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借助2003~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FDI投资方式与二氧化硫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确存在,同时FDI的"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样本期内不成立。FDI的增加从整体上对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具有降低的作用。此外,进一步分FDI的投资方式考察发现,合资形式的FDI总体上显著降低了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不过这种效应在中西部显著,而在东部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调整招商引资及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游达明  欧阳乐茜 《改革》2020,(5):122-138
对我国省域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测算和财政分权条件下不同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分析表明,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财政分权对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存在明显差异,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在“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中尤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环境规制以及与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我国应优化财政分权制度与地方官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考虑环境规制工具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交互效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环境规制工具,制定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东部地区"推力"和中西部地区"拉力"的双重作用下,东部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成了部分行业的"污染避难所"。选取工业内部26个行业,运用产值份额、能耗份额及相应的产值贡献率、能耗贡献率来分析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行业的转移现状及由此所带来的能耗变动,从而探索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双碳”目标进一步明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是判断企业是否低碳发展的指标之一。文章以2013—2021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薪酬激励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直接影响,并检验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结论表明:薪酬激励可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且环境规制增强了这一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达到门槛值0.021时,薪酬激励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果最佳;相对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来说,环境规制的正向调节作用只在国有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Naughton(2014)提出的概念性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企业FDI决策模型,在合理的假定下得到了提高母国环境规制对企业FDI会产生倒U型影响的结论。母国环境规制的加强会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和停业效应,两个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母国环境规制对FDI的倒U型影响。文章利用2000~2010年24个国家对中国进行FDI的数据,使用引力方程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验证了这种倒U型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FDI竞争、环境规制与污染避难所——对中国式分权的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1994~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FDI竞争与环境规制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中国的环境规制实际上对FDI的流入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有动机以放松环境管制为手段来吸引更多的FDI流入,这导致中国成为跨国污染企业的"污染避难所";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争到底"行为根源于中国特有的分权模式,这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绿色信贷是我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实践,但在我国“浅绿”的发展背景下,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仍具争议。考虑到行政手段对缓解市场失灵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环境规制与绿色信贷协同作用为视角,分析并验证了环境规制对绿色信贷执行效力的影响。本文选取2012—2019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从环境规制的角度对绿色信贷与企业环境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信贷的执行效力在环境规制强弱地区的表现不一,当环境规制低于门槛值时,绿色信贷会抑制企业环境投资,但在环境规制越过门槛值后,绿色信贷开始显著促进企业环境投资,可见政府规制对于绿色信贷效力的发挥尤为重要;机制检验表明,在较高环境规制水平的区间内,绿色信贷会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与提升投资效率的渠道促进企业环境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信贷执行效力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与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且地区环境规制的高水平更易实现环境保护与企业价值的双赢。这些结论为绿色信贷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8.
对2013—2018年181家企业环境规制、融资约束和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加强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融资约束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在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关系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削弱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非国有企业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但调节效应不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别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自身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全面认识城市房价联动的网络结构特征对于提高房价调控政策的精准性、构建跨区域房价协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中国69个大中城市50个月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指数,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实证考察了城市房价联动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看,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房价联动呈现显著的网络结构形态,且通达性好、稳定性高。②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城市中心度较高,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房价“引领”作用。③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京等9个城市属于净溢出板块,在网络中扮演“引导”角色;长沙等17个城市属于经纪人板块,在网络中扮演“桥梁”角色;北海等25个城市属于双向溢出板块,在网络中扮演内、外部双向“引导”角色;九江等18个城市属于净受益板块,在网络中扮演“跟随”角色。此外,板块的“俱乐部效应”、“梯度效应”显著。④QAP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间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收入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对城市间房价联动关系具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中国城市房价协同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情况。文章沿袭杨汝岱、姚洋(2008)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指标测量HS六位数分类5038种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并由此量化计算全国及每个省每年总的出口竞争力和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整体而言,我国本土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显著提升。基于1993~2005年的全国样本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子样本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通过经济开发区等政策性区域,产生显著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本土企业的发展。但是,其在东部地区对产业和出口的带动作用已经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应当从政策上合理引导外资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南通区县数据和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南通市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南通市各地区间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呈现阶梯式分布,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强化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等变量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表现为抑制作用,财政分权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据此,从环境规制监管体系、联动式环境规制网络、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Location: A Neglected Determinant of Firm Grow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links the performance of new technology firms, measured in terms of employment growth, to geographic location. We introduce a model of firm growth that is specific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tion as well as the firm and industry. The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a unique data set identifying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Germany. We find that firm performance, as measured by employment growth, does appear to be influenced by l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characteristics specific to the firm and the industry. In particular,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being located in an agglomeration rich in knowledge resources is more conducive to firm growth than being located in a region that is less endowed with knowledge resourc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economic value of location as a conduit for accessing external knowledge resources, which in turn, manifests itself in higher rates of growth. JEL no. L10, R11, O12, O30  相似文献   

13.
黄毅  张春磊  马颖莉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03-109
在对环境规制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构建普通面板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限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外商投资质量在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对本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对邻域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Using an establishment‐level panel dataset for the Malays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for 2000–2004, we argue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proxies and degrees of foreign shareholdings in measuring foreign presence lead to opposite signs and/or significance of spillover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positive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to local establishments in the same industry, based on a broad measure of foreign presence. However,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positive spillover when employment share is used as a proxy for foreign presence. Furthermore, significant negative spillover effects are related to higher employment shares of wholly foreign‐owned establishments. Although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abor productivity between wholly foreign‐owned and locally‐owned establishments, both majority and minority foreign‐owned establishments have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labor productivity than locally‐owned establishments in Malaysia.  相似文献   

15.
The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of a firm's existing employees for more skilled positions within the firm was a widespread practice in U.S. firm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Promotion ladders, although informal, provided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employees with careers at a single firm. Evidence on internal recruitment from a New York Stat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study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shows that promotion of workers was more likely in larger establishments and establishments employing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emiskilled operatives. Some plausible reasons for this patter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What happens to firms during periods of deep economic crisis?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crisis, the general effects are well known. However, owing to data availability,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detailed firm‐level studies. With the aid of an unusually rich database,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Indonesia's 1997–1998 crisis on manufacturing establishments. Consistent with studies of other crisis episodes, foreign ownership and prior export orientation are found to be highly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survival and recovery. The effects of firm size are ambiguous. The industry in which firms are located, in particular its factor proportions, is also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非正规金融贸易信贷的研究视角切入,构建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的应收账款相对比例指标,研究融资约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效应。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控制样本选择偏误,本文对2004~2007年11.8万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制约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并且这种制约作用存在显著的企业规模指向性、地区指向性、行业指向性和所有制指向性。本文的结论为我们理解融资约束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夏飞龙 《科技和产业》2022,22(4):150-154
中国正处于制造业对外转移的阶段。从概念界定、类型、特征、成因和效应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转移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学界对制造业对外转移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并未达成一致,特别在制造业对外转移效应方面形成了截然对立的观点。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从制造业对外转移的测度、分地区分行业研究和建立一般均衡分析框架3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获取高德地图最新的兴趣点(POI)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沙市零售商业空间分布;识别出城市零售商业中心与零售业态分布,研究表明:以核密度估计法识别出的商业中心呈现出主商业中心和次商业中心的等级中心圈层体系,结果较符合客观事实;通过最近邻近点距离法得出三类商业机构都为集聚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和数量无明显关系,由高到低分别为便利店、商场商厦、超市;选取长沙市的街道作为单位,以局域Getis-Ord G*指数法获取出的热点主要分布在开福区和芙蓉区,表明长沙市零售商业发展已经基本形成多核心的格局。总体上来看,通过高德地图兴趣点所分析出的长沙市零售业商业中心和集聚特征与商业经济分布的相关性,该结果有利于指导商业空间布局规划和零售商业选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流动资本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轮轴-辐条型自由贸易协定的产业区位效应。轮轴-辐条型FTA具有双层区位效应,即生产转移效应和轮轴效应。一方面它使制造业从非成员国转移到成员国;另一方面它可能使产业从辐条国转移到轮轴国。区位效应取决于轮轴-辐条体系的规模和贸易开放度。轮轴-辐条型FTA的区位效应最终可能导致国家之间产业发展不平等和贫富分化,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避免这种区位效应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