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玉昆  朱华 《会计师》2013,(6):52-53
本文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中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的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管理层收购融资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分析了目前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融资问题。第三部分,结合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提出了融资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中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的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管理层收购融资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分析了目前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融资问题.第三部分,结合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提出了融资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淡利敏 《会计师》2013,(12):39-41
国有企业收购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引起国有企业管理层以及公众的广泛关注,是当前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国有企业在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主要集中在资产评估、收购业务的融资问题、后续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管理层收购(MBO)是我国近年国有企业改革中具有争议的一种并购方式。一部分学者盛赞管理层收购方式的先进性,认为这是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剂良药,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另一部分学者则痛斥管理层收购是管理层瓜分国有资产的最后的盛宴。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说起,对我国企业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理层收购可以解决原有两权分离企业所有制结构下激励不相容问题,使经理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相容。但是,管理层收购所涉及的资金量一般比较大,远远超过了实际支付能力。管理层能否筹集到所需的大量资金,成为企业能否顺利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关键。因此,融资制度体系是否完善,是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培育机构投资者,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结构 无论是英国"权益投资者主导"还是美国"债权人主导"的管理层收购融资模式,合格的机构投资者都是管理层收购步入良好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机构投资者影响管理层收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参与融资谈判,影响管理层收购;直接参与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引导二次管理层收购;通过债券与股权转换,维护自身利益、影响管理层决策;主要债权人发挥了类似于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通过管理层收购竞价,引入外部市场监督.  相似文献   

7.
我国管理层收购不规范行为表现在:资金来源紧张、操作行为不规范;资金来源透明度差、披露不规范。造成我国管理层收购不规范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不发达,投资银行发展滞后的融资环境;与MBO相关之法规、政策缺乏协调性。加强管理层收购融资合法性建设的建议:优化我国MBO法律机制;解决资金来源、规范管理层收购融资行为;培育机构投资者,优化管理层收购融资结构;创新金融工具,推行专业的MBO基金、MBO信托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理财》2005,(2)
★★★李荣融:必须纠正MBO中的违规问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认为:虽然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管理层收购和国有产权交易存在严重不规范行为。据悉,2004年,国资委对21个省、市、自治区国企改制进行了调研督查,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规范行为,一些企业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出现了企业负责人自卖自买,暗箱操作的现象;有的以国有产权或实物资产作为其融资的担保,将收购风险和经营风险全部转嫁给金融机构和被收购企业;有的损害投资人和企业职…  相似文献   

9.
从国外管理层收购(MBO)的实践中发现,管理层收购在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长远角度看,它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以及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从会计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BO)在西方国家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企业购并方式,从理论上分析MBO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者激励不足和管理者约束软化等方面问题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国有企业实行MBO的可行性.主张在实践中去解决如定价、融资、以及MBO后公司治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财政研究资料》2005,(15):F003-F003
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MBO)问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李毅中明确表示:“大型企业不能搞管理层收购,一些中小企业可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叶勤 《上海金融》2003,(4):29-30
管理层收购对于激励经理人员和改造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正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的一大热点。规范、防范管理层收购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监管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并提出要建立一个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市场监管结合,相关部门配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陈新环 《理财》2005,(2):36-37
2003年12月,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管理层收购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主要是针对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明令“严禁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自卖自买国有产权”。  相似文献   

14.
张韵涵  景希 《云南金融》2011,(2X):35-35
现任经理参与的杠杆收购称为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 out,MBO)。在我国,兴起MBO的背景是国有企业改革,使之成为国有资产退出的途径。本文试图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为出发点,分析管理层收购由于运作不规范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公众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国有资产流失;损害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解决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任经理参与的杠杆收购称为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 out,MBO)。在我国,兴起MBO的背景是国有企业改革,使之成为国有资产退出的途径。本文试图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为出发点,分析管理层收购由于运作不规范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公众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国有资产流失;损害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等。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解决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明晰产权和强化激励的要求下,正逐步实施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有利于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和业务的整合,并能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从财务视角阐述了管理层收购的财务职能,着重分析了在目前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市场和法律环境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管理层收购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实践工作经验,笔者提出了几点完善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来,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本文的宗旨在于对管理层收购自身的优缺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韩薪雨 《中国外资》2008,(5):136-137
本文从西方MBO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入手,说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管理层收购相对成熟,而相对于西方,我国管理层收购在实施环境、融资方式、定价机制和利益获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探索和规范。最后指出了MBO的两个核心问题——“定价”和“融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及会计稳健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的过度自信管理层倾向于债务融资,尤其是短期债务融资;会计稳健性增强了过度自信管理层对债务融资的偏好。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限制了过度自信管理层利用债务融资的空间,且会计稳健性在债务融资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面收购公司股权的模式,被称做"管理层(融资)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管理层收购"已悄悄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