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矿产勘查市场化运作是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推行的“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矿产勘查模式为矿产勘查市场化运行提供了契机;地勘单位企业化以适应矿产勘查市场化方能有市场立足之地。矿产勘查市场化运作使矿产勘查生产要素活力迸发:矿产勘查市场化将深度挖掘探矿权的财产属性,探矿权价值将体现得淋漓尽致;遵从矿产勘查“高风险”性,保护探矿权人的“高回报”可能性,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矿产勘查市场;能使矿产勘查主体在矿产勘查市场进退有序。  相似文献   

2.
探矿权的经济和法律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矿权是基于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属于用益物权,具有较强的法律规定性、专有性及差异性等法学特征。探矿权的法律主体是探矿权人,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探矿权人主要是地勘单位和国有矿企。探矿权的客体是探矿权人有权进行地质勘查等相关活动的勘查区块,包括土地的地表和地下的空间。从会计学的视角看,探矿权具有资产的四个特征,符合资产的定义,应该属于会计学上的资产范畴。综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同观点,应将固体矿产探矿权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进行反映和规范,可以称之为“矿物资产”,对探矿权的取得、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及探矿权信息披露等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在这个新的概念和会计科目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地质勘查单位改制转企的大趋势,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资料,概述了地质勘查单位改制中所拥有的地质勘查成果的会计处理:即对矿权价款的确认、探矿权会计科目的归属、采矿权作为无形资产的摊销及后期投入资本化等问题的会计处理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期所刊发的《探矿权的经济和法律属性研究》是一篇具有重要新意的文章。它点出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核心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矿权是商业性矿产勘查的重要产出,也是区别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在矿产勘查上的根本不同点。因此,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进一步弄清探矿权的属性,对深化地质工作改革和地勘单位改革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以往国家出资探明的矿产地探矿权经营问题成为了当前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地质勘查单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法经营好国家出资探明的矿产地,保证国家、集体的合法利益,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得探矿权,勘查相关区域,取得勘查成果后卖出探矿权获利,是勘查企业矿权经营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在会计期末,按照会计制度关于资产确认标准的规定,确认勘查支出形成的资产,按项目逐项以有效勘查投入与相关探矿权的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相关资产价值,体现了行业业务特点与会计制度的协调,能够解决勘查企业勘查成果的会计计量问题,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避免累积勘查风险,从而提高勘查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促进商业性地质勘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及其相关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地质勘查市场、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矿产品市场等三个关联市场制约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从如何增加地质勘查市场、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的有效需求入手 ,提出了完善我国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矿权的价值确认与计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矿权是企业或个人依法有偿获得的一种所有权。探矿权的价值有几种表现形式,虚拟的探矿权的价值无法以确切的价值加以衡量。当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形成地质成果,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探矿权的价值分别加以确认。探矿权价值的计价方法分别有:投入成本法、专家评估法和市场认定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政策规定对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要求过于宽松,使矿产资源勘查准入门槛过低,给探矿权管理造成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找矿的突破.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就规范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进行了探索,应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政策,包括完善探矿权招拍挂出让参与的资质管理,依据不同矿产细化探矿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依据不同勘查区域细化探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等,以促进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促进勘查资本与技术融合,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0.
地矿部门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实现部分地质成果商品化、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和地质队伍社会化(简称“三化”)。本文就如何实现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地质勘查单位能不能实现企业化?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有什么特征?怎样实现企业化?等等,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的依据 地质工作是国家建设的超前期工作。对于地质工作性质的认识,现在尽管看法还不够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有地勘单位探矿权管理中存在三大困境:(1)探矿权取得难度加大;(2)探矿权转让手续复杂,利益得不到保障;(3)矿业权效益难以当做发展,奖励分配遭遇地方财政政策障碍。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在政策上向地勘单位倾斜,针对地勘单位实行税收优惠,给予地勘单位以更宽松的矿业权取得、转让及留存环境,让地勘单位轻装上阵,以取得更多更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地质局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对省内地勘队伍进行了调整,明晰了改革目标和衡量标准,正确定位了地勘队伍的公益属性;明确地勘单位任务,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了地方地质工作体系,促进地勘单位融入社会。广东省地勘单位改革遵循大地质理念,公益性地勘单位任务设计符合国情省情,充分发掘既有地质成果的作用,促进了地勘单位地质工作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建议:(1)改革必须遵循分类改革、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2)合理扶持和规范"公益二类"单位;(3)改革探矿权、采矿权现有制度;(4)以人为本,妥善处理遗留问题;(5)地质事业不应当全面实现产业化或公益化。  相似文献   

13.
云南保山一龙陵地区目前已设置探矿权18个,主攻矿种为铅锌矿,已有铅锌矿探矿权共9个;优化方案拟设探矿权区块31个,其中铅锌矿及铅矿共17个。已有探矿权区块中54-位于禁止区内的探矿权区块要经调整逐步退出禁止区。编制实施该矿业权设置方案,从源头上杜绝大矿小开,解决矿业权布局不合理问题,增强矿业权设置的主动性和合理性,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理。编制方案应重点把握:(1)认真学习合规性审查文件;(2)整体布局,统筹把握新旧矿业权的设置与整合;(3)矿业权设置的合理性宜依据区块地质背景及物化探特征编写;(4)应处理好矿业权重叠问题;(5)及时查重,优化主攻与非主攻矿种的布局。  相似文献   

14.
对2007--2012年地勘行业代表性发展数据作统计分析,总结出属地化地勘单位发展的十个特点:回归主业趋势明显;商业性勘察市场空前繁荣;工程勘察与施工业市场稳定;矿业开发收入和矿业权转让收入明显减少;资质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省级地勘基金发挥重要作用;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包袱重;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勘查施工及科研能力弱;内部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属地化地勘单位发展的七点启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坚定发展地质勘查主业;高度重视工勘与施工市场;积极发展地质延伸产业;大力加强资质建设;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保持地勘队伍的合理规模;改革不宜搞“一刀切”。  相似文献   

15.
妥善处理资金、技术、人才和矿业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优化地矿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资金是地矿集团公司发展的基本保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将横向产业链和纵向产业链同时多项发展,扩大对外合作,减小矿产勘查开发投资风险。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建立人才评价和绩效评价等级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交流,使人才和技术成为地矿集团的有利支撑。矿业权是地矿集团公司生存发展的根本,应加强重点成矿带整装勘查,合并老矿区周围有价值的小矿权;建立矿业权风险、价值等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地勘单位改革的核心是矿产勘查的运行体制问题。改变了矿产勘查的运行体制,就改变了地勘单位的生存方式,因此,地勘单位的改革必然从矿产勘查的运行体制入手。“十二五”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面临着积极向好的形势,同时由于矿产勘查运行机制中的一些制度硬伤,地勘单位的改革同时也面对着一些挑战。对我国矿产勘查运行体制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改良矿产勘查运行制度,完善矿业权出让制度,完善矿产勘查市场,构建地勘单位企业化的保障措施等方式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7.
地质信息共享问题已成为实现地矿工作信息化的关键,建立现代地质信息产权制度是实现地质信息共享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根据地矿工作的特点与需求,探讨了以现代地质信息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地质信息共享保障体系,体现地质信息产权所有者利益的共享框架模式以及主题式点源数据库技术、地质信息元数据技术、WebGIS技术、OpenGIS与互操作技术等地质信息共享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地质工作规律体现在地质工作具有阶段性特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支撑,以科技人才为主要推动力,以雄厚资本为战略保障。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以开放为前提、以公平为准则、以竞争为基本特征的地质市场,地质勘查市场必须是有序市场。地质工作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统一性表现在都是为了提高矿产勘查的配置效率,依法追求矿产勘查成果收益最大化。即以较少的勘查工作量和较少的勘查资金,力求用较短的时间,提交更多有必要价值的矿产勘查成果--寻找和查明更多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发展要求的矿产资源和矿产地,从而构建符合“两个规律”的找矿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完善地勘工作体制 促进地质找矿的有效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地质勘查工作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有效投入不足,难以发挥其先导作用和引导作用;②商业性地质工作投入不足;③政策环境不利于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完善地质勘查工作体制,加大地质找矿投入的有效途径:①国家和地方将地勘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②改革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投入机制;③政策上要鼓励勘查;④建立和完善商业性地勘工作投融资机制;⑤给予税收政策的支持;⑥应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