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以物抵贷是金融机构减少信贷资产损失的重要手段,也是银行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抵贷资产风险也日益凸现,已成为制约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一家商业银行和两家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了抵贷资产专项调查,分析抵贷资产业务的风险状况及成因,提出完善抵贷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以资产抵收贷款本息已成为金融机构盘活不良贷款的主要渠道,抵贷资产的取得对金融机构保全金融债权,减少信贷资产损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抵贷资产的获取、保管和处置三个阶段,风险不同程度地蕴含其中,甚至形成了新的资产风险。为此,本文对辖内金融机构“以资抵贷”运作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以资产抵收贷款本息已成为金融机构盘活不良贷款的主要渠道,抵贷资产的取得对金融机构保全金融债权,减少信贷资产损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抵贷资产的获取、保管和处置三个阶段,风险不同程度地蕴含其中,甚至形成了新的资产风险.为此,本文对辖内金融机构"以资抵贷"运作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抵贷资产作为抵补农信社资产损失的主要手段,对防止信贷资产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调查发现,农信社抵贷资产由于在其管理、处置、保全等环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既影响了变现速度,又造成了资金损失,加剧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困境。  相似文献   

5.
张勇 《金融会计》2005,(4):22-23
笔者在对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接收、处置抵贷资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接收抵贷资产不过户、抵贷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抵贷资产处置不入账等。以上问题直接造成抵贷资产管理风险,一方面造成商业银行为了短期利益而不对抵贷资产进行处置,长期挂账和闲置,最后形成严重潜亏;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会计核算真实性,不利于加强抵贷资产的管理。未处置抵贷资产作为非生息资产,大量占用了银行的信贷资金,影响了资金的流动性,不利于银行自身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严重制约银行发展和稳健经营的潜在风险。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接收、处理抵贷资产时税赋过重所致。  相似文献   

6.
张成 《上海会计》2003,(2):33-34
当前,金融机构抵贷资产占着整个资产一定的比例,且有增加的趋势。对抵贷资产的盘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难度也会更大,盘活的边际效果也将递减。为有效地盘活抵贷资产,笔者认为应完善抵贷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抵贷资产管理,求得有关部门理解、支持和配合,寻求出路,切实提高抵贷资产的使用效益。为此建议:1. 制定统一的《抵贷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出台了《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对不良贷款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统一的《抵贷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抵贷资产的认定、接受、管理…  相似文献   

7.
郭敏 《西南金融》2005,(12):22-23
近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迅速增加,但因缺乏统一规范,抵贷资产在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规范。本文对抵贷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把好抵贷资产入口关、加强对抵贷资产的全过程管理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对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接收、处置抵贷资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接收抵贷资产不过户、抵贷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抵贷资产处置不入账等.以上问题直接造成抵贷资产管理风险.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接收、处理抵贷资产时税费过重所致.  相似文献   

9.
张勇 《济南金融》2005,(3):68-69
笔在对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各商业银行在接收、处置抵贷资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如:接收抵贷资产不过户、抵贷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抵贷资产处置不入账等。以上问题直接造成抵贷资产管理风险。通过分析,笔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接收、处理抵贷资产时税费过重所致。  相似文献   

10.
<正>以物抵贷贷款是银行近几年来开办的一项新兴业务,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债权变产权来化解现存不良信贷资产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也是银行盘活不良贷款、减少资产损失、防范风险的“最后手段”。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保全信贷资产,银行将对更多的贷款企业实施以物抵贷。如何规范以物抵贷贷款的手续,加强抵贷资产的管理,促进抵贷资产的良性移位,维护银行权益,防止资产流失,也是我们值得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银行现行以物抵贷贷款的管理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以物抵贷作为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在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已被广泛运用,且抵贷资产数量逐年递增。但由于农信社在抵贷资产处置时没有一条有效途径,引发了资产损失的上升。因此,农信社迫切需要一条抵贷资产处置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何娟 《理财》2012,(6):83-84
抵贷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三方协商,或经仲裁机构仲裁,或经法院判决和裁定,以借款人、担保人的抵押物、质押物或其他资产抵偿所欠金融机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待处理资产。近年来,金融机构采取收回抵贷资产的情况大量增加,本文就如何加强其抵贷资产管理,防止资金流失,防范资产风险,略谈一些看法。一、抵贷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接收过程中,一是接收把关不严,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不良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及成因(一)抵贷的资产没有取得所有权、使用权或处置权。由于有的信用社法律意识不强,接收的抵贷房产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有些取得的抵贷资产因抵贷物品购建不合法,无土地使用证或房产证等原因,造成抵贷物品无所有权、使用权或处置权。  相似文献   

14.
张凌 《现代金融》2006,(8):42-42
长期以来,由于受外部政策和内部管理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在抵贷资产管理与核算方面缺乏规范和科学的标准。现就完善农村信用社抵贷资产处置与管理提几点建议。一、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给予抵贷资产处置优惠政策。抵贷资产处置问题不只是信用社内部的问题,而  相似文献   

15.
金融企业抵贷资产的"冰棒效应"是指抵贷资产在金融企业持有、处置过程中,如同握在手中的冰棒一样,不断融化,使抵贷资产价格不断贬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徐刚 《银行家》2007,(11):117-118
商业银行抵贷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处置是近年来银行资产处置纠纷比较集中的领域,本文结合了抵贷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实践,对常见的法律问题、法律风险及其应对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7.
以资产抵贷作为金融部门在企业改制的复杂环境下,保全信贷资产的一种方式。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银行的抵贷资产将日益增多。面对这巨额抵贷资产,如何尽快活化是金融部门面临的新问题。一、租赁启用法。对资产较为完整,机械设备能正常运转,或不完整但经过略加整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信用社抵贷资产本身及其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抵贷资产的管理、回收、变现工作。  相似文献   

19.
收产抵贷业务作为促使金融债权的一种有效方式,已成为当前金融机构普遍运用的收贷形式。此项业务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失,解决了欠贷企业还本付息难的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积极采取措施,收回抵贷资产,并想法设法促成抵贷资产返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农村信用社收产抵贷业务的开展所面临的诸多困难,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金融企业抵贷资产的“冰棒效应”是指抵贷资产在金融企业持有、处置过程中,如同握在手中的冰棒一样,不断融化,使抵贷资产价格小断贬值的现象。据调查,“冰棒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