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职工薪酬状况的结构方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企业员工发放薪酬,既是一种劳动力的交易行为,也是一种企业的激励行为.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员工薪酬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由于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植,薪酬问题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结构方程对我国民营企业职工薪酬状况进行分析,涉及薪酬制度、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支付方式四个方面.基于此,提出改进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薪酬制度的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现代薪酬激励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产权主体结构一元化,使企业主观上不愿规范其薪酬管理。同时,民营企业产权不明晰,又使企业客观上不能规范其薪酬管理。因此,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薪酬管理现状。应通过产权多元化或明晰产权关系,规范民营企业薪酬管理。  相似文献   

3.
当前,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外部宏观环境,而且会受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影响。员工薪酬管理问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因而研究民营企业员工薪酬管理问题势在必行。基于此,从民营企业员工薪酬管理的相关阐述出发,分析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YZNS公司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重点访谈等研究方法,揭示该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的满意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与民营企业相适应的薪酬管理措施,帮助民营企业建立适合自身支付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薪酬差距角度研究薪酬业绩敏感性,通过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分为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和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对薪酬差距与企业业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薪酬差距安排与业绩显著正相关;民营企业薪酬差距安排有更强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志坚 《经济师》2009,(4):235-236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充分利用薪酬管理,发挥其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作用,对我国民营企业而言,意义重大文章从薪酬管理的内涵出发,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YZNS公司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重点访谈等研究方法,揭示该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的满意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与民营企业相适应的薪酬管理措施,帮助民营企业建立适合自身支付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阻碍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薪酬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对内蒙古民营企业员工薪酬状况的调查,总结了员工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问题存在原因,以期为建立更好的薪酬激励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保证民营企业拥有科学的薪酬制度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对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和行为,适应市场竞争,实现企业永续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例,通过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相信对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义科 《时代经贸》2007,5(10X):54-54,56
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对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和行为,适应市场竞争,实现企业永续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例,通过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相信对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民营企业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重视薪酬管理的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傅永泉 《经济师》2008,(9):221-222
文章从保持民营企业竞争力入手,以薪酬的视角分析薪酬形式中工龄工资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通过分析当前民营企业工龄工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民营企业科学合理地应用工龄工资制度,对稳定员工队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保持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易燕萍 《时代经贸》2012,(4):207-209,212
公平、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能够激励员工发挥工作潜能,激活企业内部活力,与员工共谋发展,从而构建和谐共赢的劳资关系。劳资双方共赢的基础是利益的合理分配,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建立公平的利益共享的劳资双方利益分配机制。本文从当前薪酬制度研究的现状入手,对比分析了当今颇具国际代表性的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国的薪酬制度。接着对民营企业公司薪酬制度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从根据“岗位价值”确定岗位薪酬水平;提供具有公平性和竞争力的薪酬;实现绩效优先的薪酬制度;找到员工激励的关键点,设计符合员工需要的薪酬福利项目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最后本文对民营企业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拟为正在或有志于民营企业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研究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民营企业中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薪酬的作用存在错误认识。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把薪酬纯粹等同于企业运营所必须消耗的成本。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企业主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降低成本,结果造成企业只考虑到压缩员工的薪酬,甚至拖欠员工的工资、雇佣童工、不依法给员工交纳相应的保险等情况也时有发生。事实上,薪酬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成本,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5—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保险行业1654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年度薪酬数据,结合企业特征,对不同类型企业的高管薪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细化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可能形成的差异化实施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比较适宜采用锦标赛理论制定高管薪酬激励政策,竞争性的高管薪酬结构对于提升企业绩效具有正面作用,均等化高管薪酬结构不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相对于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低成长企业而言,我国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成长企业更宜采用锦标赛理论设计企业高管薪酬结构。因此我国不宜对非金融保险行业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进行过度均等化的管制,否则会负面影响企业绩效提升和企业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6.
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涉及企业发展的管理目标,而且与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本文分析了中小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荟莹 《经贸实践》2016,(7):137-138
随着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等高层管理人员已成为影响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年报数据对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对民营企业来说,高管股权激励比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国有企业来说,薪酬激励的效果则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广泛吸纳社会就业,但民营企业的一些雇佣行为饱受诟病,主要体现在拖欠工资、劳动强度过高,以及缺乏基本福利保障等。实际上,不同的民营企业在雇佣行为上存在很大差别。民营企业家是企业决策机制的中心,他们的社会身份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雇佣行为,但是,现有研究很少从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出发解释这种差异。本文利用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民营企业家社会身份(包括政治身份、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对其雇佣行为(雇佣规模、员工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拥有社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员工数量和员工薪酬水平更高;拥有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更高;拥有或未拥有政治身份的民营企业家,其企业的基本福利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由此说明,具有社会身份的企业家可能做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雇佣行为,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企业经济发展;在民营企业基本福利体系的构建方面,政党身份和商业身份比政治身份对民营企业家更有约束力。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民营企业员工规模、薪酬水平和基本福利水平差异的原因有重要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韩晖 《经济论坛》2007,(9):94-95
企业要吸引和保留高素质员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薪酬体系.因此,员工的薪酬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手段,有效的薪酬体系可以使员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我国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受资金、企业规模、发展目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最初的薪酬制度难以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薪酬公平影响着员工的行为、业绩和满意度,从而影响员工对客户、产品、生产的态度,最终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和竞争能力。薪酬满意度包含了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自我公平。本文通过对台州市402家民营企业2025名员工的匿名调查,实证研究了样本特征对薪酬满意度及其结构存在的差异性。一、相关理论和实践回顾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Adams)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公平导致员工对薪酬的满意,从而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