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杰 《时代金融》2014,(9X):31-32
我国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产业稳定、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的兴起是传统金融市场中的一个补充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之后探讨了我国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民营企业不断涌现,中小企业更是成为了我国经济主体。但随着近些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缺乏资金,发展面临困境。融资对于中小企业生存有着重要意义,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提升运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所以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有着很大影响,影子银行目前已成为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对象,中国式影子银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侯健 《南方金融》2012,(6):84-86
"影子银行"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本文探讨了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局限性,指出面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我国必须不断提升和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尽快出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强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影子银行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西方国家的影子银行有所不同,中国的影子银行具有非常明显的体制性特征,缺乏证券化的过程,基本处于政府监督或者备案范畴之列,和传统银行功能交错重叠等特点。现阶段的影子银行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民间借贷、小额借贷、典当行等并没有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成本高、运作不规范使民间金融只能充当企业应急资金的角色;另外,商业银行、上市公司以及影子银行构成的利益链条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相似文献   

5.
李堃 《现代金融》2015,(2):40-42
在金融抑制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透明以及缺乏有效担保措施导致融资途径受限,因此催生了影子银行的发展。江浙沪地区经济发达,实体融资需求旺盛,影子银行规模较大。本文分析了江浙沪地区影子银行体系的部分数据,为合理评估江浙沪地区影子银行风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全世界意识到了影子银行的危害,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不同于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体系流入到了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或项目中。影子银行的风险将可能严重威胁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抑制是形成影子银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坚持和继续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对于信贷的作用,将会使影子银行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最终实现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超 《时代金融》2014,(7Z):112-113
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全世界意识到了影子银行的危害,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不同于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体系流入到了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或项目中。影子银行的风险将可能严重威胁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抑制是形成影子银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坚持和继续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对于信贷的作用,将会使影子银行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最终实现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成为备受关注的金融热点问题,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状况研究》指出,影子银行的融资主体,主要来源于宏观调控方向急剧转变背景下重点调控行业——房地产、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及长年被融资难题困扰的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9.
研究将从影子银行的角度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可以发现,影子银行的产生给小微企业融资的渠道增加了一种选择的权力,解决了企业信贷风险的问题,给其一线生机。而影子银行带来利好的同时,潜伏的危机也在暗处涌动。因此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我国的监管体系,促进影子银行的创新优化,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降低融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丛  杨宇飞 《中国外资》2009,(10):74-75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本文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对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自身在融资问题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政府政策引导、银行金融创新和中小企业自身改进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目前我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而影子银行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和小微企业融资难产生的原因,指出影子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促进金融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本文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对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自身在融资问题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政府政策引导、银行金融创新和中小企业自身改进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姚璨璨 《时代金融》2015,(5):113-1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的战略顶层设计和金融创新活动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深化金融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道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进入21世纪以来,涉及多方面的金融改革政策陆续落地,频频触及金融体制中的深层抑制性因素,这也意味着我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与此同时,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也由此应运而生。中国的影子银行在传统银行体系外进行信用创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也给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因此,本文拟通过简要介绍我国影子银行的起源、发展及构成,来讨论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价值及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现象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快速发展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推动的,企业影子银行投融资相应地分为影子银行化和影子银行融资,而如何精确识别和测度影子银行业务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关于影子银行的测度散见于各类实证研究中,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发现,与宏观层面的影子银行易于观测与统计不同,我国企业影子银行化和影子银行融资测度普遍存在着不精确、不完整、难识别的困境,影响了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与发展。鉴于此,可运用残差法与倒扣法测度影子银行业务,为微观层面影子银行测度提供方法论,促进影子银行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以及融资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在融资需求与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以金融创新为特点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急剧增长。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固有缺陷及脆弱性使得我国金融市场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是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中在阐述影子银行及金融审计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在审计视角下提出规避我国影子银行风险,促进影子银行体系有序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的战略顶层设计和金融创新活动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深化金融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道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进入21世纪以来,涉及多方面的金融改革政策陆续落地,频频触及金融体制中的深层抑制性因素,这也意味着我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与此同时,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也由此应运而生。中国的影子银行在传统银行体系外进行信用创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也给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因此,本文拟通过简要介绍我国影子银行的起源、发展及构成,来讨论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价值及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企业发展面临困难.因此,当前应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综合素质,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积极推进融资方式创新,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特有的科技创新性及对就业较大的吸纳能力,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然而,融资约束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商业银行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一种重要力量,在我国未能有效发挥对其融资支持作用。论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支持时产生困境的原因,对美国硅谷银行和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模式进行了借鉴,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金融创新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资管新规在影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社会融资结构造成了一定冲击。本文就资管新规的颁布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融资结构的经验,建议我国应处理好表内融资、直接融资和影子银行融资的结构关系,包括把握银行贷款整体规模、完善银行贷款结构,不断提升直接融资规模、优化直接融资结构,积极推动影子银行转型、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融资功能等。  相似文献   

20.
曹诚 《甘肃金融》2012,(10):32-33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民营资本投资政策的放宽和金融体系创新步伐的加快,以信托融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小额信贷、融资性担保、典当融资为主的影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从影子银行体系获得的流动性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金融脱媒现象明显。针对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缺失和影子银行与金融体系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