年虾产品实现贸易自由化,日本虾产品的进口量不断增加,以致目前国内消费的近90%都依赖进口。作为进口大国,日本虾产品的进口经历了数量、进口来源国和市场份额及类别结构的变动。深度挖掘这种历史变迁的基本规律,掌握日本虾产品进口的特点,以及亚洲各进口来源国虾产品生产与出口的基本状况,对深刻了解虾产品贸易的外部环境,合理安排中国虾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